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四川省“长治”工程20年建设取得累累硕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人口8700多万,土地总面积48.5万km2,其中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0%。四川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1989年以来,通过实施“长治”工程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一、“长治”工程实施情况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我省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 “两大片”列为重点防治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即“长治”工程),首批开展4个市(州)19个县(市、区)。截止2008年,先后有15个市(州)共71个县(市、区)开展了“长治”工程一至七期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范围逐步向赤水河、岷江流域推进。
    20年来,共治理小流域1420条。其中:嘉陵江流域片区实施963条,金沙江流域片区实施457条。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21.92平方公里(包括生态修复182.90平方公里),占下达治理任务的99.39%,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7.44%,其中坡耕地改造316.9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954.73万亩,经果林435.79万亩,种草104.91万亩,封禁管育1277.99万亩,保土耕作1007.94万亩,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共完成总投资48.49亿元,其中中央10.36亿元,地方4.61亿元,自筹33.48亿元,总投工58999.91万个。

    二、主要建设成效


    20年来,“长治”工程从整体上扭转了全省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广大治理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水土保持实现了由部门单打独斗到政府统筹协调、治理措施由重视人工治理到注重自然修复、重点治理由试验示范到大样板大示范的历史性转变。
    (一)建成了一批大示范样板工程
    全省共建成宁南县的支鲁沟等精品小流域37条,江油等样板县10个,遂宁市中区的老池等58条“十、百、千”示范小流域。成功创建了达州、凉山、广安3个国家级水保生态建设大示范区和南充、巴中2市省级大示范区。广安市以小平故居、广安城区为中心,点、线、面结合,城市水保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共建设示范工程20片,累计治理面积达14000亩。
    (二)培育了持续发展的水保产业
    “长治”工程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治理开发已逐步趋向成熟。运用市场机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经营为目标,通过有特色、有规模、有批量的经济开发带、开发片、开发区的治理开发,实行业主开发、大户承包等新的投入与管理机制,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以嘉陵江中下游的蚕桑、水果、茶叶;以金沙江下游的蔗糖、石榴、蚕桑、烤烟的两大“长治”工程区成为当地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了加工、缫丝、储运等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雏形性水保产业链。达县、大竹县、渠县等项目区建成的多个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先后筹办了达州市第一届乡村旅游节、秦王桃旅游节、渠县第一届黄花旅游节。
    (三)确立了预防监督是核心的方针
    20年的水土保持实践,形成了预防监督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的共识,建立了预防监督工作一票否决的工作机制,大大推动了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累计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已达8082多个(其中部、省级审批633个),方案申报率达90%以上,审批率达99%以上,建设返还治理示范工程600余处,完成了737个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依法征收水土保持“两费”超过1.3亿元,督促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治理资金达12亿多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45万平方公里。目前,水土资源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在总体上得到扭转。
    (四)提高了水土保持科技含量
    随着“长治”科研工作的突破与推广应用,“长治”工程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了工程生命力,效益显著。如《“长治”工程“二十二字决”防治技术》,从1989-1993年,历时5年,在四川省10个市(地、州)39个县(市、区)的426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3189km2)推广应用。2006年以来,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效益监测、水土流失监测以及水土流失最优的防治模式、防治工程设计、综合防治措施、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了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治理质量、工作效率和技术服务水平,为“科学预测、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服务。在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培养了一批水土保持科研队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县级以上科研成果获省、地、县各级科技进步奖38个
    (五)规范了工程建设管理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20年来,“长治”工程始终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管理。年治理区普遍推行了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4种负有竞争机制的管理形式,形成了联工程、联心、联权、联责、联利的“五联”管理责任制,实现了有人建、有人管、有效益、有发展的良性循环,尤以股份合作管理取得的成绩最为明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工的取消等投入、管理形势的变化,各地认真研究和大胆探索水保工作新的管理机制,探索了预决算制、招投标制、业主经营管理制、公示制、投工承诺制、工程监理制、政府采购制等等新机制,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六)树立了“长治”工程品牌形象
    通过20年的深入宣传,“长治”工程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全省累计共出动水土保持宣传车10939辆次,电视、广播宣传22110次,报刊发表文章2713篇,出简报、板报7894期,印发《水土保持法》单行本68万本,《水土保持法规汇编》28万册,做永固性标语2715幅,建流域碑志1143座,拍录相专题片221部,累计投入宣传经费2038.96万元。在青神县建立了四川省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技教育基地。建立了“四川水土保持信息网”、“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门户网站。还分别在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建设了中国水利水保林。
    (七)健全了水保技术服务体系
    全省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单位8个、乙丙级资质单位200个, 经过培训发放水保方案编制证书1200余人;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单位14个,水土保持监理资质单位4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体系。全省水土保持信息网络及省水保局局域网已建成,初步实现水保公办自动化和数据集约管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不断加强,已建立1个总站、12个监测分站、2个综合典型监测站(设在南充和宜宾)和43个监测点。启动实施了瀑布沟水电站等75处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布了2003年至2008年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
