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保监测中心开发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有效推动动态监测工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11-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9年11月,由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黄河水保监测中心”)研发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海量数据计算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自承担《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任务以来,针对黄河流域(片)1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245个县级行政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范围广、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基础薄、数据量大等特点,为提高监测工作效率和精度,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黄河水保监测中心主动作为,大力开展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的研发工作。经过两年的研发、完善、测试和试运行,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有效解决了大范围海量土壤侵蚀数据计算访问及计算速度过慢、受人为因素影响、分析效率低等难题。
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规定和优化方案,可实现侵蚀因子重采样、水力侵蚀计算、风力侵蚀计算、冻融侵蚀计算、综合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侵蚀强度判定、转移矩阵分析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措施等专题图表的统计和输出功能,平台具有稳定性强、界面清晰、操作简单、计算效率高、统计结果准确等诸多优点。对侵蚀类型复杂县,计算速度由原来一天半缩短至现在的不足半小时;对侵蚀类型单一的县,计算速度由原来的半天缩短至现在的2-3分钟,显著提高了计算速度。大数据处理平台不仅对设备配置无特殊要求,而且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实现多端口并行访问,大大提高了运算效率。此外,简单的操作界面,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作为以提供高质量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为定位的黄河水保监测中心,一直在尝试用先进的大数据等技术服务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正式运行,不仅有效解决了黄河流域片侵蚀计算的难题,而且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大数据处理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张建国/供稿 梁其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