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南京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3平方公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土壤是大地的“皮肤”,保护好“皮肤”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南京市水利局通过在小流域营造农田林网、水土保持生态林和经济林果的植物措施,修建梯田、塘坝、撇洪沟等工程措施,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山顶林盖帽、山腰花果草、冲田结构优”的新面貌,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今年以来,南京市共审批21件水土保持方案,有效减少了1893公顷的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凸显南京水土保持工作的成绩。为此,南京市《水土保持法》贯彻落实工作受到了国家水利部的肯定。
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3平方公里
南京属低山丘陵地区,根据卫星遥感影像测绘,全市10米以上丘陵岗地面积达3836.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8.21%。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1288.21平方公里,总量335.44万吨,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丘陵山区总面积的33.6%,因人为活动造成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量约占全市水土流失量的55.63%。建国以来,全市一方面兴建了大量的水保工程,另一方面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建设了江宁区的汤水河冲、驻驾山冲,溧水县涧东,六合金牛山南王等一批小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373平方公里。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市委、市政府在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环保优先”的方针,在《南京市城乡三年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中更是提出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受罚”的原则,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些都对我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水利局有关专家表示,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即:从部门抓水土保持的“小水保”向水土保持、人人有责的全社全关注的“大水保”转变;从以农村的小流域治理为主向全区域的预防监督为主、防治并重转变;从重点对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执法向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执法转变。
锁定重点保护区域,严把项目建设关
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水利、环保、国土等多个部门,治理工作要打“组合拳”。2007年底开始,南京市水利部门与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国土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山区、丘陵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前,需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今年上半年,还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竣工验收审批2项行政许可项目纳入市建委网上并联审批大厅,从源头上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是南京市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的有力措施,根据水利部、省“关于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的部署,在全市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对“十一五”期间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对江宁区奥斯博恩庄园、南京恒大卧龙水库开发项目等一批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未依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未申请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为推进专项行动的开展,服务社会,南京市还印制了《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指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审批》等一批水土保持知识宣传小册子,加强向广大群众的宣传,努力形成“水土保持、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由于组织得力、措施有效,我市获得了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工作突出单位,江宁区佘礼晔同志还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突出个人。
“小方块”将未治理区域一网打尽
如果说依法行政是搞好水土治理工作前提,科学规划,加大治理力度,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促进生态修复就是手段。目前,南京市与南京林业大学土壤研究所合作建立水土保持动态定量监测和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编写了《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正在报批),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状况将全市各区(县)划分为324个小流域。这324个“小方块”将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区域“一网打尽”,为今后水土流失的治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依法监督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治理进度,到2010年,南京市将完成40%的水土流失面积治理任务;基本遏制开发建设项目、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对禁采区内关停的244处开山采石基地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任务,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秀美山川的整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