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泾川:以扎实苦干精神铸就水保事业的辉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泾川县官山流域生态修复
泾川县田家沟综合治理小流域
泾川县流域综合治理景观
本站讯(记者 孙太旻 通讯员 史鹏程)随着甘肃省泾川县田家沟被誉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知名度在全国的不断攀升,泾川县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县,也成了当今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殊不知该县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因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显著而获得多项殊荣,以扎实苦干的精神铸就了水保事业的辉煌。
位于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的泾川县。东邻陕西长武县,北靠甘肃庆阳镇原县,南邻本市灵台县,西接本市崆峒区。全县共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14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7万人。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总耕地87.87万亩,人均耕地2.8亩。
长期以来,泾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改造山河,治理水土,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探索出了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塬面条田林网化、塬坡梯田林果化、沟壑林草郁闭化、沟底库坝川台化、资源开发效益化”的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依托水土保持推进产业开发的新路子。先后荣获“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林果产业十强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这些殊荣的获得是全县人民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结果,是坚持“水保立县,经济富民”的结果。
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4.7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82.4%,其中:新修梯条田61.8万亩,营造水保防护林83.1万亩,发展果园29.8万亩,种草16.05万亩,兴修各类拦蓄工程3.68万处(道)。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7元。
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大体上经历了创业、发展、突破三个阶段。
——艰苦创业勤奋斗,誓叫旧貌变新颜。
据泾川县县志记载,建国初,泾川县境内林草稀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社会经济处于极度贫困落后状况,1949年到1952年4年间,全县粮食总产年均4772万公斤,平均亩产仅53.5公斤。
五十年代以来,历届县领导都把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县域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接力赛”方式组织群众战天斗地,苦干实干,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和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早在1956年,泾川县飞云乡南峪村就被国务院树立为“保塬固沟、发展生产”的典型,飞云南峪“十万洋槐沟”誉满全国。70年代,县上集中大兵团作战,掀起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造林绿化为中心的水土保持工作高潮,相继涌现出了全省有名的二郎沟流域和官山沟水保站等一批先进典型。80年代,泾川县茜家沟流域被列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成效,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有12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此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西德柏林自由大学教授沃尔克评价称:这里的治理是成功的,可与沙坡头治沙相媲美,其经验和方法应向世界各国介绍和推广。官山沟小流域从1974年开始营造大规模水土保持林,截止目前,造林面积已达1.4万亩,建成了名副其实的泾川“森林公园”。这一时期,全县各级组织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全面规划,积极进行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的探索实践,实现了由单一措施、小范围分散治理向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全方位综合治理开发的转变。截止1990年底,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2.5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了62.1%。
——生态建设大发展,综合效益凸显现。
1991年,泾川县被水利部列为黄河流域第一个水土保持试点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县域为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新尝试,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试点项目圆满成功,该成果被鉴定为居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项目建设期间,泾川县面对旱作农业大县及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充分挖掘和利用土地资源潜力,以水土保持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全县农业经济稳步提高,突出发展支柱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分层开发与产业布局相结合的开发型水土保持成功之路,初步形成了塬、坡、沟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防治体系,既把当前生产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又妥善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创造出了一种适合当地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特点的水土流失治理最佳模式,在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泾川试点县总结出的“条田粮经作物奠基础,梯田林果草畜增效益,坡地造田修路改条件,沟壑郁闭封禁保成果,沟底库坝蓄水减灾害”水土保持产业开发新思路,在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先进实施样板的同时,也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1990年至1995年底,由于该县梯田面积的快速扩大,果品、瓜菜、牧草等农村支柱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水土保持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撑。与此同时,县上兴办的田家沟流域水土保持试验示范站,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科技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通过修梯田、改沟道、建坝淤地、栽果种树等方式,使该流域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综合生产基地。由于该县生态建设的大发展和综合效益的凸现,得到了流域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突出的工作业绩和显著的综合效益,成就了1992年5月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水土保持新突破,经济发展是关键。
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由量的发展到质的突破,集中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4.7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82.4%,加上各类综合措施,拦泥蓄水效益相当显著。据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水保措施的拦蓄效益达51.2%,拦泥效益达70.5%。2000年3月,泾川县也因此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三合沟等六条小流域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
二是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塬面实现了条田化,绝大部分山坡地修成了水平梯田,全县15个乡(镇)中,党原、合道等8个乡(镇)达到梯田化乡(镇)标准,215个行政村中116个村达到梯田化村标准。梯条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了87.8%,人均拥有梯条田2亩,粮食总产由1952年的4.772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12.41万吨。
三是生产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大力发展果、菜、草、畜等支柱产业,全县土地利用率达到95.8%,粮经草比例结构调整到5.2:3.0:1.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13%,梯田化程度达到89.02%,92%以上的农田得到绿色屏障的保护,农田小气候显著改善,各类自然灾害有效减少,损失大大降低。
四是产业主导优势逐渐明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林果、草畜等支柱产业成了全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水保工作方针,坚持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一架山、一面坡综合治理,通过兴修梯田、淤地坝工程和生产道路,使95%以上的农田都能进行机械耕作,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了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与脱贫致富一步到位的目的。
五是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现有水土保持工作人员80多人中,先后10多人次获国家部委荣誉称号、50多人次受到省市嘉奖。自2002年起,以田家沟1#骨干坝建设为契机,又掀起了以兴建坝淤地、蓄水拦泥为主的治沟工程热潮,首批承建的田家沟坝系工程已全面完成,共建成骨干坝9座,中型淤地坝12座,小型淤地坝13座。工程质量优良,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
六是水土保持产业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措施配置优化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林草与草畜品种更新、措施配置的科技含量和深层次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由治理型向开发型、生态型向经济生态型的有效转变。治理开发向纵深层面发展,以“生态型林果业、商品型草畜业、经济型生态农业、水保型生态旅游业”为主要框架的水保型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建成。三合沟、新沟、崖窑沟等小流域在梯田建设实现大突破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种草养畜,走出了一条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水土保持新路子;丈八寺沟、朱家涧沟、四方沟等小流域立足经济林果建设,苹果、柿子等果品畅销全国;田家沟、蒋家沟小流域以坝系工程建设为重点,淤地坝的全面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效地巩固和保护梯田、林草等治理成果进一步发挥应有的效益。
总而言之,泾川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在促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带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