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黄土地的绿色蜕变——山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9-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山山和尚头,处处咧嘴沟,旱天渴死牛,雨天水土流。”这曾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大泉山地区群众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一民谣展现的场景早已成为历史,大泉山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泉山位于阳高县南部10公里处,这里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近日,记者采访时看到,茂密的林木覆盖浅山沟壑,呈现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的美丽景色。
变的不仅是环境,还有农民的生计。“过去一亩坡地才打40斤粮食,收成很少,吃饭就是喝糊糊。现在坡地变平地,‘三跑田’变‘三保田’,一亩地能收近千斤。收入多了,天天都是好日子。”大泉山村82岁的村民张有旺对水土保持工作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从“山山和尚头”到“满山绿油油”,大泉山走过了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历程。而近几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山西水保生态建设工作全面提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年底,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60%。通过治理,像大泉山地区这样呈现好山、好景、好地、好日子的流域越来越多。
补齐生态短板,破解掣肘问题
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的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晋北风沙区、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吕梁山南部黄土残塬沟壑区、太行山土石山区、汾河上游是山西土壤侵蚀严重且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
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问题数不胜数,同时导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严重恶化。
近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启动实施“两山七河”生态治理,开展京津风沙源、坡耕地治理等一大批国家和省水保重点项目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提速。
阳高县正是在治理水土流失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加快推进治理,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转变。
“阳高县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21世纪首都水资源项目后,通过持续治理,改变了水系,增加了植被,促进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阳高县水务局局长刘新明说。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加大投入提供了机遇。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提供的一份资料中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治理水土流失资金年均投入5亿多元,年均治理面积100多万亩,成为带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龙头。
地处黄河沿岸的永和县,水土流失面积1072平方公里。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紧紧抓住水土保持这一发展的关键,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坝滩联治等重点工程实施为契机,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坡沟梁峁塬综合治理,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经过5年努力,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8平方公里,治理度达56.7%,永和县的生态面貌由此大变。
在国家、地方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大规模连片治理、整县推进的特点,各地还实行大面积封禁与小面积治理相结合、水保专业队治理与大户治理相结合、严格的工程监理制与资金报账制相结合、高新科技与传统水保实用技术相结合,增强治理的效果。
打造好山好水,助推绿色崛起
“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春天风沙日数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阳高真正变成了宜居之城、康养之地、长寿之乡。”阳高县水务局一位工作人员无比自豪地说。
越来越好的环境唤醒了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梦想,激活了人们饱览河山、亲近自然的欲望。利用如今的好山好水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百里生态旅游长廊,也成为阳高县当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总投资35.19亿元的百里生态长廊是阳高县为实现设施农业、旅游、人文等多种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综合型项目,整个长廊约150公里,贯穿13个乡镇180个村落,分近、中、远三个阶段分步实施。目前,近期建设已经完成并开始发挥效益。
大泉山在上世纪50年代,因水土保持、绿化环境而名播三晋,叫响神州。1955年11月1日,毛主席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加了按语,因而大泉山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红旗”。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昔日满目苍凉、沟壑纵横的大泉山如今变得林茂草盛。2013年以来,阳高县以“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新的旅游景区,开创农民增收途径”为目标,开展水保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绿化景观工程,着力打造具有晋北黄土高原特色的人工生态旅游区。据了解,大泉山流域林地面积已达6万亩。
大泉山生态水保科技示范园的旅游观赏价值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坡改梯示范区、乔木林示范区、牧草种植与草灌混交示范小区、乔灌混交示范区、整地技术示范区、灌木林示范区、经济林示范区等向人们展示了不同治理措施带来的不同效果。观赏区栽植的丁香、榆叶梅、沙棘等观赏灌木各显风姿、争奇斗艳,召唤着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中。
“百里生态长廊的建设将吸引游客到阳高来观光休闲,绿色经济对阳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站在山顶新建的亭子间,刘新明告诉记者。
像阳高县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收获绿水青山、进而发展旅游休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在山西已经有多个地区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从水土流失治理到依托生态发展旅游的绿色崛起态势,对正在进行转型发展的三晋大地带来深远影响。
筑牢发展基石,生态脱贫“拔穷根”
“沟里修个坝,粮食产量大”,这是许多老百姓对沟道治理后的切身感受。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后,“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对于水土流失治理区的群众有着重要意义。
有专家认为,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乎生态,同时也关乎群众的生计。只要是对坡耕地进行过综合治理的流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很大改善,脱贫的步伐明显加快。
“以前种地每亩只能收300来斤粮食,现在增长到700多斤,翻了一番多。”天镇县米薪关镇谷大屯村村民吕尚用粮食产量的对比,直接道出了坡耕地改造前后的变化。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米薪关镇许多耕地过去都是坡梁地,每年雨季,地里的土壤肥料都会被雨水冲走,加上不能浇水,种地靠天吃饭。由于种地效益收入低,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致使许多坡梁地撂了荒。
2012年天镇县被列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后,几年间开展了大规模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共新修水平梯田5.15万亩,新打机井49眼,铺设输水管道110公里,新增水浇地2.7万亩。
“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逐步解决了项目区农民种地靠天的不利局面,提高了土地的单产能力,成为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水平梯田和坝滩地建设方便耕作,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主任蔡继清说道。
天镇县2017年统计数据表明,项目区粮食产量累计增收2.8万吨,经济总值达到4025万元,人均年增收780元。特别是一些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且方便利用的村庄,通过土地平整、打井配套、灌溉管网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粮食产量由治理前的150公斤,一下子提高到720公斤。
依托京津风沙源、坡耕地治理项目,阳高县燕窝村的村民生活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初夏时节,杏子熟了。燕窝村遮天蔽日的大接杏种植园里,金黄的大接杏挂满枝头。果园深处还不时地传来阵阵笑声,不少人开着汽车来到这里,在一棵棵杏树上专挑色泽金黄、个儿大、肉厚的果子采摘,乐此不疲。
“水土流失治理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阳高县今年可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刘新明说道。
实践证明,水土流失治理改变了山西生态面貌,使昔日的瘠坡薄地、荒滩烂沟,变成了“聚宝盆”“钱粮囤”,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还发展了一方产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深受治理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水土流失治理,绿了黄土地,富了老百姓。
(中国水利报 2018年9月11日 第01版 记者 陶丽琴 孙尚荣 王秀芳 魏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