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南方日报:瑶安小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瑶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村庄勾勒了一幅惬意的美丽图景

  长长的河堤里,铺设了深褐色的地砖,堤旁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其中……这样一幅惬意的美丽景象,并不是湟川河岸,而是在距离连州市区60多公里外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三水瑶族乡新八村委会茶坪自然村。
  这是瑶安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成效的亮点之一。自2008年启动瑶安小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该工程不仅保障了沿线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免遭水浸,更推动了沿途村庄的建设步伐,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瑶安小河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当地瑶汉群众称赞说。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邱羽琪
  通讯员 易雄光 唐锋
  策划:黄津
 
  治理有成效 保护沿线10个村庄安全
  瑶安小流域地处连州市与湖南省交界的瑶安、三水民族乡部分区域,由3条支流组成。
  山洪暴发、公路被冲毁、农田被淹、房屋倒塌……2006年6月18日是瑶安、三水两个瑶族乡群众毕生难忘的日子。“那时候我家的房子被冲掉了半边墙角,大家都被困在家里,想走也走不出去。”回忆起当年山洪暴发的场景,三水乡新八村委会茶坪村村民黄阿姨心有余悸。
  当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地推开时,两个瑶族乡再次经历洪水的考验:2007年7月15日山洪再次爆发,让广大瑶汉同胞在旧伤未愈的情况下再添新伤,重建工作一度停滞。“我们都很怕汛期。汛期来了,一发大水,我们的房子又没了。”不少村民称。
  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东省把瑶安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列为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总投资3800多万元。据了解,连州瑶安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水利工程从2007年6月启动,至2011年10月全部竣工。
  该工程建设包括:10个村庄的防护,长度为5.755公里;农田防护为6.991公里;截留沟1.1公里;主流出口边坡防护6处,总长2.015公里;修建11座格栅坝,全长405米;拦砂坝2座,全长85米;堤防加固4处,全长5.01公里;河道整治清淤长度为12.28公里。其中高崀村防护工程、庙龙冲格栅坝工程、瑶安乡防护工程、瑶安乡拦河闸坝和三座桥梁改建工程作为连州市瑶安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应急工程。
  “多亏了政府搞了河流治理,修了河堤,我们的房子才免受洪水的侵蚀,睡觉也安稳多了。”红心村村民陈大伯告诉记者,“现在下大雨也不用随时准备跑上山了。”
  连州市瑶安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以后,经受住几次大的洪水考验。据连州市水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两次洪水最为考验:8月15—18日,受台风“尤特”影响,瑶安小流域上游三水乡降雨量为378.1毫米;8月22日8时—24日14时三水茶坪站降雨量为287毫米。
  据悉,2013年的两次洪水,连州全市受灾人口12.69万人,倒塌房屋10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6609万亩,连州市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1813亿元。然而,瑶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所保护的区域在这两次特大降雨中没有任何重大的损失,沿岸群众、村庄和农田都安然无恙。
  
  推动乡村建设 河堤绿道美化村容村貌
  村庄绿树掩映,村前清水潺潺,村道干净整洁……在茶坪村,美丽景象让人目不暇接,感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鲜气息。这一切,也得益于瑶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瑶安小河流域综合治理新八段共投资1500万元,修建堤防1700米,拦砂坝1座,格栅坝9座。工程建成后,不仅有防洪和经济效益,还进一步增强了村庄的防御能力。”连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借当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契机,水务局先行一步,在瑶安小流域治理的过程中为茶坪村修建河堤、建农村污水处理池、垃圾处理池,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据了解,瑶安乡小流域综合治理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上蓄、中疏、下排”的水利工程措施和“育林绿化、护坡护岸”等生物防护体系工程建设,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
  “当时由于河床的石头大且多,我们就想到用这些石头作为河堤建筑材料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清理河床和降低河床的高度,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连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美丽的河堤已经成为了新八村委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新八村委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在这座河堤的基础上的开展起来的。”新八村委会书记吴文球走在河堤上告诉记者,“这座河堤为茶坪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八村投入35万元平整了近2800平方米凹凸不平的路面,沿河堤旁铺上了深褐色地砖,空地上铺满了草皮、种上了树苗。“现在村里修建了河堤,铺好绿道,搞好了绿化,我们这些老人散步方便多了,仿佛生活在大城市里。”今年59岁李阿姨说到此,一脸笑容。
  以新八村委会茶坪村为例,茶坪自然村作为新八村委会的中心村,是新八村的“门户”。现在,茶坪村基本上家家户户住上了水泥房,用上了日常的家用电器,群众安居乐业,百姓持续增收,加上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美丽乡村建设已初具雏形。
  “下一步,我们希望借助河堤,建设一条自行车观光道,让游客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我们美丽的自然风景。”吴文球告诉记者,茶坪村正在开展乡村旅游,并结合当地采茶制茶的传统和河堤的生态效益打造更多的旅游元素。
  
  整治卫生环境 建清远首个农村污水处理池
  “这条河是星子河的源头之一,最终会汇入我们的‘母亲河’湟川。”吴文球指着河流的远方说道,“当年为保护‘母亲河’湟川河,减少上游水源污染,我们村提议在茶坪自然村建设污水设施,并最终得到了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
  新八村段社会主义新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于2011年初顺利动工。根据当地地理环境,连州市水务局共投入65万元在茶坪村下游修建了一个1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日均可以完成全村近150多人的污水集中处理,既改善了村民的人居卫生环境,为保护“母亲河”湟川河上游水质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是连州市乃至清远农村首个污水处理工程,也是广东省海拔最高的污水处理工程。“茶坪村污水处理池采用人工生态湿地处理的方法,首先将搜集的农村生活污水引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相邻的厌氧池进行进一步处理,经厌氧池处理后的废水排入人工湿地进行最后的净化处理。”连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池通过湿地水生植物的吸附起到净化作用,使从湿地排出的水可直接排放。
  目前,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既避免了村庄生活污水无处可去、臭气熏天的现状,又能与农村自然环境融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修建垃圾处理池,进行垃圾集中堆放。不仅改善了村庄“脏乱差”的现状,同时提高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吴文球还介绍道,修建垃圾处理池后,村民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乱丢垃圾渐成历史。村民黄大伯说:“以前的垃圾我们总是用塑料袋装好后拿到河边丢,现在就不会了,有了垃圾池后,村里比以前干净。”
  “我们打算再修建沼气池,让农户的家畜粪便、秸秆等只要放在沼气池里就能变废为宝,也可以成为村民烧饭烧水的燃料。沼气池里的废弃物沼气液、沼气渣还是绿色环保的肥料。”三水乡副乡长欧阳斌向记者介绍道。
   来源:南方日报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