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大项目建设实现多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长期以来,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防治措施综合布设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一个重要的治理模式。但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持续开发,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这一传统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难以满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此,2001年,黄委按照集中、重点、示范的原则,以重点支流为骨架,以地(市)为建设单位,按照集中连片、大规模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的思路,在黄土高原地区启动实施了一批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建设,实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和规模治理的转变。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共开展了40个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建设,涉及面积16631.3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项目区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累计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17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2900多座。近日对甘肃籍河、蒲河和宁夏茹河等三个水土保持大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调研发现,相比传统的小流域综合防治,这种以水土保持大项目区为依托的规模化治理模式,效益显著,优势明显。
一、实施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可全面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总体框架内,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水土保持大项目区不同于传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展的治理面积比较大,涉及范围广,能有效与地方政府生态建设目标和经济发展框架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在规划阶段,政府出面统筹协调,项目区工程布局全面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框架内,项目建设涵括了当地生态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有关内容,保证了规划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规划建设内容更加符合当地实际。
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基于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确立以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业,培育生态产业链和产业群落,塑造特色区域经济的规划指导思想。
甘肃藉河项目区总体规划根据藉河流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及水土流失情况,划分不同的类型区,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总体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规划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结合起来,把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振兴流域经济结合起来,把政府行为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郊型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前期下,强调发展林果业,绿化景点周边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生态建设。
宁夏茹河固原项目区在规划和可研阶段,就提出把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稳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发展区域经济根本措施的建设理念,把以人为本、增强环境容量、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项目区建设的宗旨。
二、实施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建设,有效拦减了入黄泥沙,实现了治理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总体上属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水土保持大项目区作为一个公益性项目,如何科学合理平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生态经济系统功能最大化,一直是水土流失防治必须面对的一个难点。项目区按照规模大、标准高、质量优、效益好、创精品工程的治理思路,逐流域、逐乡、逐村,打破行政地域界限,规模化配置治理措施,打破了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强调的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植物和保土耕作三大措施优化配置的治理模式,从更大区域内对水土资源进行统筹考虑,合理配置,在强调减少入黄泥沙的同时,注重当地生态和环境保护,坚持治理区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
通过几年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减沙效果显著,植被盖度有了明显提高。如宁夏茹河和甘肃蒲河项目区植被盖度分别由治理前的6.7%、11.3%提高到29.2%和37.7%,甘肃籍河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4.2%提高到55.9%,治理程度由24.3%增加到89.5%。在减沙方面,据项目监测结果,蒲河项目区每年可减沙499.1万t,年侵蚀总量由治理前的697.2万t减少到目前的198.2万t,减沙效率为71.6%;宁夏茹河项目区年可减沙240.7万t,项目区输沙模数由治理前的5000t/km2.a下降到目前的1920t/km2.a,减沙效率为61.6%;甘肃籍河项目各项新增措施年减少泥沙286.7万t,年拦蓄地表径流3904.4万m3,减沙效率、蓄水效率分别达到66.1%、48.7%。
三、实施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建设,使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大都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土地利用比较单一,产业结构主要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种植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牧业、林业以及其他产业占有比重偏低。相对传统的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大项目区涉及范围比较广,一个项目区就有好几百平方公里,因此项目建设能有效统筹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对当地土地利用和产业机构调整直接发挥作用。项目区依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平衡-效益”原理,优化系统结构,增强系统功能,通过集中连片、大规模进行综合治理,较之单个小流域治理,在总体生态环境改善效果上更加突出,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更加合理,许多项目区发展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产业化经济典型,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宁夏茹河项目区农、林、牧、副产值分别由治理前的 57.5%、8.5%、22.9%、11.1%调整到现在的36.9%、18.6%、29.1%、15.5%,使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由4660.14万元增加到15728万元。甘肃籍河项目区农、林、牧、渔和工副业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由治理前的50.13%、9.57%、9.31%、0.17%和30.82%调整到现在的28.72%、38.99%、8.05%、0.18%和24.06%,农业总产值由37091.14万元增加到71478.14万元,使种植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由50.13 %下降到28.72%,林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由9.57%上升到38.99%,项目区产业结构实现了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化特色林果业的目标。
通过分析发现,水土保持大项目区建设能实现土地利用和产业机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在于紧紧围绕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文章,实施市场化、生态化、绿色化的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及水土约束型农户为主体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区域布局战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证明,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土保持大项目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被打破,开始向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迈进,逐步形成以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为主体,种植、养殖、加工和劳务各业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现代农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为推进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总之,这种水土保持规模化治理模式,不仅改变了过去以单个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的传统水土保持理念,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和理论内涵,使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更加符合水土流失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演变规律。
(黄委水土保持局 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