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守住水土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素有中国革命摇篮之称的江西省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近日,在“秋水长天 水美中国”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访赣南山区发现,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这里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
由于地形、地质、土壤、降雨等客观原因,加上近代战争、人为破坏等因素,赣州市曾是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一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
2012年6月,《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赣州定位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14年12月,水利部将赣州列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2015年4月,赣州市政府和江西省水利厅联合下发《赣州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从此,赣州市拉开了全国水土保持改革创新的序幕。
位于赣南北部的宁都县,曾是赣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贫瘠的土地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宁都贫困的根源。2011年末,该县仍有国家级贫困村65个、省级贫困村69个,贫困人口高达22.1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1.65%。
“十二五”期间,宁都不断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扩大小型水保工程覆盖面,增加水保产业辐射力,走出一条水土保持服务农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在宁都县石上镇莲湖村,小流域治理同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紧密结合,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思路,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引导治理大户江西省森旺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租用了1500多公顷水土流失山地。
截至目前,莲湖村已开发种植脐橙9500亩、油茶5100亩、水保林3150亩、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210亩、四季果园450亩、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厂房25000平方米以及6000平方米脐橙保鲜库等种植产业。
不仅水土保持住了,在这些产业带动下,本地农户也实现了脱贫致富。350名农村劳动力到水保科技示范园务工,他们中有贫困劳动力160名,每户年可增收20000余元。
以食用菌种植为例,石上镇莲湖村原有60余户农户分散种植经营,既缺乏技术又无经营销售渠道,致使广大农户亏损严重,厂房荒毁多年。2014年,公司通过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高薪聘请福建食用菌种植技术人员,吸收农户入股参与经营,既可获得劳务收入,又可利润分红,仅此一项参与农户年均可增收20000余元。2016年出资40余万元,为石上镇石上村、莲湖村、干头村、安福力源村258户贫困户资助1500元用于产业发展扶持。
今年49岁的莲湖村村民李源生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曾经一年忙活下来也难以挣得2000元的收入。如今,他被聘为公司的水土保持管理员,通过培训后,他和其他几名贫困户一起,管理两千多亩的果林,一个月的工资就有3000多元。
公司董事长赖林生对记者说,他还计划投资2.86亿元,用3-5年时间建成的江西省宁都县海螺湾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观光度假区,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周边1000余农村劳动力就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创利税2000余万元,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进入小康社会。
在赣州市东北部的石城县,自1993年以来对县内41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由1993年最高时期的506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01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比1993年减少60多万吨。
石城县大畲村村主任黄光洪告诉记者,“治理前这里就是穷山恶水,治理后白莲、烟草和水稻等产品的种植业迅速壮大,近两年旅游业也飞速发展。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南庐屋,在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已成为游客体验客家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石城县同样是成功趟出了水土保持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建设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把治山治水相结合,建成规模化生产的经济果木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江西省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这一园区的建设。公司负责人黄小勇原本在深圳经营一家电子贸易公司,生意不错。
“前两年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发现了建设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是个特别有意义的尝试,既可以保持水土,也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当地群众可直接获得和外出务工一样的报酬。当年春节没过完,我就决定要从广东回到家乡办企业,”黄小勇说。
今年48岁的陈南昌就是回乡在该企业就业的人员之一,现在在铭鸿达公司一个月的收入有3000多元,年底还有一定的分红。他说,“以前在广东打工,离家太远,现在可以骑摩托车上班,还可以照顾到家里。”
截至目前,石城县全县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庄85个,与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山地、资金入股或为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务工等方式,贫困户每年增收55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开发与生态治理双赢。
中国日报网 2016-10-20 记者 张艺
由于地形、地质、土壤、降雨等客观原因,加上近代战争、人为破坏等因素,赣州市曾是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一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
2012年6月,《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赣州定位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14年12月,水利部将赣州列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2015年4月,赣州市政府和江西省水利厅联合下发《赣州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从此,赣州市拉开了全国水土保持改革创新的序幕。
位于赣南北部的宁都县,曾是赣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贫瘠的土地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宁都贫困的根源。2011年末,该县仍有国家级贫困村65个、省级贫困村69个,贫困人口高达22.1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1.65%。
“十二五”期间,宁都不断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扩大小型水保工程覆盖面,增加水保产业辐射力,走出一条水土保持服务农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在宁都县石上镇莲湖村,小流域治理同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紧密结合,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思路,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引导治理大户江西省森旺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租用了1500多公顷水土流失山地。
截至目前,莲湖村已开发种植脐橙9500亩、油茶5100亩、水保林3150亩、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210亩、四季果园450亩、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厂房25000平方米以及6000平方米脐橙保鲜库等种植产业。
不仅水土保持住了,在这些产业带动下,本地农户也实现了脱贫致富。350名农村劳动力到水保科技示范园务工,他们中有贫困劳动力160名,每户年可增收20000余元。
以食用菌种植为例,石上镇莲湖村原有60余户农户分散种植经营,既缺乏技术又无经营销售渠道,致使广大农户亏损严重,厂房荒毁多年。2014年,公司通过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高薪聘请福建食用菌种植技术人员,吸收农户入股参与经营,既可获得劳务收入,又可利润分红,仅此一项参与农户年均可增收20000余元。2016年出资40余万元,为石上镇石上村、莲湖村、干头村、安福力源村258户贫困户资助1500元用于产业发展扶持。
今年49岁的莲湖村村民李源生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曾经一年忙活下来也难以挣得2000元的收入。如今,他被聘为公司的水土保持管理员,通过培训后,他和其他几名贫困户一起,管理两千多亩的果林,一个月的工资就有3000多元。
公司董事长赖林生对记者说,他还计划投资2.86亿元,用3-5年时间建成的江西省宁都县海螺湾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观光度假区,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周边1000余农村劳动力就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创利税2000余万元,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进入小康社会。
在赣州市东北部的石城县,自1993年以来对县内41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由1993年最高时期的506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01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比1993年减少60多万吨。
石城县大畲村村主任黄光洪告诉记者,“治理前这里就是穷山恶水,治理后白莲、烟草和水稻等产品的种植业迅速壮大,近两年旅游业也飞速发展。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南庐屋,在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已成为游客体验客家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石城县同样是成功趟出了水土保持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建设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把治山治水相结合,建成规模化生产的经济果木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江西省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这一园区的建设。公司负责人黄小勇原本在深圳经营一家电子贸易公司,生意不错。
“前两年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发现了建设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是个特别有意义的尝试,既可以保持水土,也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当地群众可直接获得和外出务工一样的报酬。当年春节没过完,我就决定要从广东回到家乡办企业,”黄小勇说。
今年48岁的陈南昌就是回乡在该企业就业的人员之一,现在在铭鸿达公司一个月的收入有3000多元,年底还有一定的分红。他说,“以前在广东打工,离家太远,现在可以骑摩托车上班,还可以照顾到家里。”
截至目前,石城县全县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庄85个,与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山地、资金入股或为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务工等方式,贫困户每年增收55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开发与生态治理双赢。
中国日报网 2016-10-20 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