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寻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从“火焰山”到湿地的嬗变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一隅
从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火焰山”,到如今水草丰茂、植被良好的湿地,这就是汀江国家湿地公园30多年来的嬗变。巨大的跨度背后走过了一段怎么样的历程?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长汀县三洲镇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探寻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前世今生”。前世: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因战乱、人为破坏等原因,长汀水土流失问题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40年代,长汀就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全国三大水土流失治理实验区。当时的研究人员曾这样描述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树木,很少看到!……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从1949年12月成立“福建省长汀县河田水土保持试验区”开始到1983年,长汀县对水土流失进行了初步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1985年的遥感数据表明,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不少地方依然“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而作为长汀水土流失重灾区的三洲、河田等地,水土流失则更加为严重。光秃秃的山上没有几棵树,到处是裸露的红壤,夏天地表温度都在四五十度以上,热气袭人,故而得名“火焰山”。
“那时候村子周围到处都是红色的小山,一下大雨,山上的粗砂子全部冲到田里。田地根本没有一点肥力,种什么收成都少得可怜。山上的松树长了很多年,也只有一两米高,几乎就是寸草不生。”对于当初触目惊心的水土流失状况,如今已年届六旬的三洲镇三洲村村民黄金养仍记忆犹新。
今生:水草丰美富了百姓
为了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1983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带领省、地领导及专家到河田视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针并付诸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的号角吹响了!
经过30多年“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不懈治理,长汀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万亩,“火焰山”渐渐披上了绿装,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10%提高到50%—85%,长汀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当地很早就开始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应结合起来,走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路子。1992年,长汀县林业局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种植成功,发展至今仅三洲已有1.2万多亩杨梅进入盛产期,昔日“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
在这一过程中,打小看够了当地水土流失可怕模样的黄金养走在了前头。1999年,老黄主动要求治山,承包了一片300亩左右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崩坍山地种起了杨梅。十几年来,他把家里能凑来、借来的钱全都投到山上,连女儿每年从英国寄来的1万英镑养老费也都投了进去。如今,黄金养手上除了900亩杨梅,还有200多亩茶山,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当代愚公”。
2011年12月10日、2012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重要批示。长汀拉开了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在水土流失重灾区建设湿地公园也因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4年11月11日,在当初水土流失重灾区,连片的“火焰山”所在地,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门迎客,这是我省第四个、龙岩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以三洲镇为中心,涉及河田镇、濯田镇共12个建制村,总面积590.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66.8公顷;属于典型的河流湿地公园,分保育区、恢复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以客家母亲河——汀江的保护为主题,同时展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集河流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文明教育、科研监测、休闲体验于一体。
开园近两年来,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出来。采访中,长汀县河田镇种粮大户李文孙告诉记者,以前湿地公园周边土地水稻都很难长,现在能够种双季稻,亩产都在600公斤以上。在湿地公园对面,三洲镇小潭村村民张平办了家湿地湾生态农庄,种了100亩桂花、香樟,养了1000多羽鸡鸭鹅;平时农家乐每天三四桌客人,双休日七八桌,国庆期间天天十二三桌、8个床位天天爆满。“湿地公园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张平说。
“湿地公园建成后,加上周边1万多亩的优质杨梅基地和古村落等景点,三洲每年游客接待量都超过30万人,以湿地公园为龙头的旅游成为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洲镇党委书记廖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