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四川宣汉县——留住水土播种致富梦想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初秋时节,笔者来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庙安乡八庙村。这里在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后,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山水画卷。
“层层梯田绕山转,条条道路到田间,沟凼池渠堰相连,涝能排水旱能灌,瓜果产业成特色,农民小康指日待,青山绿水好生态,幸福新村浮眼前。”同行的县水保局一位负责人看见眼前美景,不觉赋诗一首。站在村道旁边,远远望去,坚固的保坎牢固了山体,大片大片排列整齐的脆红李树顺着山势绵延,为昔日光秃秃的山川沟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而这些也仅是宣汉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把水土保持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谋长远的民生工程,通过大力整合、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施工,将昔日的三跑土变成了三保土,望天田变成了灌溉田,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在八庙村,只见一条条排水渠流水潺潺,一个个蓄水池波光粼粼,脆红李树和草地在山间溪流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富有活力。村民们看到这一排排整齐的堡坎,高兴地说,晚上睡觉都踏实了,再也不为大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而担忧……很难想象,多年前,山梁上植被缺乏、山沟里缺水的现象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水土流失对宣汉县来讲,绝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水土流失,流失的是血液,流失的是生存基础。
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市、区)之一,水土流失占全县辖区面积的50%以上。面对困难,宣汉县开始了与水土流失的战斗,掀起了新一轮水土保持建设高潮。尤其是2013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该县先后在黄家沟、杨家河、陈家沟等3条小流域所辖的庙安乡、君塘镇、明月乡3个乡镇实施山、水、田、林、路、园、沟、凼、池、渠、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总投资1837.8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53平方公里,其中修建坡改梯工程124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830公顷,栽植经济果木林240公顷,实施封禁治理722公顷,推行保土耕种2237公顷。
“水土流失没有了,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多亏政府帮我们治理水土流失,我们又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唱了!”……一句句感谢,是老百姓对党委、政府治理水土流失的褒奖。“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实施让作物类别得到拓展。”宣汉水保局工作人员说。种植经果林、水保林,种草、封禁治理等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我们的庄稼也就能挣钱了。”在宣汉县君塘镇石虎村,层层梯田错落有致,金黄的稻谷在微风中不停摇摆着,阵阵浓郁的稻花香沁人心脾,村民王大仁走在平坦的水泥生产道上,看到眼前丰收在即的稻谷,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王大仁说,他眼前的这片田地属于典型的望天田,春抢不了水,夏蓄不了水,种了粮食收成很差,濒临荒废。后来,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杂草丛生的荒土地变成层层梯田,直接增加收入上千元。
“我这五百多亩的红心猕猴桃按现在每斤13元的行情来算,今年就能有几十万的收入。”在八庙村猕猴桃基地里,业主向以伦望着眼前这片猕猴桃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笔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庙安乡抓住水土治理契机,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几年前种植的脆红李、青脆李、西瓜等经济果林现已成为该区域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实现新增产值4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成功打造成了生态经济型示范小流域。
宣汉县还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文明新村、精准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各小流域分别确定了不同的治理模式。
如今,黄家沟小流域成了生态经济带,杨家河小流域已打造成生态观光旅游胜地,陈家沟小流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基地已成雏形,赵家沟、清水滩、大阳沟等小流域将按照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三分治理,七分管护”,如何使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长期发挥效益?在多年的水土治理工作中,宣汉县建立起建后管护的长效机制。
宣汉县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与项目所在村委会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把责任落到实处。实行治理成果确认制和产权移交制,把建设好的坡改梯、水保林、山平塘等工程及时移交受益农户,明确受益农户的管护维修和使用责任。实行工程管护回访制,用实际效益对比数据教育说服群众,形成林有人护、地有人管、路有人修的管护机制,为工程长期发挥作用护航。
“守住水土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多年水土治理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调整了土地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水保人将大胆探索,让荒山丘陵奉献给社会更多财富。”宣汉县水保局负责人自信地说。
