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绿色理念 构建生态之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居住在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的老百姓而言,这是一句最直白不过的道理,也是他们向往的幸福蓝图。珠江上游地区多为山地,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低,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度得春风换新颜。水土保持就是那一缕点石成金的春风,绿了山丘、美了家园、富了百姓。珠江委主任束庆鹏在2016年工作会议上说,“‘十二五''期间,珠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新增治理面积1.46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年来,珠江委切实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加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治理力度 使荒山披绿河水长清
“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坡石头无粮收。”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这曾是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冻村“缺水、少土”的真实写照。现如今,记者来到这里,只见一个个干净的水池水窖、一条条整洁的乡间小道、一座座崭新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的梯田、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这座依偎在群山臂膀下的村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在冷冻村看到的宣传标语和贴画之一。这简单的十二字正是冷冻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强劲动力。“2011年我们开展小流域治理后,坡改梯,建拦沙坝,修蓄水池,种水保林,吃水用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村还种金银花、中药材,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支书朱昌国一脸自豪地说。
从2003年“珠治”试点工程,到2008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0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13年滇黔桂岩溶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在国务院、水利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珠江流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五省(区)200多个县,加大投入力度,相继启动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
如何将穷山恶水建成青山绿水,又如何将青山绿水化作金山银山?珠江委牵头组织实施“珠治”试点工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为流域大面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树立了典型、积累了经验。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珠江流域的水土保持与石漠化治理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相结合,以抢救土地资源为目标,以坡耕地整治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项目区群众的吃粮、燃料和增收问题,控制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巩固退耕成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水土保持投资管理模式的转变,珠江委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了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根据水利部要求,珠江委每年深入开展工程项目的督导核查。2015年就组成10个督查组历时37天,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31个县(市、区)实施的2014年和2015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2016年度项目前期储备情况进行督查,全力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珠江委积极推进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宏观管理、顶层设计。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珠江委历时4年,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珠江委任务区三级区划》《珠江委任务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及典型调查报告》《珠江委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报告》等专题报告。还先后组织编制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等一系列规划和技术标准,加强工作指导,规范流域水土保持工作。
全面加强预防监督管理 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众所周知,生产建设项目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地表水系、水土资源和生态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11年《水土保持法》修订颁布实施,明确了流域机构的监督检查职责。我们紧抓契机,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管理,把监督执法工作放在水土保持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珠江委水保处负责人介绍道。
珠江流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我国生产建设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预防人为水土流失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保护和监督的任务更加艰巨。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国家审批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161个,其中在建项目如大藤峡工程、沪昆客运专线、防城港核电、湛江钢铁基地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共95个。
为有效防控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产生,“十二五”以来,珠江委深入推进《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设施验收,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5年间,珠江委累计现场检查项目170个。针对新开工的生产建设项目,通过全面现场监督检查,向建设单位及时宣传水土保持工作有关要求,提高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针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群众反映强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保人员“一而再”地进行跟踪回访,确保整改落实到位。针对已完工但未开展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项目,则督促建设单位开展验收工作,通过验收促进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权威。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一方面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对部分建设项目的扰动范围、流失现状、防治措施分布等进行分析、评判,利用量化并准确标识,大大强化监督检查效果。另一方面,强化跟踪督办,通过监测单位报送的监测季报、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等多种途径,掌握流域生产建设项目建设状态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督查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
加快建立完善监测网络 为水土保持工作“添耳目”
水土保持监测资料是动态反映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水保措施落实、水土保持效果、水土流失情况及危害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为水土保持监测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珠江委逐步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建设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流域进行全面的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开展水土流失图编制,摸清了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及流失强度,掌握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从2013年起,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采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珠江南北盘江治理区、红河上中游治理区、东江上游预防保护区及西南岩溶区,常年开展6条典型小流域和14个典型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为深入研究分析水土流失规律、为流域水土保持科学决策和实践提供技支撑,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速度”。
同时,水保监测站积极应用“3S”等高新技术,推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移动采集系统,通过定制改造应用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检查验收、水土流失遥感野外调查等多种水行政移动执法领域,为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现场信息化支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必须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流域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努力走出一条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束庆鹏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承前启后谋发展, 继往开来著新篇。“十三五”时期,珠江委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定,大力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形成人水和谐发展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记者:吴怡蓉 通讯员:谢莉
