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河共生——解读黄土高原淤地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青海互助县淤地坝建设
淤地坝里澄澈的希望——董家河2号骨干坝
天然聚湫黄土洼
撒播智慧和勤劳的种子,在黄土高原密密麻麻的褶皱里长出希望。
——题记
这里依然有支离破碎的千沟万壑;
这里依然有“地球癌症”砒砂岩地貌;
这里依然是干旱至极伴随着难以遏制的水土流失。
但是,就在这“不毛之地”长出了近十万座“淤地坝”。它历时久远,几经传承,由少到多,由小至大,由自发而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水利“亮点工程”。
淤地坝,形如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一棵生命之树,正在改变着山河容颜,于沟沟峁峁之间燃起“生存有道”的星火燎原。
淤地坝,形如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一棵生命之树,正在改变着山河容颜,于沟沟峁峁之间燃起“生存有道”的星火燎原。
山区人民筑起的生命防卫线
78岁的高凤英已在山西隰县沟河流域半沟村生活了60多年。自从幼年跟随父辈逃荒至这里,她见证了这片沟道古往今来的变迁。
她说,那时住在半山腰窑洞里,不敢住下面,一来洪水,就跟现在房子的房檐那么高。老太太比划着,极力回忆那惊恐万分的往昔。
“现在修了坝,没有洪水了,也就能在地面修房子了”。如今的她,五个儿子四个在外打工,跟二儿子住,啥也不用操心。问她种了多少地,她乐呵呵地摇摇头:我不知道,吃点喝点不操那心了。老太太开心的笑引得大家跟着乐。
高凤英在坝地的房子显然是新建的,院子里通上了自来水。她说,我们这里以前土地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后来水利部门打了坝,地平了,地块也大了。以前村里的路是转着河湾走,后来打坝修了路,方便多了。她见人就唠叨,水利人真好。
惟有让老太太“遗憾”的是,山坡上栽了树,不让放羊了,于是把羊卖了,说起来还有点遗憾,养几只羊可以卖不少钱,现在养不成了。但我们看到,老太太所在的沟道里植被葱茏,栽了树的陡坡周围拉起了铁丝网,禁止放牧的标语随处可见。
陪同记者采访的山西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熠保说,淤地坝在我们这里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水利工程。淤起的坝地旱涝保收,易于耕作,还比坡地、梯田高产得多。
淤地坝不仅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生存条件,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为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在这个流域青宿村的王小龙刚从山上的果园林里下来,见到记者采访淤地坝,他指着旁边的一大堆玉米说,这是我家去年40亩坝地的玉米收成,有四五万斤吧,还没来得及卖掉。记者看到,这玉米颗粒很饱满,金灿灿的。
就是这个王小龙,他和父亲王福民是当地坝地承包的典型,一家5口人,承包坝地40多亩,主要种植玉米,亩产一千多斤。坝地承包合同一签50年,他肩负着维护看管骨干坝的责任,同时享受着淤地坝致富带来的喜悦。
像这样依靠淤地坝富起来的山村农民,刘熠保带着记者探访了几家。在一个号称万元村的卫家沟流域竹干村,记者看到,这里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各种学习、健身、娱乐器材一应俱全,村民家里新房新电器,不亚于县城居民的生活水平。
刘熠保说,他们富裕的来源主要是果树种植,果树种植主要依靠淤地坝蓄水创造的良好水利条件。
记者跟随刘熠保沿着一个提水塔管道登上一个200多米高名叫后堰塬的平地。看到李炳龙两口子正给红富士果树剪枝,他是承包了别人五亩果园,15年6万承包费,现已有五六年了,一年收收入2万元。加上自己的五亩玉米坝地,一家三口人有粮有吃不缺钱。
同一个村的刘兴顺一家,以前曾种过小麦,谷子等,产量很低,靠雨水,浇不上地,无保障。1992年政府组织打起淤地坝后,老人和两个儿子种起了果园,浇上水果品长得好,质量产量又保证。现在儿子也不外出打工了。
在陕西延安市宝塔区碾庄流域坝系的双田坝,记者看到,这个于五十年代用地排车拉土打起的淤地坝已经淤平,土坝的棱角不再明显,平坦的沟道里是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
这里靠近城市,百姓卖菜方便,双田坝村李福斌两口子种了两个蔬菜大棚已经七八年,就这一亩地上每年收入近万元。2001年以前,自己种玉米,辛辛苦苦仅够维持吃饱。目前的双田坝村28户人家,拥有56个大棚,成了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川掌沟流域西黑岱沟,过去是光秃秃的山,寸草不生,山洪一旦暴发,一下子就把村中土地冲毁。这个流域巴润哈代村村支书邬书记说,1979年水保局还未成立,村民就自发打坝。随着国家建设投入的加大,西黑岱沟建起了18个坝,其中2座骨干坝,9座中型坝,7座小型坝,完善的坝系让35平方千米的土地改变了面貌。农民原来的土房变成了现在红瓦房,山坡上油松满目,杨林成排。
邬书记说,这里20多年没有发过大山洪。坝地分包到户,形成了林地松树4万亩,基本上每户都有承包。村民种庄稼,养殖猪羊,栽植苗圃,收入渠道多元化,日子大变了。
给自然以空间,谋求和谐共生
淤地坝建设源自自然的造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
据记载,淤地坝的出现距今已有400多年。最初是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的陕西子洲县黄土洼,因自然滑坡、坍塌,形成天然聚湫,也就是现在的淤地坝。
最初的人工修筑淤地坝的历史记载见于山西省《汾西县志》: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1619年)“涧河沟渠下湿处,淤漫成地易于收获高田,值旱可以抵租,向有勤民修筑。”
对于淤地坝的作用和认识虽然古已有之,但真正走上大规模建设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
