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中国水利报:提高生态颜值 强壮脱贫筋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吕梁山区,我们得到了这句名言的印证:
    荒山披绿衣,沟壑变耕地,梯田绕山间,庄稼露生机……金秋十月,曾经满目疮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如今也能见到秀丽的乡村美景。
    吕梁市离石区南海滩村43岁村民冯吉平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这几年水利部门给我们改造了梯田和淤地坝,我每年种地收入增加了3000~4000元,以前农闲时还要出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现在守着地,日子已经不错了!”
    这些都源于山西省立足实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发力点,发出“根治水土流失,兴水富民”的号召。山西省政府把水问题提升到关系山西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问题。山西省水利厅把大水网建设、水利脱贫攻坚、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作为当前三项重点工作。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告诉记者,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是山西省坚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找到的一条符合本省实际的生态脱贫新路。
    转变思路
    生态脱贫破解发展掣肘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历史上曾经植被茂密,得天独厚的山水条件养育了一代代三晋人民。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特别是森林砍伐,山西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9%,严重程度排在全国第二位,黄土高原上到处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生态恶化,更成为山西省山区特别是吕梁山区广大群众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众多贫困县的“穷根”。在吕梁山区采访时,许多村民提起从前,不断摇头:“过去到处是荒坡、烂沟,土层薄,留不住水,种地产量低,而且风险大,一场大雨过去,一年的辛苦都被冲走了。”
    水土流失带走了山西人民生存和致富的血液,流失了永续发展的家园,成为山西的“大地之痛、民生之患”。
    据了解,山西目前仍有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尚未得到治理,接近水土流失总面积的一半。全省232万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这些区域。特别是吕梁山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25个县当中,有国定贫困县20个,省定贫困县4个,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
    “这些地方穷在水土,希望也在水土。”山西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薛金平说,“过去政府年年扶贫,但不拔掉贫困地区的‘穷根’,群众的‘穷帽’不可能真正摘掉。”
    按照中央“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总目标,山西要拔掉“穷根”,确保如期脱贫,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是关键。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山西省脱贫攻坚思路逐步形成了清晰的脉络。“将根治水土流失、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旧貌换新颜的过程,走一条符合山西实际的生态脱贫新路。”在今年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大会上,山西明确提出要将水保生态建设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同步推进,用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下决心在“一个战场”上打好“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据了解,结合2020年脱贫攻坚总目标,山西力争用5年时间治理1.75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使全省的治理度达到70%,达到国家一级治理标准。
    精准发力
    水保生态筑牢脱贫基石
    “这几年荒山治理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吕梁市石楼县南沟村村民刘汉新的家就建在一条深沟里,说起这几年最大的感受,他首先提到的就是水土流失治理。
    石楼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水土流失重灾区。这里地上无工业,地下无资源,土地和农业成为当地农民唯一依靠。2010年,石楼县被列入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试点县,短短几年,这里就发生了显著变化:坡地变平地,小块并大块,“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推动,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石楼县水利局局长刘林长深有感触:“水土流失治理不仅改善了这里的生态,更让农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为石楼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仅2015年,石楼县就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58.55公顷,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22.13万公斤,受益人口1.5万余人。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步完成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项重任,必须把‘精准’二字放在首位,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根本问题。”薛金平告诉记者,生态脱贫思路提出以来,山西进一步明确以脱贫攻坚统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局,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晋北风沙区等区域作为重点,在水保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上优先选择水土流失严重区的贫困县,在措施布置上更加注重与生态脱贫相结合。加大坝滩地、水平梯田等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兼具保土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切实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为群众开辟脱贫增收渠道。
    “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久发展,还要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助推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对于生态脱贫新思路,石楼县副县长陈建林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石楼县在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着眼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长久发展,通过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推动产业发展,提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沟域经济,就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产业发展为方向,以生态治理为措施,引导企业投入植树造林、治沟造地、矿山生态修复,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陈建林告诉记者:“沟域经济最终目的是形成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循环发展相得益彰的生态治理新范式,使城乡面貌转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途径之一。沟域经济开发成为山西省新时期贫困山区农民群众治山治水、实现脱贫的又一创举。
    “沟域经济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薛金平告诉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生态脱贫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目前,山西省水利厅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办法,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水利扶贫开发,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和大户投入植树造林、治山治沟、打坝造地、发展产业等,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曙光初现
    贫困山区放飞致富梦想
    “今年的收成可喜,这条沟整治后,给我们老两口每年多带来2万多元收入。”石楼县南沟村村民刘怀清看着眼前沟坝地上十几亩长势良好的玉米地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他在荒沟里种玉米,亩产也就300~350公斤,现在产量至少提高了一倍!
    “收成好了,日子就好了。”刘怀清的感受很直观,他住了几十年的土窑洞,这几年越来越亮丽了:窑洞口砌上了红砖墙,纸门窗换成了大玻璃,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和金黄的包谷棒挂在窑檐下,崭新时尚的家具把屋子装扮得十分惬意。老两口还在门前建了一块小菜地,每天悠然享受田园生活,日子过得很舒服。
    秋收刚过,吕梁市离石区南海滩村村民张达清并没闲着,他整日守在水利部门给村里新修建的800亩梯田上,仔细检查刚刚栽种的油牡丹。
    “油牡丹浑身是宝,牡丹籽油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花瓣可以提炼精油,根是中药丹皮,花蕊可以制成花蕊茶。”张达清是个老水利,也是当地致富带头人。这两年,水利部门进行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让张达清发现了“商机”。“油牡丹亩产能达250~300公斤,平均每亩收益近万元,虽然前期投入多,见效慢,但丰产期可达40多年,经过调研,市场前景广阔。”为此,他创办了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新建成梯田上引入油牡丹种植。
    难能可贵的是,合作社吸纳了村里众多贫困户,以前要外出打工,现在守着家门口就有事干,进入收益期后,还会给大家分红,收入有了持久保障。明年合作社计划让周边三个村的贫困人口213人全部参与进来。张达清说,他要把油牡丹项目打造成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而在石楼县,沟域经济正在把一个个“荒沟”变成“金沟”。
    “你看,这条沟通过林草绿化、削坡填沟、打坝造地,不但变成了良田,还进行了种植、养殖互补的循环产业经济的探索。”在沟域经济示范点之一的石楼县富民林牧有限责任公司湖羊养殖场,公司经理郝帅介绍,沟底新造的耕地上建起了5500平方米的圈舍养湖羊,在发展畜牧的同时,既可以种植玉米作为饲料,又能利用羊粪反哺土地。
    企业发展带动了周边贫困户的致富。“每名贫困户可无偿领一头种羊自行畜养,一年后,归还种羊即可。”郝帅告诉记者,公司创新借羊还羊(草)模式,为贫困村民提供发展的原始资本,每年可带动贫困户80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左右;并且直接提供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25个,辐射带动贫困人口达3000人。
    留住了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实现了绿水青山,就会拥有金山银山。在生态脱贫的攻坚路上,山西不仅重塑了美好的生态颜值,更强壮了脱贫的筋骨。
    中国水利报 第3917期   出版日期:2016-11-17 作者:张焱 洪安娜 赵洪涛 王秀芳 魏永平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