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打造“三秦特色”生态文明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初夏时节,位于陕西省大荔县苏村槐园村的槐园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生机勃勃,几个设计独特的生态涝池为园区带来几分灵气——微风吹过,清澈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护坡上的青草芬芳扑鼻。
在陕西关中农村,涝池承载着许多人的成长记忆和人文情怀,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据园区管理人员介绍,园区地处沙苑地区,通过涝池建设,进行生物治理修复,成为了陕西省以柔性治水、自然修复理念进行水土保持建设的最好诠释。
陕西省近年来积极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坚持不懈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依托陕南“丹治”工程、关中涝池修复、陕北淤地坝建设等水保项目的实施,通过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格局。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汉江的发源地,汉中境内汉江干流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水源来自陕西,其中汉中就占了26.3%。
长期以来,丹江口库区上游水源水土保持状况对于“丹治”工程发挥效益以及汉江的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在工程建设中,汉中市项目区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合理配套排灌设施,推广科学种田。实施大面积封禁管护,大力发展核桃、柑橘、杜仲、银杏等水保经济林果。据初步统计,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到了80%以上,每年可保土346万吨,涵养水3.5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丹治”工程累计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的37.09%, 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9.25%,实施生态修复613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彭鸿说:“陕西水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实施‘近自然’水土保持为根本遵循。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能用黄泥的不用水泥,能用木头的不用石头,能做斜坎的不做直坎,能用生物措施的不用工程措施,让各类水保项目更加贴近自然。”
如今,涝池整治正在关中平原上“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全面铺开。2017 年,陕西省共完成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1521座。至“十三五”末期,渭河两岸的6000多座涝池,将成为关中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是没有这些淤地坝,泥沙全部随洪水冲下,不仅影响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给黄河增加更多泥沙。”榆林市淤地坝建设办公室技术人员屈蒲生说,“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区有1.88 万平方公里,其中80%都在陕西,特别是榆林。而泥沙中的60%又都来自沟道。因此在沟道中修建淤地坝是控制泥沙下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增加坡面林草、梯田等无法替代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共建成淤地坝3.39万座,占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榆林和延安两市共有淤地坝3.32万座,又占全省淤地坝总数的98%。仅榆林市2.1万座大小不一的淤地坝,拦截泥沙量就能达30亿吨,为减少黄河输沙作出突出贡献。
“陕北等地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45%,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还是在沟道。”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工程处处长梁小卫说,“淤地坝作为沟道治理最后一道保障性工程措施,仍将在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淤地坝不仅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淤地坝淤泥成地还能带来肥沃良田,成为陕北的高产田、稳产田,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收成比往年差点,打了大概三四千公斤,往年好的时候都五千多公斤了。”绥德县韭园便民服务中心刘家坪村村民刘为斌指着粮仓里黄澄澄的玉米说,“坝地保水保墒好,地势平,易耕种,省人省劲,而且早涝保收。”目前,陕西省有坝地90万亩,年产粮4亿多公斤。坝地少种高产,既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造了条件,也让陕北的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有力促进了当地生态恢复。
陕西省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正在打造着具有“三秦特色”的生态文明。
(中国水利报 2018年5月29日第1版 记者 刘艳芹)
在陕西关中农村,涝池承载着许多人的成长记忆和人文情怀,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据园区管理人员介绍,园区地处沙苑地区,通过涝池建设,进行生物治理修复,成为了陕西省以柔性治水、自然修复理念进行水土保持建设的最好诠释。
陕西省近年来积极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坚持不懈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依托陕南“丹治”工程、关中涝池修复、陕北淤地坝建设等水保项目的实施,通过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格局。
陕南:“丹治”巧绘风光
“丹江口库区上游水源核心水土保持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在汉中实施以来,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涵养水源、保障水质为目标,保障了用水安全。”陕西省汉中市水利局负责人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汉江的发源地,汉中境内汉江干流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水源来自陕西,其中汉中就占了26.3%。
长期以来,丹江口库区上游水源水土保持状况对于“丹治”工程发挥效益以及汉江的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在工程建设中,汉中市项目区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合理配套排灌设施,推广科学种田。实施大面积封禁管护,大力发展核桃、柑橘、杜仲、银杏等水保经济林果。据初步统计,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到了80%以上,每年可保土346万吨,涵养水3.5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丹治”工程累计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的37.09%, 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9.25%,实施生态修复613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关中:涝池扮靓乡村
“涝池虽小,但事关农村水系治理,是水系建设的‘细胞’和‘毛细血管’。”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拴虎说。陕西省2016年启动实施了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使涝池继续发挥作用,并成为“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陕西将修复整治涝池9070处,新增蓄水容积2120万立方米。
在涝池治理过程中,陕西省提出, 把涝池建设成乡间村头水设施、水景观。通过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把水蓄起来,让水活起来,使水灵起来。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彭鸿说:“陕西水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实施‘近自然’水土保持为根本遵循。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能用黄泥的不用水泥,能用木头的不用石头,能做斜坎的不做直坎,能用生物措施的不用工程措施,让各类水保项目更加贴近自然。”
如今,涝池整治正在关中平原上“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全面铺开。2017 年,陕西省共完成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1521座。至“十三五”末期,渭河两岸的6000多座涝池,将成为关中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北:淤地坝拦泥增田保安澜
2017年7月26日,榆林市绥德县遭受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要是没有这些淤地坝,泥沙全部随洪水冲下,不仅影响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给黄河增加更多泥沙。”榆林市淤地坝建设办公室技术人员屈蒲生说,“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区有1.88 万平方公里,其中80%都在陕西,特别是榆林。而泥沙中的60%又都来自沟道。因此在沟道中修建淤地坝是控制泥沙下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增加坡面林草、梯田等无法替代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共建成淤地坝3.39万座,占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榆林和延安两市共有淤地坝3.32万座,又占全省淤地坝总数的98%。仅榆林市2.1万座大小不一的淤地坝,拦截泥沙量就能达30亿吨,为减少黄河输沙作出突出贡献。
“陕北等地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45%,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还是在沟道。”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工程处处长梁小卫说,“淤地坝作为沟道治理最后一道保障性工程措施,仍将在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淤地坝不仅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淤地坝淤泥成地还能带来肥沃良田,成为陕北的高产田、稳产田,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收成比往年差点,打了大概三四千公斤,往年好的时候都五千多公斤了。”绥德县韭园便民服务中心刘家坪村村民刘为斌指着粮仓里黄澄澄的玉米说,“坝地保水保墒好,地势平,易耕种,省人省劲,而且早涝保收。”目前,陕西省有坝地90万亩,年产粮4亿多公斤。坝地少种高产,既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造了条件,也让陕北的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有力促进了当地生态恢复。
陕西省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正在打造着具有“三秦特色”的生态文明。
(中国水利报 2018年5月29日第1版 记者 刘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