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西宁: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西宁市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治理中结合西宁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生态修复与人工辅助措施相结合,以生态修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63km2,完成了市郊20条灾害性沟道的综合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示范区建设前的53.2%提高到建设后的88.5%,植被覆盖率由28.13%提高到51.31%,植被保存率达到8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
    西宁市落实以科学发展观,按照创建生态示范区的各项要求,全力做好各项生态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依据。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宁市就把自己定位为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明确提出从“五项建设”方面提高城市品位,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兴市发展战略加以部署,由市政府统筹全盘,各个项目紧密衔接、渗透和配合,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南北山绿化、蓝天碧水等工程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互依托、分头实施,共同治理水土流失,真正体现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唱戏”的工作格局。另外,全市各个部门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保护被列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省委提出生态立省战略提供了实践依据。
    2、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以民为本、效益优先。示范区的建设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引导农民从传统的种植粮食开始向第三产业发展,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围绕返季节的蔬菜、花卉、经济果等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显著。采取免费用水、低价用电的优惠政策,并在城郊积极推广天然气、电灶、沼气等环保能源措施,从根本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提高了人民生产生活水平。
    3、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区,截止目前,已初步治理20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7.8 km2,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治理成效显著,辐射和带动了全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时,初步解决了西宁市水土流失这个生态环境头号问题,大大改善了区域生态系统和市区人居环境,城市周边由荒山向绿化美化转变,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品位。
    4、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增强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类型和成因,把沟道治理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头戏,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建设。先后对西宁市区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的23条沟道开展了逐一治理,共修建大小谷坊群858座。经过几年的治理,市区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抵御了多次强降雨的考验,2007年超过50mm的降雨量有三次,没发生任何洪涝灾害,沟道治理工程被老百姓誉为政府为民的办实事的工程之一。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李向瑜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