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推进水土流失防治 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且集中,太阳辐射强度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决定了这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互相交错,使青海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国土面积7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2.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07%。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大片肥活的土壤和氮、磷、钾肥等,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人说“江河带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多年以来,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治理水土流失当作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执法监督,多部门联动、多种措施结合,多项法规约束,推动全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迈上一个个新台阶。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89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329条,建设淤地坝665座,建设各类水土保持工程近8万余项。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十九大报告要求“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省各级水行政部门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立省的视野,按照“四个转变”的思路,以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在青海东部黄土高原区,大力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工程、坡耕地改造、生态修复、预防保护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灾害防治,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快河流湖泊水系整治,恢复和提高水源涵养、保水保土和防风固沙能力,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在自然条件适宜区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生态修复,抓好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有效保护了黑河、大通河、湟水河等河流水源地林草植被。在青海湖流域,加大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保护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强化三江源、青海湖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实施小流域治理生态效益监测、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经过多年综合防治,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三增加、三减少、三改善”的成效。即增加了基本农田,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牧区收入;减少了坡耕地面积,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减少了贫困人口;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生产条件,改善了群众生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快了贫困区脱贫步伐。全省水利部门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精神,选择项目县编制建议计划时,注重贫困县、贫困村优先安排原则,加大对贫困县(区)的治理投入力度,优先实施民生水保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指导各项目县自觉贯彻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惠农富民的理念,优先实施群众期盼、示范明显、受益直接的梯田建设、灾害性沟道治理和便民道路等项目,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让贫困区群众看到党和政府的决心,看到水土流失问题解决的希望,不断拓宽民生水保服务范围,最大限度惠及广大群众,使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果,加快脱贫步伐。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5个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7.7%。目前,我省水土保持项目做到了全省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治理工程、淤地坝工程、生态监测水土保持专项监测等水土保持项目全覆盖。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区,充分发挥了各族人民在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政府协调、部门配合、乡镇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水保项目实施后,土不下坡,泥不出沟,土地肥沃了,产量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提升了,形成了“坡地梯田化、梯田产业化、种植全膜化、生产标准化”的适应青海高海拔干旱气候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耕机械化,解放了大量从事产出低、高人力成本的第一产业少数民族劳动力,促进了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实现了少数民族经济增收,激发了各族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为创造美好新生活,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力量。
(青海日报2017年12月11日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供稿)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大片肥活的土壤和氮、磷、钾肥等,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人说“江河带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多年以来,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治理水土流失当作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执法监督,多部门联动、多种措施结合,多项法规约束,推动全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迈上一个个新台阶。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89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329条,建设淤地坝665座,建设各类水土保持工程近8万余项。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十九大报告要求“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省各级水行政部门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立省的视野,按照“四个转变”的思路,以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在青海东部黄土高原区,大力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工程、坡耕地改造、生态修复、预防保护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灾害防治,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快河流湖泊水系整治,恢复和提高水源涵养、保水保土和防风固沙能力,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在自然条件适宜区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生态修复,抓好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有效保护了黑河、大通河、湟水河等河流水源地林草植被。在青海湖流域,加大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保护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强化三江源、青海湖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实施小流域治理生态效益监测、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经过多年综合防治,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三增加、三减少、三改善”的成效。即增加了基本农田,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牧区收入;减少了坡耕地面积,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减少了贫困人口;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生产条件,改善了群众生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快了贫困区脱贫步伐。全省水利部门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精神,选择项目县编制建议计划时,注重贫困县、贫困村优先安排原则,加大对贫困县(区)的治理投入力度,优先实施民生水保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指导各项目县自觉贯彻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惠农富民的理念,优先实施群众期盼、示范明显、受益直接的梯田建设、灾害性沟道治理和便民道路等项目,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让贫困区群众看到党和政府的决心,看到水土流失问题解决的希望,不断拓宽民生水保服务范围,最大限度惠及广大群众,使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果,加快脱贫步伐。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5个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7.7%。目前,我省水土保持项目做到了全省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治理工程、淤地坝工程、生态监测水土保持专项监测等水土保持项目全覆盖。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区,充分发挥了各族人民在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政府协调、部门配合、乡镇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水保项目实施后,土不下坡,泥不出沟,土地肥沃了,产量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提升了,形成了“坡地梯田化、梯田产业化、种植全膜化、生产标准化”的适应青海高海拔干旱气候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耕机械化,解放了大量从事产出低、高人力成本的第一产业少数民族劳动力,促进了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实现了少数民族经济增收,激发了各族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为创造美好新生活,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力量。
(青海日报2017年12月11日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