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山川大地换新颜 ——山西省水土保持建设70年纪实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12-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大同县京津风沙源水保造林工程
河曲县南曲沟水保果园
阳高县大泉山水保生态建设
乡宁县民水保大户万亩翅果油树基地
阳高县大泉山水保治理工程
临猗县水保综合治理工程
从瘠坡薄地、荒滩烂沟,到如今的“聚宝盆”“钱粮囤”;从“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省水土资源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贫瘠土地变成了沃野良田,千沟万壑变成了丰产粮川。
荒山变绿洲的“绿色奇迹”背后,是山西多年来致力于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不懈努力。
据了解,仅“十二五”以来,山西就投入15.3亿元,修建水平梯田近95万亩、坝滩地7.5万亩。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3%。
群策群力共治千沟万壑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因地形、降雨及森林砍伐等原因,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占69%。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山西省就有计划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拉开了治山治水治穷的序幕,先后涌现出阳高大泉山、平顺羊井底、浑源荞麦川等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示范典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组织形式首先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应运而生。河曲县农民苗混瞒率先承包治理16.7公顷的小流域,成为户包治理小流域第一人。随后,这一创举经充分论证被推广到全国,调动了千家万户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推动和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山西吕梁地区的岚县又敲响了“四荒”拍卖第一槌,推出了《关于拍卖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使用权,加速小流域治理的意见》。“四荒”拍卖与户包治理小流域一脉相承,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尝试,是用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千家万户治山治水积极性的一大创举。以“四荒”拍卖使用权为主,个体承包、联户承包、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机制逐步建立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承包或购买“四荒”面积500亩以上的民营水保大户成为水土保持事业新的“生力军”,具有资金雄厚,治理规模大、速度快、效益好的突出特点,是社会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中坚力量。2005年,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民营水保大户的资金扶持办法》,进一步鼓励扶持发展民营水保大户。
户包治理、拍卖治理、大户治理,不同的水土保持组织形式异曲同工,将全社会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力量凝聚起来,加快了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民营水保户28万户,其中承包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民营水保大户4300多户,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5亿元,治理开发“四荒”地8000多平方公里。
重点治理把握生态脉搏
在发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同时,山西省有针对性地启动实施了三川河流域重点治理、永定河上游重点治理、世界粮食计划署粮援水保、世界银行贷款水保、汾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水土保持项目,着力在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治理,迅速推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其中针对汾河上游水土流失开展的综合治理工程,在当时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山西从1988年开始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汾河上游水土保持,连续实施20年,开大流域治理先河,实现了“治穷致富、拦沙保库”的目标,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山西省水利水保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山西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关乎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包括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基本覆盖了全省各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年均6亿多元,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万亩,成为带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龙头。在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大规模连片治理、整县推进的特点。
晋北风沙区各县区以此为机遇,在山西省的统筹规划下,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与当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起来,连片治理,规模推进,建成130多处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生态防护工程,其中超过5万亩集中连片的生态防护工程有20多处,对遏制地表扬尘起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区,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
在山西临汾市永和县,过去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8.4%,成为影响群众脱贫致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永和县以水保重点工程为契机,实施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坡沟梁峁塬综合治理,整体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治理度达到56.7%,打造了309平方公里的芝河源头水土保持示范区。全县生态面貌由此大变,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典范。
监督检查护航经济发展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生产建设项目众多,人为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繁重。山西省颁布了《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机构队伍也逐步建立起来,查处了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水泥厂水土流失案、宁静铁路上鸾桥隧道弃渣案等违反水土保持法案件,发挥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2015年,山西省修订颁布《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随后省水利厅联合发改委、财政厅、物价局等有关厅局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形成了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监管格局,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在水利部的安排部署下,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2018年,组织对全省805个在建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全面加强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2019年,又对全省2010—2018年部批下放监管权限项目和省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摸底,对全省740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监督检查。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监管手段的创新提升,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新手段在监督检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监管效率明显提高。随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护航作用。
监测及信息化工作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山西省先后编制了《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专项规划》《山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规划》,对全省水土保持及信息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开展了水土流失消长评价、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等工作;对全省36个监测点(包括2个观测场、22个控制站、11个径流场和1个风蚀场)进行了优化布局,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向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不断迈进。
水土保持破解脱贫难题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强度明显减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汾河水库上游经过20多年治理,实现了“治穷致富、拦沙保库”的目标;大宁县太德塬因地制宜实施坡改梯,修建坝滩地,发展苹果1.9万亩,成为大宁县的生态乡、富裕乡;右玉县由原先的风沙灾害之地,变成如今的塞上绿洲,并于2012年被评为山西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山西省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水平梯田和坝滩地建设是山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做法。山西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建设淤地坝和梯田的条件优越。利用淤地坝的上拦下保作用,配套建设坝滩地,土壤肥沃而且旱涝保收,种植玉米亩产可稳定在1500~2000斤;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后,能够实现“保水、保土、保肥”,种植玉米每亩能增产300~500斤,亩产最高可达1500多斤。栽植于山地丘陵的各种水土保持经济林,在固土保水、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近年来,山西又推广了双季槐、油牡丹、翅果油等水土保持树种,亩均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不仅表现为水土资源环境的改善,更是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原生动力,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70年来山西水土保持建设的丰硕成果镌刻在焕然一新的山川大地上,映照在贫困群众的笑脸中。如今,治山治水治穷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山西水土保持建设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续写“绿水青山”致富梦的新篇章。
(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27日3版 □张志勇 蒋雨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