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生态修复助推水土保持大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风沙区人工造林景观
封禁修复流域红石梁
狠抓生态建设
人工景观林
人工治沙
生态修复保护区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张本强)位于宁夏东部,历史上境内有众多产食盐的池和湖而得名的盐池县,东邻陕西、北抵内蒙、南接甘肃,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一个国定贫困县,隶属吴忠市管辖。全县辖4乡4镇,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714万亩,耕地总面积135.0万亩(包括水浇地20.3万亩,林木保存面积409.4万亩)。
在宁夏盐池县年降雨量2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100毫米,干旱缺水、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通过坚持“南治土,中治水,北治沙”的治理思路,以及多年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和生态修复工作,使荒漠化地貌如今变成了一片片绿洲,并充满着勃勃生机。以生态修复助推水土保持工作大发展,成了该县近年来创建环境友好型新盐池的一大亮点。据水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71.46平方公里,使全县40.3%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其中草原区草层高度由原来的30厘米增加到70厘米,产草量由每亩88公斤增加到了每亩320公斤。
盐池作为“中国甘草之乡”,野生乌拉尔甘草资源分布面积达235万亩,人工甘草种植面积今年达到15万亩。同时,盐池作为“中国滩羊之乡”,也是国家划定的宁夏唯一的牧区县,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是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性产业。据记者调查了解,2008年,全县滩羊饲养量达到121万只,今年有望达到135万只。2008年,全县GDP总值为1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3元。
盐池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中北部为缓坡丘陵风沙区,约占80%;其余的南部为黄土丘陵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型气候。水资源奇缺,且大多水质差,含氟高。由于南部山区的水蚀和中北部地区的风蚀及过度放牧等原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712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3%,其中: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面积1425.6平方公里;中部风沙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局部伴随水力侵蚀,侵蚀面积5702.6平方公里。属全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以生态修复为突破口,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改善全县自然环境状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显得特别重要。
长期以来,盐池县县委、政府始终坚持“南治土,中治水,北治沙”的治理思路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带领干部群众与严重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通过自然修复和人为改善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力度,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在流域机构大力支持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该县积极争取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治沟骨干工程、淤地坝建设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所有实施项目均以科技含量高、布局合理、质量标准高、效益显著而成为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建设样板,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其中刘窑头、八岔梁小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并先后荣获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和2007年,参加全国水土保持会议和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与会代表,专程到该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现场考察。2006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全国政协常委洪绂曾等领导先后到该县进行生态治理情况考察调研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综合社会各界专家和各级领导的评价意见,盐池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几大特色:
——积极推行封山禁牧措施,有效地促使了生态自然修复。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会议上作出的关于2003年5月1日在全区境内实现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重大战略决策,该县率先在全区实行了天然草原全面禁牧的决定。自禁牧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府从解决群众舍饲养殖中的实际困难入手,共帮助群众新建、改造养殖温棚近2万座,新打羊畜饮水井窖5800多眼,补贴性帮助群众购买饲草料加工机械6200多台,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留床面积50多万亩,发展柠条饲料林240万亩,年可加工转化饲草料10万吨左右,从基础上满足了全县100多万只滩羊的圈养需要,羊只全部入圈喂养,有效地促使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修复。
——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努力减轻人口对生态的压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实施以来,该县先后开发建设扬黄灌区37片,开发利用水地19.5万亩,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先后安置受益人口14350户66185人,其中异地搬迁吊庄移民6307户26828人。对土地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南部山区和原苏步井乡的部分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实施生态移民,在使灌区林草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迁出地的草原得到了有效保护,较好地实现了“以移促封,自然修复;安居乐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大力实施水保生态建设,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效果。近年来,在中北部的花马池、青山等乡镇,先后实施建设以防治草原退化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水保生态建设工程52条,建成了以开发浅层水发展水浇地和洪漫坝地为主的“旱三田”(梯田、引洪漫地、压沙地)28.14万亩,营造水保生态林25.39万亩。在南部的麻黄山等乡镇,建成以治水保土为主的淤地坝62座,塘坝、涝池等小型水保工程3570座,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71.46平方公里,使全县40.3%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并打造出了红石梁、刘窑头、方山、北马坊等一批流域综合治理精品工程,目前已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县域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构成,初步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型新农村面貌,有效地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实施退耕(牧)还林(草)工程,切实巩固生态修复成果。据记者调查了解,截止目前,全县已承包到户或联户的草原550万亩,围栏封育510多万亩。通过草原承包和围栏,明确了农户对天然草原的建管用责任,统一了责权利关系,进一步巩固了禁牧成果,使全县草原植被覆盖度从生态修复前的30%提高到目前的65%,亩均产草量达到168公斤,是生态修复前的3倍,草原荒漠化程度得到明显好转。同时,盐池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有利时机,完成退耕地还林42万亩,实施荒山造林165万亩,天然林修复18万亩,仅此一项,全县林草覆盖率就达到了29%。通过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使全县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改变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而且也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具体表现在:治理区水浇地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养殖业发展迅速,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劳务输出人员和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等农村二、三产业人员逐年增多。乡村及田间道路畅通,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观。养殖、种植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由原来的单一粮食生产逐步转向了粮、经、饲多业协调发展,在不断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全面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