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水保生态治理,脱贫致富新路径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图为阳高县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魏永平 摄
“村里给我们修梯田,种杏树,一年下来,我至少能收入十几万元,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阳高县燕窝村大接杏种植园里,金黄的大接杏挂满枝头,种植户李平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荒山披绿衣,沟壑变耕地,这一切得益于我省对水保生态扶贫的重视。而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山区百姓脱贫致富,则是我省坚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找到的一条符合本省实际的脱贫新路。
生态脱贫拔“穷根”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我省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历史上曾经植被茂密,得天独厚的山水条件养育了一代代三晋人民。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特别是森林砍伐,我省出现严重水土流失。解放初期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9%。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冲毁土地,破坏农田;剥蚀土壤,减退肥力;堵塞河道、淤积水库。水土流失也严重破坏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众多贫困县贫穷的“穷根”。
面对生态窘境,如何让“穷山恶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按照中央“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总目标,我省要拔掉“穷根”,确保如期脱贫,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是关键之一。
就这样,一条围绕水土流失问题的水保生态治理助力脱贫思路很快清晰起来。
按照部署,全省进一步明确以脱贫攻坚统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局,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晋北风沙区等区域作为重点,在水保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上优先选择水土流失严重区的贫困县,在措施布置上更加注重与生态脱贫相结合。加大坝滩联治、坡改梯田等水土保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兼具保土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切实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为群众开辟脱贫增收渠道。
水土保持牢“基石”
“过去地里基本没啥收成,吃饭就是喝糊糊,现在真是大变样,坡地变平地, ‘三跑田’变成‘三保田’,漫山遍野绿油油。”阳高县大泉山村82岁的村民张有旺在大泉山里生活了一辈子,而水土流失治理带来的变化让他感触最深。张有旺告诉记者,家里有8亩水保治理经济林,主要种植杏树、苹果树和松树。今年已经开始挂果了,相信能有个好收成。
大泉山位于阳高县南部10公里处,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有8座大山、12条大沟、72条小沟,流域总面积8.2万亩,涉及大白登、下深井两个乡镇。上世纪50年代,大泉山因自力更生水保治理绿化荒山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成为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
为了使大泉山再变样子,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大泉山水保及景区建设工程,专门成立了大泉山水保及景区建设领导组,编制了水保绿化及景区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投资9895万元,逐步完成景区六大基础建设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断建设,如今的大泉山已然逐步建设成集水保生态示范、水保科普展示、水保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旅游、国家级爱国教育、廉政教育基地。
在阳高县,还有很多像大泉山一样的村镇。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75.77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127.86平方公里,水保造林359.65平方公里,种草17.92平方公里,封山育林170.3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4.23%,林草覆盖率达到20.84%。
“水土保持改变了水系,增加了植被,促进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阳高县水务局局长刘新明感慨良多。
如今的阳高,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春天风沙日数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阳高真正变成了宜居之城、康养之地、长寿之乡。
坡耕地项目“强筋骨”
事实上,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以前种地没收成,只好撂荒出去打工,一年收入两万多,现如今不一样了,村里进行了坡改梯,还拓宽了道路,种地都成了机械作业,一年收入四五万不成问题。”天镇县米薪关镇谷大屯村村民石瑞恒在外打工十几年,自从村里开始实施坡耕地项目后,再次回到村里务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谷大屯一样,米薪关镇的石羊庄、上阴山、下阴山等村及周边的耕地,过去都是坡梁地,每年雨季,地里的土壤肥料都会被雨水冲走,加上不能浇水,种地靠天吃饭,亩均产量不足300斤,由于种地效益收入低,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致使许多坡梁地都撂了荒。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实现增产增效,2015年以来,这些村庄大力实施了坡耕地项目,据测算,项目实施后农作物从当年亩产360斤提高到730斤,项目区人均年增收850多元。
同样,在天镇县卅里铺乡王家山,坡耕地项目对全村如期脱贫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据了解,王家山全村共有坡耕地1100亩,由于“跑水、跑土、跑肥”,且十年九旱,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经济收入长期在贫困线以下。2013年,坡改梯工程实施后,将1100亩坡耕地全部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并且利用其它项目安装变压器1台,打井3眼,铺设灌溉管网6200米。粮食产量由治理前的150公斤/亩提高到760公斤/亩,年总增产671吨,增产总值101万元,人均纯收入年增加980元。
“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逐步解决了项目区农民种地靠天的不利局面,提高了土地的单产能力,调整了种植结构,成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水平梯田和坝滩地建设改变了立地条件,方便了农民耕作,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主任蔡继清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留住了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拥有了金山银山。就这样,在水保生态脱贫的攻坚路上,我省不仅重塑了美好的生态颜值,更强壮了脱贫的筋骨,让昔日的瘠坡薄地、山坡荒滩烂沟,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钱粮囤”。
(山西经济日报2018年7月12日 第1版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