如今,在宣汉大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出传承与创新相促进、发展与保护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动人画面。
中国水利报2015-10-23第二版作者:王兴寨 黄锋
“层层梯田绕山转,条条道路到田间,沟凼池渠堰相连,涝能排水旱能灌,瓜果产业成特色,农民小康指日待,青山绿水好生态,幸福新村浮眼前。”同行的县水保局一位负责人看见眼前美景,不觉赋诗一首。站在村道旁边,远远望去,坚固的保坎牢固了山体,大片大片排列整齐的脆红李树顺着山势绵延,为昔日光秃秃的山川沟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而这些也仅是宣汉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把水土保持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谋长远的民生工程,通过大力整合、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施工,将昔日的三跑土变成了三保土,望天田变成了灌溉田,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在八庙村,只见一条条排水渠流水潺潺,一个个蓄水池波光粼粼,脆红李树和草地在山间溪流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富有活力。村民们看到这一排排整齐的堡坎,高兴地说,晚上睡觉都踏实了,再也不为大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而担忧……很难想象,多年前,山梁上植被缺乏、山沟里缺水的现象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水土流失对宣汉县来讲,绝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水土流失,流失的是血液,流失的是生存基础。
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市、区)之一,水土流失占全县辖区面积的50%以上。面对困难,宣汉县开始了与水土流失的战斗,掀起了新一轮水土保持建设高潮。尤其是2013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该县先后在黄家沟、杨家河、陈家沟等3条小流域所辖的庙安乡、君塘镇、明月乡3个乡镇实施山、水、田、林、路、园、沟、凼、池、渠、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总投资1837.8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53平方公里,其中修建坡改梯工程124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830公顷,栽植经济果木林240公顷,实施封禁治理722公顷,推行保土耕种2237公顷。
“水土流失没有了,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多亏政府帮我们治理水土流失,我们又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唱了!”……一句句感谢,是老百姓对党委、政府治理水土流失的褒奖。“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实施让作物类别得到拓展。”宣汉水保局工作人员说。种植经果林、水保林,种草、封禁治理等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我们的庄稼也就能挣钱了。”在宣汉县君塘镇石虎村,层层梯田错落有致,金黄的稻谷在微风中不停摇摆着,阵阵浓郁的稻花香沁人心脾,村民王大仁走在平坦的水泥生产道上,看到眼前丰收在即的稻谷,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王大仁说,他眼前的这片田地属于典型的望天田,春抢不了水,夏蓄不了水,种了粮食收成很差,濒临荒废。后来,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杂草丛生的荒土地变成层层梯田,直接增加收入上千元。
“我这五百多亩的红心猕猴桃按现在每斤13元的行情来算,今年就能有几十万的收入。”在八庙村猕猴桃基地里,业主向以伦望着眼前这片猕猴桃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笔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庙安乡抓住水土治理契机,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几年前种植的脆红李、青脆李、西瓜等经济果林现已成为该区域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实现新增产值4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成功打造成了生态经济型示范小流域。
宣汉县还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文明新村、精准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各小流域分别确定了不同的治理模式。
如今,黄家沟小流域成了生态经济带,杨家河小流域已打造成生态观光旅游胜地,陈家沟小流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基地已成雏形,赵家沟、清水滩、大阳沟等小流域将按照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三分治理,七分管护”,如何使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长期发挥效益?在多年的水土治理工作中,宣汉县建立起建后管护的长效机制。
宣汉县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与项目所在村委会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把责任落到实处。实行治理成果确认制和产权移交制,把建设好的坡改梯、水保林、山平塘等工程及时移交受益农户,明确受益农户的管护维修和使用责任。实行工程管护回访制,用实际效益对比数据教育说服群众,形成林有人护、地有人管、路有人修的管护机制,为工程长期发挥作用护航。
“守住水土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多年水土治理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调整了土地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水保人将大胆探索,让荒山丘陵奉献给社会更多财富。”宣汉县水保局负责人自信地说。
如今,在宣汉大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出传承与创新相促进、发展与保护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动人画面。
中国水利报2015-10-23第二版作者:王兴寨 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