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生态文明的考量——瞩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如果没有黄土高原,也许母亲河就失去了跌宕奔腾的豪迈气势,也许万里巨川就缺少了浑厚雄壮的独特魅力。
    如若没有黄土高原,黄河也不会有那让人忧恐、让人费解的“善淤、善徙、善决”之秉性。
黄河的问题在下游,但根本症结在中游和上游。这已是业内专家几十年来毫无争议的共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治理,黄河就难有高枕无忧之日。

现状:黄土高原地区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穿行于黄土高原腹地,无人不为处处展现的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景象而震惊,满眼皆是沟壑纵横,粱峁起伏。恶劣的自然条件成为黄土高原的基调。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水土流失面积占了71%,达45.5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之大、程度之严重为我国乃至世界罕见。与其他地区相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大。侵蚀模数大于15000 吨每年每平方公里以上的水蚀面积达3.6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侵蚀强度面积的89%,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3万—5万吨每年每平方公里。这里还有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地貌,极易风化和流失。
    而且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特别集中。每年的6月—9月是水土流失集中期,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该区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2.3%,年产沙量却达11.82亿吨,占同期黄河输沙总量的60%多。

影响:每年流失的泥沙相当于宽高各1米的土墙绕地球27圈
 
    黄河复杂难治,不同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黄河的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在国内外大江大河中绝无仅有。而黄河泥沙的80%以上来自黄土高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
    每年入黄泥沙16亿吨,相当于宽高各1米的土墙绕地球27圈。这其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1950年—1999年,黄河下游河床淤积了泥沙92亿吨,造成河床逐年抬高,平均高出地面4—6米,局部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这给黄河防汛带来沉重压力,直接威胁着黄河下游保护区范围内数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达1厘米以上,而形成1厘米表土却要120年—200年。严重的水土流失,流走了水和土,也流失了肥,流失了田,流失了农民的希望和企盼,恶化了生存环境。在黄土高原涉及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7省(区)、50个地(盟、州、市)、317个县(旗、市、区)中,多数严重流失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经济以种植为主,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农民收入偏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根据《中国农村2001-2010扶贫开发纲要》,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黄土高原地区就有126个,占21.3%。目前仍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
    大量的泥沙下泄淤积水库,也导致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每年需要15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资源量用于冲沙入海,加重了本就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前景:希望与忧虑并存
 
    严重的水土流失,考验了历代治黄先贤的智慧和勇气,也让黄土高原成了中国水土保持治理经验的汇聚地。大量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从这里走向全国。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模式诞生于黄土高原,后逐渐推向全国,成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最主要技术路线。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和农业耕作措施并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各地形成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特别是2003年水利部启动亮点工程“淤地坝”建设后,目前黄土高原已有的十多万座淤地坝,已经累计拦泥210多亿立方米。据测算,到2020年,黄土高原淤地坝系基本建成后,可形成拦泥400亿吨的能力,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再加上其他水土保持措施,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可望得到根本缓解。
    随着实践深入发展,黄土高原地区在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又积极探索推进大示范区建设,由小规模、零星分散治理向集中连片转变。特别是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调动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晋陕峡谷的红枣,陕北延安和晋西南的苹果,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棘,甘肃定西的马铃薯和豫北的山楂、花椒等,都是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后形成的特色产业带。目前,陕北大示范区、西宁南北两山治理和天水耤河示范区等大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已在全国得到推广。
    黄土高原地区也是生态修复最早实践的地方。宁夏盐池、内蒙古乌盟、陕西吴起等许多市、县通过生态修复,山川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草原植被覆盖和产草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生态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随着这些治理实践的成熟和治理理念的提升,截至“十五”末,初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21万平方公里。这些成就的取得激励我们秉承着水土保持创新探索的精神继续向前。
    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黄土高原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环境承载力极为有限。这一地区目前又是我国能源矿产的富集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强度大,水土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新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黄河流域由国家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达500多项,由地方各级立项的中小型开发建设项目超过2万项,涉及公路、铁路、电力和矿产等行业。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地表、损坏植被、弃土弃渣,如不及时防治,势必引发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有关方面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因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已对黄河的健康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据测算,“十五”期间,黄河流域的开发建设项目扰动地表面积为1.4万多平方公里,弃土弃渣总量为24亿多吨,近几年每年因人为因素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5600平方公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约1.2亿吨。在部分地区引发了诸如严重的地面塌陷、地下水系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
    国务院在批复《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中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水土保持得到加强,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党的十七大也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瞩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未来,我们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形成抵牾之势的情况下,既解决好历史上的生态欠账,又最大限度地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着实在砥砺着我们的生态品质,也考量着我们的生态智慧。
 
    黄河报·黄河网  记者 徐清华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