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新华网:植树造林给大山“戴帽子” 甘肃文县水土保持实现双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我家里有7亩坡地,原来一下雨,土和肥都被冲走了。这些年,县里搞水土保持工程,坡地退耕还林,我们种植茶树,每亩地收入有4000多元,比以前种庄稼高出许多,而且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说这话的是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村民刘全中。如今在文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刘全中一样,感受到了水土保持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文县山大沟深,植被资源丰富,生物物种繁多,但受降水、地形、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文县洋汤河和白水江流域的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尤显脆弱。近年来,文县以国家实施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契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对一座山、一面坡、一条沟地,进行统一规划、连片造林,同时大力推行封禁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改灶节柴、舍饲养畜等综合措施,探索出了一条效果明显的治山造林路子。同时,在治理区把水土保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花椒、核桃、蜜桃等经济林果,既防治了水土流失,又为农家带来滚滚财源。
    经过20年的常抓不懈,文县水保部门累计建设水平梯田14.6万亩,营造生态林25.4万亩,建设核桃、花椒、茶叶等特色产业林18.6万亩,种草4.5万亩,完成各种水利水保工程500万立方米,总治理面积达264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区农民人均收入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不足300元,提高到现在的1750元以上。全县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系带子’,山下建基本农田‘收谷子’”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周者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