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西藏日报:用心守护高原的水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导读: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生态环境良性演替的基本要素和物质环境。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敏感,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版《美丽西藏》关注近年来我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果。
    本报记者 王菲 见习记者 卢文静

    “首先要认识到西藏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做好规划,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来实施,还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强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说。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保护好高原的土壤和水,首先是不能污染,其次是不能破坏,源头保护是最重要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建议说。
    ……
保护好高原的土壤和水
    我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特殊,生态脆弱,相对其他省份而言,水土流失防治难度大,日前在拉萨召开的西藏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代表就我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治区水利厅联合主办,来自全国水保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院士、专家和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西藏是我国主要江河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肩负着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新时期西藏工作重要战略思想和重要原则,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据了解,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我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3。
    “造成我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冻融侵蚀。冻融侵蚀面积达32.3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6.6%,同时冻融、水蚀、风蚀交错并存,不同地区侵蚀程度各有不同。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挖填、随意弃土弃渣、开山采石、损毁植被等人为因素影响现象日渐突出。”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达娃扎西介绍说。

水土流失率稳定下降

    近年来,西藏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地质灾害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率稳定下降,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稳步推进。针对我区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特点,全区各级水利部门不断加强治理力度,在法规政策制定方面,自治区颁布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发布了《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等,并以预防监督引领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开展。 “十二五”以来,全区累计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038项,对475个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水土保持专项监督检查,涉及交通、能源、电力等多个行业。水土保持监督整改率达到90%,完成80个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实施率、验收率明显提升。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型小流域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积极推行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区水土保持专项监督检查基本实现常态化,坚持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执法开始步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实施率、验收率明显提升。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开始积极推行,逐步扭转了项目“动土”不编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工程竣工直接投产的现象。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实现重大突破,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顺利修订实施,其中,拉萨、山南、林芝市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实现“零的突破”,交通部门明确2014年起在建新建项目按规定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逐步得到社会理解和支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推进“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动态监控试点,完成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和现场复核任务。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高科技手段助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逐步改变了监督检查和执法仅凭“一条腿、一张嘴”“眼睛估、凭空推”的落后做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全面加强预防保护,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对生态脆弱和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生产建设活动进行严格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把好各类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动员全社会共同护佑西藏的碧水蓝天,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让山常青水长流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生态环境良性演替的基本要素和物质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维护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敏感,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不断完善法规政策,大力加强预防监督工作,因地制宜地推进综合治理,有效推进了水土流失工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
    一方面,认识上要到位。我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分析我区资源生态环境禀赋下水土流失的现状,认真总结水土保持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水土保持工作。
    另一方面,行动上要“给力”。我区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藏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自然恢复,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实施重要区域水土综合防治,切实抓好重要高原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推进水土生态文明建设,让西藏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张琪

信息化加快我区水土保持工作发展
助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水土保持监测
    去年以来,我区大力推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天地一体化”建设,积极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高科技技术,助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水土保持监测,发挥了积极效果。
    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自治区水土保持局敏锐地捕捉到,未来信息化技术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西藏,地域十分宽广,生产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线长,现有的队伍和人员十分有限,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信息化才是“王道”,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回地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要效率、向信息化要生产力。
    合作共赢,借鸡孵蛋。信息化建设重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培养一批本地人才更为重要。自治区水土保持局与两家技术支撑单位商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帮助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培养一批人员,最终实现今后西藏外业自治区水土保持局负责,后期数据处理政府购买服务,已形成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强联合的良性循环。
    本报拉萨讯(记者 张琪 见习记者 卢文静)

昔日荒坡今变良田
——江孜县日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小记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这座历史名城饱受水土流失困扰,江孜县周边地形破碎,风蚀沙化严重,是西藏地区冻融侵蚀、水蚀和风蚀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区域,
    2001年西藏实施了首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江孜县日朗河流域列入了其中,由此拉开了江孜县十余载坚持不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帷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路。
    工程措施因势利导。沿着日朗河流域,江孜县在日朗河流域划出了25.32km项目区作为试点区域。按照“道路水系工程(排、取水)在前,坡面土方工程随后,植物措施盯住季节及时实施”的原则,一是通过引取山体裂隙水,开展截潜流,建设提(蓄)水设施和排水工程,形成了完善的自流灌溉水系,不但为项目区内林草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水源,解决了干旱缺水问题,而且有效地节约了运行成本;二是坡面工程通过疏堵结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建设了拦洪、排洪措施,减少了洪水对沟壑和坡面的侵蚀和冲刷;三是经过对坡面的平整,建设隔坡梯田,昔日荒坡地摇身成平地,有效地拦截了水土,避免了流失。
    植物措施合理。一是治理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植被;二是植物措施中选择耐寒、耐旱植物后,第一年先小面积试种,实验成功后,第二年再扩大治理面积;三是根据土质特性,试种相应植物。“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我们根据项目设计的植物措施,种植了沙棘,由于我们这边气候和土质的原因,失败了。”江孜县水利局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和实地考察,另外选择了北京杨、新疆杨和育苗沙棘,取得了成功。”
    管护措施到位。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结束后,运行和管护非常重要。江孜县贯彻“三分建、七分管”的指导思路,认真制定了管理措施,派驻管理人员,并针对当地放牧频繁的情况,增加了网围栏建设,减少了牛羊对植物的啃食,有效地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增加了植被盖度,为试点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效益明显。到目前已经治理的25km的隔坡梯田和水平沟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区植被盖度明显增加,坡面剥蚀基本控制,试点下游由于土壤侵蚀引起的洪涝、泥石流的自然灾害得到了有效缓解,项目区水蚀、风蚀现象明显降低。昔日难以利用的荒坡已成为稳定的薪柴、牧草基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周边群众赞美声不断。
    “已完成治理的区域正逐渐发挥效益,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小于30%增加到了60%,增长了一倍多,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控制。”江孜县水利局负责人指着不远处的农田向记者介绍道:这个地方每年1—5月大风频繁,这个时候的农田缺乏被覆物,风蚀沙化严重。项目实施后,有效地增加地表糙率,消减风速,提高了能够产生风蚀的风速级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风蚀。”
    昔日荒坡地,今日沃野田,在高原大地上绘制出了一幅美丽的小流域绿色画卷。
    本报记者 张琪 见习记者 卢文静

