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一座贫困山村的命运转折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05-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卡阳村迎接今年旅游季的到来 中国水利报记者 马加/摄
卡阳村坡耕地变梯田 中国水利报记者 谈林明/摄
卡阳村生态文明建设造就花田绿海 鲍武章/摄
眺望卡阳村 鲍武章/摄
一清早,郭云就炖好了一大锅羊肉,老屋里香气四溢。
老屋前的新房边,77岁的老汉蔡国发喜笑颜开。家里有客人,蔡老汉和儿子忙着招待,儿媳郭云便敬上家酒。日子殷实了,90后出生的郭云已担起家庭主妇的重任。
几百米外的田间,人们在这个四月忙于劳作。覆盖地膜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温热的阳光下,山风吹拂着他们闪亮的额角。这里物产原不丰富,洋芋是传统的作物,也是独特的风味,不需要精致加工,只需蒸煮熟制,便绵糯甘香。
曾经,洋芋和小麦难以养育这个村庄。瘠薄的秋收冬藏磨炼了女子们的生活技艺,男人们为打工奔走四方,无论人们如何坚韧,获得的还是并不妥定的时光。
这里是青海。由西宁一路向西,折而往北,45公里后的湟水之畔和祁连余脉中,就可以找到这个名为“卡阳”的村庄。
如今,这个名字正在青海视野中渐热。旅行、户外、度假、民宿等新概念不断链接传统的卡阳,“卡阳模式”“卡阳经验”的声音也多了。
卡阳不再冷落,生活更加温暖。
2014年可以被定义为卡阳的历史拐点。此后,她的命运开始了对贫困的加速逆转。
乡村正在振兴。
卡阳的拐点
贫困的卡阳受制于生态,振兴的卡阳破局于生态。
“以前山是秃山,地是坡地,村是穷村。”村党支部书记祁生海说。卡阳全村面积七成是水土流失区,耕地九成是坡耕地。“亩产也就300斤,1斤也就1块钱”。
卡阳成为国定贫困县湟中县的156个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5户128人。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出场,起初并未被村民当作主要叙事。随着治理对山乡的改良,尤其是对传统生活逻辑的重组,这场治理成为卡阳脱贫剧本里的绝对伏笔。
2014年10月26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湟中县拦隆口项目区开工,卡阳与其他5个村受益。卡阳的183.33公顷坡耕地改造为梯田。
次年,亩产“有六七百斤了”,村里粮食总产量增加5.5万公斤,经济效益增加近50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395元。
组织实施项目的湟中县水土保持工作站见证了卡阳的起跳。站长庞春海回顾说,项目的完成为后来的卡阳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如同一块跳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脱贫提供了立足点,更生发出向上起跳的强韧弹性。产业带动、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外出务工……卡阳的好事儿不断“弹出”。
又一年,2016年,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761元,当年完成村退出、户脱贫目标任务——“三级跳”成绩不错。
卡阳的故事刚开头。
生态脆弱的卡阳并非四方赤野,相反恰是原始山林门户。卡阳被称作“天然氧吧”,并多具长寿基因和人文底蕴。在高原,氧气和山水是真正的稀世珍宝。
青海水利人对卡阳还有“更高级”的想法。
——持续修复生态,空间均衡,系统治理。卡阳村成为一张蓝图中的启动按键,一键激活整体格局,让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2017年,卡阳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完成,包括卡阳村的两镇13个村在列,中央财政、地方配套资金多方发力。新型农业生态观光区呼之欲出,“湟水最美小流域”初见端倪。
水保站和卡阳村又撸起了袖子。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工,2018年5月完工。
2018年,卡阳村全部农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1万元。
“脱贫不脱贫,老乡说了算。”青海省水利厅厅长张世丰说,“卡阳的案例,讲述的是一个补强生态短板之后,老百姓怎么富起来的典型故事。”
水对生存的滋养,没有人比百姓更理解;水对乡土的塑造,也没有人比乡亲更尊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相互的供养关系是自古的朴素法则。保护河流山川,就是保护脱贫的命根子。