度得春风换新颜。水土保持就是那一缕点石成金的春风,绿了山丘、美了家园、富了百姓。珠江委主任束庆鹏在2016年工作会议上说,“‘十二五''期间,珠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新增治理面积1.46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年来,珠江委切实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加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治理力度 使荒山披绿河水长清
“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坡石头无粮收。”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这曾是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冻村“缺水、少土”的真实写照。现如今,记者来到这里,只见一个个干净的水池水窖、一条条整洁的乡间小道、一座座崭新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的梯田、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这座依偎在群山臂膀下的村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在冷冻村看到的宣传标语和贴画之一。这简单的十二字正是冷冻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强劲动力。“2011年我们开展小流域治理后,坡改梯,建拦沙坝,修蓄水池,种水保林,吃水用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村还种金银花、中药材,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支书朱昌国一脸自豪地说。
从2003年“珠治”试点工程,到2008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0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13年滇黔桂岩溶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在国务院、水利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珠江流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五省(区)200多个县,加大投入力度,相继启动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
如何将穷山恶水建成青山绿水,又如何将青山绿水化作金山银山?珠江委牵头组织实施“珠治”试点工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为流域大面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树立了典型、积累了经验。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珠江流域的水土保持与石漠化治理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相结合,以抢救土地资源为目标,以坡耕地整治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项目区群众的吃粮、燃料和增收问题,控制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巩固退耕成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水土保持投资管理模式的转变,珠江委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了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根据水利部要求,珠江委每年深入开展工程项目的督导核查。2015年就组成10个督查组历时37天,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31个县(市、区)实施的2014年和2015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2016年度项目前期储备情况进行督查,全力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珠江委积极推进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宏观管理、顶层设计。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珠江委历时4年,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珠江委任务区三级区划》《珠江委任务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及典型调查报告》《珠江委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报告》等专题报告。还先后组织编制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等一系列规划和技术标准,加强工作指导,规范流域水土保持工作。
全面加强预防监督管理 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众所周知,生产建设项目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地表水系、水土资源和生态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11年《水土保持法》修订颁布实施,明确了流域机构的监督检查职责。我们紧抓契机,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管理,把监督执法工作放在水土保持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珠江委水保处负责人介绍道。
珠江流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我国生产建设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预防人为水土流失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保护和监督的任务更加艰巨。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国家审批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161个,其中在建项目如大藤峡工程、沪昆客运专线、防城港核电、湛江钢铁基地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共95个。
为有效防控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产生,“十二五”以来,珠江委深入推进《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设施验收,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5年间,珠江委累计现场检查项目170个。针对新开工的生产建设项目,通过全面现场监督检查,向建设单位及时宣传水土保持工作有关要求,提高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针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群众反映强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保人员“一而再”地进行跟踪回访,确保整改落实到位。针对已完工但未开展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项目,则督促建设单位开展验收工作,通过验收促进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权威。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一方面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对部分建设项目的扰动范围、流失现状、防治措施分布等进行分析、评判,利用量化并准确标识,大大强化监督检查效果。另一方面,强化跟踪督办,通过监测单位报送的监测季报、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等多种途径,掌握流域生产建设项目建设状态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督查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
加快建立完善监测网络 为水土保持工作“添耳目”
水土保持监测资料是动态反映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水保措施落实、水土保持效果、水土流失情况及危害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为水土保持监测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珠江委逐步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建设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流域进行全面的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开展水土流失图编制,摸清了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及流失强度,掌握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从2013年起,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采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珠江南北盘江治理区、红河上中游治理区、东江上游预防保护区及西南岩溶区,常年开展6条典型小流域和14个典型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为深入研究分析水土流失规律、为流域水土保持科学决策和实践提供技支撑,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速度”。
同时,水保监测站积极应用“3S”等高新技术,推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移动采集系统,通过定制改造应用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检查验收、水土流失遥感野外调查等多种水行政移动执法领域,为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现场信息化支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必须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流域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努力走出一条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束庆鹏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承前启后谋发展, 继往开来著新篇。“十三五”时期,珠江委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定,大力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形成人水和谐发展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记者:吴怡蓉 通讯员: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