水保要闻

人民日报:荒沟变成“小江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顺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爬到海拔2000多米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辽古山上,一座座淤地坝和一汪汪清澈的小湖展现在眼前,小麦金黄、玉米含苞、洋芋待熟,层层叠叠的梯田,依山顺势像起伏的波浪直连云天,看到这种美景,很难想象这儿曾是沟壑纵横的严重水土流失地区。
  “今年雨水好,灌溉有保证,梯田保水保肥,庄稼长得好。我这10亩洋芋肯定丰收。”即将收获的季节,看着地里长势正旺的土豆,东山乡寺儿村村民吴朝亮高兴地说。
  放在前些年这时候,就是雨水多,吴朝亮也不敢这么说。“那会儿小流域没治理,水土流失很厉害,我们盼雨又怕雨,一下雨,坡耕地里的土流走了,肥冲跑了,还谈啥收成。”
  “哗……”吴朝亮打开水龙头,“以前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赶上驴车走5公里山路去拉一家人吃的水,现在通过打坝、修梯田搞小流域治理,泉水又回来了。”他说,以前山里的洪水每年都要淹掉村里的不少庄稼,房屋和道路也经常受损。没有水,每亩地只有150公斤的收成,自从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后,解决了村里灌溉的问题,现在粮食产量提高了1倍,气候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而今,分布青海省东部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500多座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了人造“小江南”。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沟沟壑壑,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着“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说法,并亲切地称淤地坝为“粮囤子”、“钱袋子”。
  保生态促增收,10万人摘掉穷帽子
  水土流失地区农民日子苦,种田过沟坎,出门就爬坡,旱时颗粒无收,涝时山洪遍流。  
  “互助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七成多,水土流失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业基础薄弱,水土流失是造成当地经济落后、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每遇灾年,群众为生存,不得不以乱垦滥伐、扩种增收的超常措施获得粮食,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却造成了林草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再度恶化。”青海省互助县水务局局长王进青说。
  青海省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近半,治理水土流失刻不容缓。上世纪70年代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开始按水利部的安排治河造田、打坝淤地的试点,近40年的实践证明,建设淤地坝,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据介绍,修淤地坝是在中等规模的小沟小河内,选狭窄部位,从两面山上取土筑成与山头同高的大坝,把整条沟彻底锁死。之后便听任洪水在沟内淤积,直至把整条沟淤积成小平原、小盆地,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青海省在实践中从过去的单坝建设到现在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坝系建设,大、中、小坝联合运用,层层拦截,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沟道防护体系,增强了削峰、滞洪能力和拦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已建成的淤地坝中,95%以上的坝都发挥了以坝代路的作用,解决了农民交通难的实际问题。
  “生态治理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又要不断丰富新的内容。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改变生态环境,最终让农民致富。”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局长王海宁说。
  近年来,青海省加快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步伐,在黄河上游的平安、互助、湟中等9个县境内建设了大量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截至2008年7月,全省建成和在建淤地坝551座,建设各类水土保持工程近2万项,每年拦沙保土1000万吨以上,拦蓄水量近1亿立方米,不但遏制了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状况,还扩大灌溉面积,改变了当地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据测算,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粮食产量平均亩产达到了300多公斤,比坡耕地提高了2到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最高的可达2000元,受益人口近40万,其中近10万人脱掉了穷帽子。
  有人建,还得有人管。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坝、管坝的积极性,各级政府鼓励、倡导群众包坝、买坝,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承包人积极投工、投劳、投资对骨干坝设施进行维修,使老化失修的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发挥了应有的效益。目前青海省129座淤地坝中,90%以上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