3年娶进来62个媳妇
生态重塑,改变了卡阳的维度。
春季,春林初盛,春水初生。山上引来的水,淌过村里小河道。
河道边,王桢一的日子挺有滋味,就像他烹调的饭肴。
厨师王桢一是卡阳村的女婿。“以前村里都是山地没有水地,人都去打零工。”同在西宁打工的王桢一因此结缘来自卡阳村的妻子。
“现在卡阳的政策好,生态环境好,游客多,机遇也多。”王桢一随妻归乡,开起了农家乐。旺季经营,淡季外出务工兼学手艺,他心里很安稳。
村里开了47家农家乐,旅游季的小吃摊位也有80个,民宿正在兴起。
游子回流,游客来访,昔日的迁徙渐次被现下的时光安顿。每当炊烟升起,主客的聚会便演绎起流年的百感交集,晚间的卡阳星斗满天。
不同的故事,都有类似的后缀——“以前想都不敢想”。
蔡家院子里,亲朋们围着自来水张罗餐食。“水质达标,没问题。”省水利厅农水处的张海泉说着也去帮忙。蔡老汉全家种8亩地,以前年收入两三千元。2016年政府补贴盖起一栋新房,外租开了餐馆。如今,收成、房租加上到景区打工的薪酬,收入增加到6万元,刚买了小卡车。儿媳郭云端上炖羊肉,老人直说,哎呀,以前赶上吃一次肉能吃一斤多,现在老吃肉都吃不下了。
农业生态旅游业态使卡阳从“穷窝子”变成“好地方”。
“脱贫要‘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么,我们村还有第三愁——愁娶媳妇!” 村民说。2015年前,卡阳“一年娶不来一个媳妇”,本村女子还往外嫁。
现在好了,“三不愁”实现了。近3年,卡阳村娶进来62位媳妇。
婚姻梯度的逆转,折射出卡阳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婚姻迁移的福利也在带动减贫效应的扩展。
整合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道治理后,污水处理、垃圾清理、农厕改造等靓化工程相继开展,流域出口水质提升到Ⅰ类标准,油菜基地、药材基地和花卉基地相继建设,卡阳成为当地一枚象征幸福的标签。“娶媳妇”现象的背后,是为周边提供的脱贫致富发展样本。
从蔡家的餐桌到国家的仓廪,从卡阳的家庭到百姓的生活,人间烟火的丰足,源于追求幸福的意志,抱团发展的力量,更有对原乡故土的热爱。
让老百姓爱上自己的家乡
4月,湟水河边的山丘零星返绿,祁连余脉娘娘山畔的森林清秀开来,甜美的山风徐行其间,一地松果,泉水甘冽。一年最好的时节就这么来了,田地、山林和人心都萌动着一年之计,游客即将到来,田地即将出产,卡阳的生活暗自揣着仪式感,每一颗洋芋和小麦都被期望饱满。
全部美好,都有理由属于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我有个愿望,让这里的老百姓有归属感、自豪感,甚至优越感。我想让老百姓爱上自己的家乡,这样才能摆脱贫穷,才不会远走他乡。”
聊着聊着,鲍武章有些动情。
谁人不爱家乡?然而,贫穷却能使乡愁扎心。扶贫要扶志,怕的就是“累觉不爱”。
鲍武章是这个村的特殊村民。
他是个企业管理者。2015年,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乡村发展,打造卡阳村成为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基地,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他是个党务工作者。2015年,随机关在卡阳搞活动的他因志趣留下,并担任了卡阳村的第一书记。现在他正以卡阳村为中心,引领周边5个村“扩大战场”,把300多名共产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
他说,老百姓现在处在角色变化的状态。其实,他自己也是。
“主要的还是责任,干上了就停不下来。时间很快,1000多个日夜,回想起来像放电影一样。能让卡阳发生历史性变化,人生也值了。”
鲍武章想把卡阳村良好的自然禀赋变成聚宝盆。他在景区门口的山坡上立了好大一块牌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片山林之外风光更好,但要爬过好几座山才看得见;晚上,这里的天空上有一条壮丽的星河,但即便在夏天也要耐住寒冷才看得见。”鲍武章抬着头,双臂举成V形比划道。
卡阳的转折,是青藏高原上一个人类群落生活的微妙转向,是北纬36度47分东经101度25分附近在21世纪一个时空断面的进步演变,也是乡土中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地区不断发展振兴中的一个美好细节。
不久,梯田里的油菜花就会次第盛开,山上的杜鹃也会遍野绽放,卡阳将置身美丽的花海。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5月16日 作者:张焱 马加 谈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