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重民生 促发展 建秀美家园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甘肃省平凉市水利水保建设掠影
(中国水利报 李顺卿、司印居)平凉,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架的必经之地。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带领228万勤劳勇敢的平凉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控制水土流失、建设饮水解困工程、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新路子。
动员民众同心干 艰苦奋斗修梯田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北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小沟壑153条,588万亩耕地被这些沟壑切割得支离破碎。这里十年九旱,年降雨量420~700毫米,且大都集中在7—9月份。长期以来,无情的雨水侵袭着有限的黄土地,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植被稀疏,林草面积迅速缩小,贫瘠的耕地只能收获饥饿与贫穷,一座座荒山秃岭、一条条深长的沟壑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人们阻隔于富裕和文明的彼岸!这里的人民饱尝了水土流失的苦果。穷山恶水,已成为平凉人民的心腹大患。
告别贫困,让山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这是平凉市决策者的心声,也是平凉220多万人民的共鸣!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平凉市委、市政府就动员全市人民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宏大的水土保持战役。在梯田建设中,他们打破村界、地界、组界、户界,一道梁、一道湾、一座山、一面坡、一条沟、整村庄、整流域推进,年复一年地苦干,乡镇会战、整乡会战、万人大会战的感人场景,至今令人难忘!
30多年风吹雨打,平凉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兴修梯田为突破口,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治理水土流失、修建梯田为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平凉市梯田建设由人工修筑转变为机修,各县(区)成立了专门的机修服务队,长年修建梯田不间断,并不断创新机制,多方筹集资金,采取国家补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式,不断刷新机修梯田的建设进度,不断提高机修梯田质量,使一条条高标准的梯田在峡谷和黄土高坡上盘旋,成为西部高原一道如画的美丽风景线。
在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平凉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和水土流失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小流域治理的新途径,科学地提出了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强产业的新战略,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泾川县田家沟、灵台县东沟为代表的“治理+开发+旅游”的水保旅游型治理模式,以崇信县刘家沟、静宁县北岔集为代表的“梯田+水窖+科技+产业”的水保经济型治理模式和以庄浪县榆林沟、双堡子沟为代表的“生态+拦蓄+调控+能源利用”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上述模式,使广大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干劲,使水土保持工作进展得既快又好。
30多年奋战,30多年苦干。平凉以梯田化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33.8平方公里,治理率达85%;建设高标准梯田439.37万亩,人均梯田2.3亩;整修高标准田间道路1.41万公里,配套水窖5.6万眼,发展集雨补灌面积11万亩。浩大的水土保持工程,大大提高了山区土地的产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了山区群众农业生产条件,走出了一条“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大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水土保持之路。
饮水工程通万家 润泽百姓安乐业
梯田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平凉人欣喜不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下水和可利用的地表水奇缺,一遇干旱,平凉干旱山塬区就有成千上万人处于缺水状态,有些村庄虽有窖水解困,但终归不是解决用水问题的根本之计,特别是近几年连年大旱,窖水难以为继,农村饮水更为困难,2004年,全市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人口达100多万。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随着水利部党组治水思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和民生水利建设的大力推进,这片沉寂的高原山区再次被唤醒了。2005年以来,平凉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中,他们结合各县(区)水源水量及分布特点,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对目标、任务、时间、质量、责任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负责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水务局,抽调大批干部、技术骨干和工程建设人员,深入大 山深处和村户巡回指导,现场解决问题,确保了建设进度和质量。
因地制宜与科学引水相结合,走规模化、网络化、自供化的路子,是平凉市逐步提高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平和标准的新举措。在施工中,坚持“按水源定工程,按水量定规模,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连片解决”的发展思路,确保了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的效益。庄浪、华亭两县充分利用地处关山的有利条件,采取“拉网式”办法,从上游到下游逐步解决,不留死角和空白,有效扩大了供水规模和效益。崆峒、泾川、崇信等四县(区)按南北塬划分,充分挖掘泾河、汭河、达溪河水源潜力,集中实施大型骨干供水工程,并与老工程联网配套,带动了饮水安全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静宁县按照水源分布特点,以修建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线,能大则大,适度考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实现了水塔及高位水池上水自动化、水质洁净化。目前,平凉市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显著,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已达到143.54万人,通村率达85%,覆盖面达75.6%,入户率达65.5%。
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这两项“民生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广大群众的饮水条件,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新的转变,同时带动了农村养殖业、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对于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群众从心里涌起对党和政府以及水利人的崇敬和信赖,每逢工程竣工通水,村里就像过大年一样,贴对联、鸣花炮、送锦旗庆通水,庄浪县卧龙乡仇梁村群众还自发地在村头立了一块石碑,上写:“吃水不忘送水人,时刻牢记党恩情。”
这副对联虽然简短,却映射出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体现出平凉广大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肯定。
30年顽强拼搏 换来秀美家园
近年,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让平凉大地不堪重负,特别是山区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平凉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水务部门的广泛关注。虽然平凉梯田化建设发展较快,但旱塬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平凉的决策者从庄浪县淤地坝建设中得到启示。庄浪县已建成的37座淤地坝形成了拦泥、防洪、灌溉相结合的坝库工程体系,拦泥、蓄水效率分别达到90%和80%,并利用坝库蓄水发展林果业和渔牧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基于此,决策者制定了“建设淤坝、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的治理穷山丘陵、黄土高坡的“十二字”新战略。从此,平凉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治理河山,再塑黄土地,倾力建设美好家园。他们像当年修建梯田那样,组织干部群众上阵,冬春大干,农忙抽空干,长年施工不断线,连续奋战5个春秋,淤地坝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全市共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94座,总库容3.03亿立方米,滞洪库容1774万立方米,拦泥库容1259万立方米。淤地坝建设,大大提高了坝库蓄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同时依托淤地坝建设的4条共100多公里的公路,形成了坝系道路网络,改善了贫困山区的交通条件,解决了当地群众的行路难问题。此外,坝库周边种植的经济林、生态林和高效优质的经济作物,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着力提高农业产出水平,是平凉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又一新举措。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平凉市坚持节水措施配套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开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农村重点工作相结合,水源、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相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效:崆峒区鸭儿沟、河西、大地滩等节水示范工程先后建成;崆峒区颉河、泾川县洪河、庄浪县阳川等14个年久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的万亩灌区相继竣工,实现了新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完美结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效益彰显。据统计,目前全市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6.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41万亩,初步形成了田间示范化、灌溉渠网化、道路交通化、林业绿网化的新格局。
节水灌溉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水资源合理配置,改善了区域的灌溉条件,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保证率,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抗旱、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较大作用。
30多年顽强拼搏,换来了平凉巨变。今日平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层层梯田从山脚环绕到山顶,从一座山梁绵延到另一座山梁,田连山,山连天,一望无际的梯田掩映在绿色的海洋里,麦浪翻滚,牛羊成群,马铃薯、紫花苜蓿花开似锦……一个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平凉正在黄土高原上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