    (八)彰显了水土保持三大效益
    一是改善了生态环境。二十年来,经过连续治理、规模治理、科学治理,各项目区初步建成了综合防治体系,据统计,嘉陵江流域818条,金沙江流域396条已竣工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4644.24km2,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土壤侵蚀量减少64.42%。治理的小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279吨/ 平方公里•年,下降到3565吨/平方公里•年。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34.56%提高到49.85%,共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316.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7.47万亩,土壤保墒时间增强,加之水系配套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大大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由治理前典型调查表明:“长治”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0-70%,土壤侵蚀量下降60%,林草覆盖率增加20-40%,许多治理区的山泉重新又长流水,野生动物得以繁衍。
    二是增加了群众收入。我省“长治”工程项目区通过治理后,粮食总产达978832.33万公斤,较治理前增加了17.34%,平均单产达388公斤/亩,较治理前提高了27.22%,长治工程治理区农业总产值5385407.15万元,较治理前增长42.9%,人均纯收入2022元/人,较治理前增长33.3%。治理区广大农民基本农田达0.8-1.0亩,普遍实现旱涝保收。嘉陵江流域的冉家河小流域,实现了人均有0.5亩旱涝保收田,户均有1亩“生财”地,户均有1个骨干致富项目,户均有1口2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这个小流域内的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400元达到了1000元以上。
    三是促进了新村建设。“长治”工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坚持服务农民顺民意、服务农村顺民情和服务农业顺民心的工作方针。二十年来,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我省“长治”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82亩左右,解决饮水困难户322400户1289599人。据“十五”期间统计,解决温饱280186户996642人,促进脱贫148236户398507人,保障了农民粮食生产和农村稳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后劲,治理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理清思路,实现了观念转变
    工程启动从统一思路抓起,每年召开一次省或市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传达“长治”工作会议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上一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功经验,统一思想,理清思路。2003年8月,为贯彻“长治”第15次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由省委、省政府、省社会科学院及部分市(州)、县(区)水利水保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的主题为“探讨新思路,研究新举措”的座谈会。进一步理清和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以预防监督执法和建设大示范区为重点,克服“三种倾向”,即克服搞形象工程、花架子,不注重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倾向;克服走向反面,把资金项目全部投入到深山老林,忽视对中心城市、交通要道、主要流域辐射和投入的倾向;克服只讲地方的客观实际,不吸取别人的经验,固步自封的倾向。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国家投入与农民投工投劳的关系;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的关系。搞好“三个创新”,即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和水保科技的创新。实现好“三个转变”,一是保护好水土资源,促进土地增值,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为业主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条件;二是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启动作用、聚合作用,整合民间资金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三是以中介组织或公司为载体,充分调动水土保持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积极性,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二)强化目标,确保了责任落实
    从1997年起我省就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此后又相继纳入了省政府专项督办事项、省政府实事目标、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水土保持工作目标责任制贯彻实施以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各级水土保持机构和人员都得到加强;二是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由1996年的65%、2002年90%增加到现在的100%,水土保持规费征收逐年递增;三是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四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年年按时按质完成。
    (三)多措并举,推进了依法行政
    一是完善了水土保持法规体系。1997年省财厅和省水电厅联合制定了《四川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专用收费票据管理暂行规定》;二是建立健全了监督执法体系。全省所有县(市、区)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机构,执法网络基本形成。三是强化监督执法工作。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为突破口,狠抓“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开展执法试点和查处大案要案。 五是狠抓部门配合。加强与发改委、环保、国土、交通、铁路、电力、林业、建设、有色金属、煤炭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对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管理工作取得了共识,形成了共同促进水土保持的合力。
    (四)源头抓起,规范了建设管理
    一是规划验收从培训抓起。坚持对项目市、县(区)定期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统一编制原则、要求、验收准备材料等。二是工程建设从实效抓起。根据小流域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了不同的治理策略,明确了不同的主攻方向,建设有特色、有规模的水土保持产业。三是工程质量从检查抓起。从组织领导、治理任务与质量、资金管理、预防监督、资料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考评,并将检查考评情况全省通报。四是项目资金从监管抓起。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县级报收制,财政农发办均参与了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经常深入到项目乡镇、村、社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五是成果效益从管护抓起。广泛推行了工程建后管护制,将责任义务和权利利益挂钩,采取签订责任书、成立管护责任小组和发放管护证等措施,确保了工程治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总之,在今后全省的水土保持中,将继续巩固“长治”工程20年来的防治成果,充分发挥“长治”工程的“龙头”作用,逐步将重点治理工程向岷沱江流域推进,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积极贡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