在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中“唱大戏”
——我区全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一瞥
    时针已指向深夜12时,但车里的年轻人们却没有丝毫睡意,漆黑的荒原上车内不时传出阵阵欢歌笑语。“东线组来一个!”“西线组雄起来!”完成了一天的水土保持专项监督检查任务,在赶赴驻地途中,水土保持专项监督检查组的组员们通过水土保持微信平台,满怀兴致地和千里之外的组拉歌比赛。
    怀揣着水土保持是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的坚定信念,西藏水土保持部门主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当主角、唱大戏,2015年自治区水土保持局组织了史上最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检查项目数量比前三年翻了一番;完成31个重点公路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填补了历史空白;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超过前三年1.3倍,地(市)征收实现“零的突破”,行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收获了累累硕果。
    整合力量,形成阵势。为弥补监督执法力量不足,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全局动员、全员出动,区地县三级联合监督执法,先后有230人(次)参与水土保持专项监督检查。全年监督检查重点生产建设项目214个(次),对52个项目进行“回头看”,约谈3个生产建设单位,项目覆盖了全区7个地(市)、90%的县(市、区),交通、能源、水利、矿业、市政等多个行业。
    狠抓培训,提升水平。积极争取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等单位支持,开展监督执法培训,组织干部职工模拟演练,培训人员165人(次)。编写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执法指南。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建立人才直通车,“一对一”交流学习。聘请知名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为监督执法提供法律支援。
    科技为本、数据说话。主动签约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为科技支撑单位,引进卫星遥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信息化手段助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帮助收集固定证据,让被约谈单位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整改。
    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发挥新华社、中国水利报等媒体作用,发布各类新闻20余篇。向生产建设单位发放水土保持公众告知书,赠送水土保持法律法规2000余册(份),培训生产建设项目业主58个。在重要路段树立大型户外广告牌,在广播电视播放公益广告、进行专家访谈,组织大学生“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美丽西藏”签名倡议,启动水土保持国策进党校,面向社会举办水土保持“百题有奖知识竞赛”。
    本报记者 张琪 见习记者 卢文静

建立水土保持环保意识
——访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局长易云飞
    围绕近些年来我区水土保持工作相关情况,记者于日前专访了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局长易云飞。
    记者:作为水土保持局局长,请您谈谈水土保持在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易云飞:我区120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属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层浅薄、抗蚀能力极差,地表土层具有“不动不流失,一动大流失”的显著特征,千百年来形成的相对稳定地表层一旦破坏,则会产生大量的裸露沙地,加之西藏地处高寒地带,植物生长困难,生态修复的难度大,时间长,水土流失对自然生态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了西藏没有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大范围、大面积的脆弱地表覆盖层,其稳定的水土环境一旦破坏,将严重影响生态系统正常平衡,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所以遏止土地沙化和土壤流失,是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最基础的内容。
    记者:近年来我区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效非常明显,请问在工作中碰到过“硬钉子”吗?
    易云飞: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困难和阻力肯定有,但真正的“钉子户”还真没遇到过。一方面,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谁都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家都能够积极地配合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坚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法化人,始终注重平等友好沟通,对生产建设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也认真倾听、根据实际情况采纳,得到生产建设单位的普遍理解和支持。我们明确地告诉生产建设单位,我们不是来“找茬”的,是来帮助、指导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告诉生产建设单位,西藏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不仅对西藏,对全国都非常重要,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要绷紧生态保护的弦,尽量减少扰动、减少破坏,只要有了这个意识,水土保持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
   本报记者 王菲 见习记者 卢文静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