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少年水保科教(青神县)基地活动侧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青的山草木繁茂,绿绿的水清澈见底,“保护水土资源,人人争当生态守护人”的标语在青山绿水间醒目而自然。沿石阶铺成的小路拾级而上,一路鸟语花香,沿途的水土保持科普长廊、四季园、生态修复区、小小气象观测站等,让人在融入自然的和谐氛围之时,深切地感受到水土保持教育在这里的实施与深化。这是6月15日笔者在四川省青神县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教基地看到的一幕。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春夏为期3个月的青少年水土保持实践教育活动刚刚结束,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的1000多名孩子在完成教育实践后已经顺利返校。水土保持教育正在这个小小的基地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青少年的身上生根、发芽。
基地:水土保持教育的摇篮
青神县水利局局长杨益民向记者介绍:“在省水利厅、水保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基地于2004年10月正式建成。截止目前,省财政共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了水土保持生态园、小小气象站、水土流失观测站、水土保持科普宣传长廊、多媒体教学室等20余项工程建设。”
为了贯彻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基地以县学道街小学3—6年级的孩子为培养目标,每年组织2000多名学生到基地开展水土保持学习实践活动,目前已经有一万多名青少年在这里接受了系列实践教育。基地实践开展学生往返步行、生活自理、团结协作、参观访问、拉手联谊、保护环境等活动,寓教育与训练于趣味性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典型工程参观等,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水土流失调查与探究实践活动,树立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近年来,基地教育成效明显,爱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全省共有100多所小学到此参观考察,凡到基地参观的人无不感叹:“这里是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的摇篮。”
学习:走进水土保持世界
“看了这些形象的画面,让我们痛彻心扉,原来我们生活的土地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我们人类正在为自己制造着巨大的灾难。保持水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醒。”这是青神县学道街小学五年级的葛佩珍同学在基地参观了水土保持科普画廊后发出的感叹。观看科普画廊,接受水土保持教育,这是孩子们到基地的第一课。长达50米的科普画廊,丰富的水土保持知识和触目惊心的水土流失画面,让所有前来参与实践活动的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下,孩子们更是受益匪浅。在这里,他们既可以了解到全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治理成果、加剧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危害,又可以了解如何进行林地、城市、道路水土保持等等。参观完后,孩子们都会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用笔触表达观后感。许多孩子都会在此刻满含深情地表达自己对破坏水土环境行为的愤恨和自己做好保持水土的心愿。
“坡改梯就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建成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台阶或地块。坡改梯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创造经济价值,你们瞧,这片梯地里全部种上了黄桷树和桂花树,并在树下植上了草。”基地导师张柏松正在基地的坡改梯示范园向孩子们介绍坡改梯的知识。孩子们边听讲解边实地观察,并认真地做着记录,坡改梯的知识形象地入脑入心。基地还有网状护坡示范园、生态四季园、坡面沟渠工程等,每一处都让孩子们好奇,有效激发了他们认识自然,探究水土保持原理的积极性。
为了让孩子们系统掌握水土保持的基本知识,基地还分别针对3—4年级、5—6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编写了一套水土保持科技教育教材(上下册),由专职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基地教师经常组织讨论、抢答竞赛等,让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中了解和掌握水土保持知识。
学习,让孩子们走进了水土保持世界,对这个广阔空间的兴趣越来越浓。
实践:做个水土保持小能手
从城市走进农村,从课堂走向自然,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备受呵护的孩子们在这里真正实现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下雨过后,基地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去雨量监测器处察看降雨量。一天三次,孩子们要去参观百叶箱,记录温度和湿度,再对三次不同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还有一课就是孩子们的野外考察,登山、认识植物、了解家乡的变化,在实践活动中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网状护坡中的植物是孩子们亲手从山林里寻找,再移植栽种到这里的。他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网上查寻等,弄清楚植物的名称和性质,为其贴牌、认养:金铁草、鱼腥草、牛肋巴等等,每一种植物都成为孩子们亲密的伙伴。第二次来基地的时候,他们都会去看看自己认养的植物长得怎样,在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中孩子们愉快掌握了一项宏伟工程:如何在高速路两侧建设网状护坡。
种植园里有孩子们亲手种植的各种植物、蔬菜。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从清理场地做起,除草、挖坑、栽种、浇水,每一项他们都亲自参与,学着做,直到做得最好。他们在实践水土保持的工程中真切地体会到要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生态修复区、四季园、水土流失观测站……每一处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和辛勤的劳动。一个个水土保持小能手正在悄然成长。
立志:放飞水土保持的理想
在教育与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内心的感动日益强烈,对未来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日益强烈。“我们深爱自己生活的土地,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保持水土。”陈浩昆同学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参与基地实践后,许多孩子都会把自己立志做生态守护人的愿望写入日记中。
每年阳春三月,是参与基地实践的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因为基地老师要组织他们开展制作风筝、放飞风筝比赛。孩子们把这项活动称为“放飞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想”。竹做的骨架、纸做的风筝,环保而生态。最后孩子们会在风筝上画上美丽的环保图画,写上自己的心愿:“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命之本”、“爱护环境,珍惜水土”、“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当一个个美好的心愿随着风筝飞向蔚蓝的天空,孩子们的志向也更加高远了。
基地实践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了保护水土资源,争当生态守护人的理念,并用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2005年,基地学生们组织了一次母亲河——岷江的污染调研实践活动,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岷江河污染情况的考察报告》获得了四川省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6年基地开展的“人人争当生态守护人”科技实践活动获省优秀活动三等奖。
四川省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教(青神县)基地——这个小小的基地如一棵茁壮成长的树苗,正在阳光、雨露下不断成长壮大、枝繁叶茂。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这棵树定能开出缤纷美丽的教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