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略阳:生态大发展 杜仲美名传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杜仲林
杜仲林
工业园区
杜仲皮
杜仲胶
杜仲产品及原料
站在枝繁叶茂、林林总总的金家河流域万亩杜仲林里,现任陕西略阳县水利局局长的曹正中局长深有感触地说,杜仲树浑身都是宝,枝叶树皮都是传统名贵中药材,特别是在治腰脊痛,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等方面疗效俱佳,有“久服轻身耐老”之药效。我们略阳是杜仲的原生地、适生区,也是杜仲的中心产区,发展历史悠久,略阳国家级杜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所产杜仲色泽鲜亮、有效成分高,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杜仲之乡”。自1983年全国木本药材会议上国家把略阳确定为杜仲重点基地县以来,略阳利用长防长治、丹治项目、扶贫开发、拍卖四荒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大力发展既能作药材又能保护环境的乔木树种。目前全县保存杜仲58.6万亩(1.3亿株,人均4亩890株),占全国杜仲保总量的13%,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杜仲之乡”。早在2008年就被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其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谈到杜仲经济林的发展经历时,曹局长动情地回忆说,原先野生杜仲之所以生存下来很难,是因为80年代初杜仲皮的市场价格一度偏高,驱使当地一些村民大量砍伐杜仲,然后剥皮卖钱,所以造成杜仲资源的大面积破坏。现在山上的杜仲树越来越少,已经很难找到野生的杜仲树了。8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当时我还在金家河乡当书记时,为了保护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野生杜仲资源,我们选择大力发展人工栽植杜仲为突破口,妥善解决了退耕还林与农民脱贫致富的矛盾。近年来,我们主要结合国家的长治长保工程,把杜仲作为农民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进行大面积的栽植,一方面就是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农民增加一些收入。目前,全县有杜仲专业户近2000户,也就是说98%的农民都在种植杜仲。
在谈及县上对发展经济林的重要举措时,曹局长十分喜悦的说,2003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借助国家中药现代化,及陕西省发展陕南绿色产业等政策,加快了杜仲基地向规范化、专业化改造生产。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种招商洽谈会、优惠政策及产品深度开发等方式,促进杜仲产品向外销售和本地增值转化。通过整合全县中药产业,建立略阳县中药产业发展局,将杜仲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七大骨干中药材品种之首,同时成立略阳县杜仲协会,采用政府牵头,营销公司、种植大户参与的多头并进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杜仲生产销售。在销售方式上,正初步形成公司(收购销售商)+农户+ 政府(协会)等产业化格局。利用网络平台与全国各大中药市场建立销售业务,加快了全县杜仲产品的有效流通。
与此同时,该县先后与中国茶叶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医科大学等院所合作,陆续建立起以杜仲为原料生产的安山茶叶公司、嘉木杜仲公司、杜仲工业公司、力箭饮品公司等环保加工企业。生产上市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杜仲胶、仲软胶囊、杜仲酱油醋、饮料、茶叶、酒、调味品、饲料等多类产品,为略阳杜仲迎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扩大了略阳杜仲的对外宣传。加工的杜仲茶先后获得首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七五”星火计划奖、陕西省第三届新技术成果金奖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该县立足杜仲这一优势资源,按照“一县一产业”发展思路,县上依托食品医药工业园区,重点打造集食品、药品、工业制品为一体的杜仲产业集群,引进5家环保企业投入生产开发,已建成杜仲雪之溶软胶囊、柔脉胶囊、康乐胶囊、绿原酸提取等加工生产线5条,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2亿元,在有力促进资源变现和农民增收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全县杜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略阳杜仲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品之乡,在较好地实现丹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这一“摇钱树”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农业展示会、西部交易会、西洽会、农博会等各种招商、交易、展示会,都收到了良好效果。2000年原国家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亲临略阳挥毫写下“杜仲之乡”;2001年8月就受到“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专题采访;2004年07月26日国家林业局、环保总局联合做的“秦岭探访”专题对略阳杜仲作了详细地调查与访谈,被搜狐、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等主要媒介转载报道;中央2台和中央7台“农村天地”、“致富经”等栏目组对略阳杜仲进行了多次专题宣传,均收到了很好地宣传效果。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