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人民日报:三江源再现千湖美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记者12日从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竣工验收会上获悉,一期工程3大类22项工程1041个子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共完成投资85.4亿元。
    据悉,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生态退化,中国政府于2005年启动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工程建设十年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总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林草生态系统水资源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再现了“千湖美景”。与2004年相比,三江源地区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了11.6%,产草量提高了30%。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2%提高到4.8%,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
    雪豹、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生态精灵”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植物种群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此外,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旅游业等,2015年,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5元,年均增长超过12%。
    据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资产价值达到12.66万亿元,占青海省生态资产总价值18.39万亿元的68.9%;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产生的年均生态效益为35亿元,占全省年均生态效益41亿元的85.3%,投资回报率高达204.3%。
    《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14日 15 版  记者王梅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