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结合 促进淤地坝建设进程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本站讯 (张琳玲 张延发 尹志军)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人畜饮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经济发展。
淤地坝是政策性、技术性、群众性很强的一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其生态效益、减沙效益、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各地在淤地坝建设立项、建设上的积极性很高,但对于淤地坝的建后管护却由于缺乏长期固定资金投入等问题,致使淤地坝建设“重建轻管”问题较为严重,从而使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技术和力量薄弱,坝系工程不配套,控制运用不良,导致病坝、险坝,水毁现象时有发生,也造成了坝地利用率低、保收率低、水沙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等实际问题。
近年来,如何让淤地坝建设形成“有人建、有人管、更有人经营”的良好局面,各地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为例,他们根据上级水行政部门制定的淤地坝建管办法,结合县域实际,适时制定了《庄浪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庄浪县水土保持淤地坝承包经营管理办法》,从政策、制度上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职责,规定每个工程在建成后,必须设立管护哨所,确定管护人员,解决管护报酬,落实管护责任,并由水保部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坝库工程安全检查,及时解决坝库运行及承包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淤地坝工程的安全运行。
在庄浪县已建成的45座骨干坝、淤地坝中已有12座被当地群众承包经营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用于发展坝库养鱼、山地果园等,通过坝库建设与开发,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示范、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实践证明,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利相统一的淤地坝建设经营新机制,有利用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制,解决国家、集体对工程建设管护的资金缺乏问题,也有利于坝地资源和效益的可持续利用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