现有资料统计,淤地坝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上世纪50年代的试验示范,60年代的推广普及,70年代的发展建设和80年代以来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完善提高的坝系建设阶段。
现有资料统计,淤地坝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上世纪50年代的试验示范,60年代的推广普及,70年代的发展建设和80年代以来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完善提高的坝系建设阶段。
当今的淤地坝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粮食需求,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
国家提出退耕还林政策后,最大的问题是退耕后吃饭怎么解决。而淤地坝则给了农民“稳产田”、“高产田”,让“人退耕,牧下坡”成为可能。在退与让之间,人与自然谋求着共生和谐。
绥德县王茂庄小流域,有坝地400多亩,在人口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却连年增加,使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由占总面积的57%下降到28%,林地面积由3%上升到45%,草地面积由3%上升到7%。坝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产量却占流域粮食总产的67%。实现了人均林地36亩,草地5亩,粮食超千斤。目前黄土高原区“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的富裕景象已不鲜见。
特别是2003年,水利部将淤地坝试点工程列入全国水利建设的“三大亮点”工程后,淤地坝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现有的9万多座淤地坝,已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万平方千米,淤地近450万亩,促进2000多万亩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同时,利用骨干坝前期蓄水发展灌溉面积8万多亩,保护下游农田58万亩,缓解了1000万人口的饮水问题,有效改善了沟道两岸村庄的交通状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减少入黄泥沙、控制水土流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利专家李仪祉在1922年所著《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一文中曾说,“治水之法,有以水库节水者,各国水事用之甚多。然用于黄河,则未见其当,以其挟沙太多,水库之容量减缩太速也。然若分散之为沟洫,则不啻亿千小水库,有其用而无其弊。且有粪田之利,何乐而不为也。”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淤地坝起着釜底抽薪的作用
苍苍莽莽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但它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却成为黄河性情乖戾的本源。
这泥沙主要产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谷面积占总面积的40%左右,而产沙量却占总产沙量的60%以上。淤地坝工程作为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多年监测结果表明,其减少的入黄泥沙量占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入黄泥沙总量的66%。
“成长”于千沟万壑中的淤地坝,自然能够能够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这样还抬高了沟床,降低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减轻沟道侵蚀。有些完善的沟道坝系已经能够确保泥沙不出沟。建国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建成的9万多座淤地坝,累计拦泥210亿吨,为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下游安澜做出了无可磨灭的贡献。
“成长”于千沟万壑中的淤地坝,自然能够能够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这样还抬高了沟床,降低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减轻沟道侵蚀。有些完善的沟道坝系已经能够确保泥沙不出沟。建国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建成的9万多座淤地坝,累计拦泥210亿吨,为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下游安澜做出了无可磨灭的贡献。
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水保局局长吴德告诉记者,原来淤地坝建设主要是解决农民的温饱吃饭问题,而现在则主要是公益性的,为黄河减沙。
据有关方面的规划展望,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至2020年将建设16万余座。工程完成后可拦泥400亿吨,年均新增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
当前,流域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在将黄土高原期拦沙工程建设当作黄河治本工程加紧推进,相信淤地坝将会在未来担当起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大任。
记者 徐清华 刘湍康
记者 徐清华 刘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