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让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山西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实现多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0-08-0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盛夏时节,站在山西省永和县一处坡顶举目望去,满目翠绿,田间地头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大自然呈现的缤纷色彩中,那一抹绿色格外令人心旷神怡。
永和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沟壑纵横。十山九秃、黄土漫漫,曾是这里的容颜。如今村民们高兴地说,水土流失治理,让这里的山水变美了,生态变好了,脱贫路宽了!
今与昔的反差,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鲜活注脚,是水土流失治理成就的生动体现。
作为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山西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9%。面对困境,山西创新思路方法,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让山川焕颜、水土重生,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
进入夏季,雨水渐多。
一场急雨过后,繁峙县娘娘山农林生态园的景色变得更加清爽秀丽,绿绿的山坡熠熠放光,淡淡的草香沁人心脾。
从“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靠什么?靠的是不懈治理水土流失,靠的是打“绿色牌”、念“山水经”。
水保大户张利国说,以前几场雨过后,山愈发秃,沟愈发深,地也愈发薄。荒山荒坡治理后,山上增绿增景,发展的黄花菜产业增色增收。近年来,山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扎实推进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通过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沟道建设淤地坝、治滩整地,荒山荒坡植树种草等方式,探索适宜山西特点的水土流失治理路径。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66%,丰润了山川颜色,改变了群众生活。
“山山和尚头,处处咧嘴沟。十年九不收,谁见谁发愁。”位于阳高县的大泉山海拔只有1200米左右,但境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阳高县借助小流域治理,实行产业发展与水保生态相结合,科学推进水土治理,目前已造林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0%,山更绿,水更清;在偏关,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坡耕地治理、坝滩联合整治工程及沟坝地治理等重点项目,水土流失治理度达74.99%;在榆社,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坝滩联合整治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增加21.48%……
针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大、治理资金紧缺等难题,山西按照“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机制,发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治山治水。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累计发展民营水保户28万多户,治理开发“四荒”地超过8000平方公里。
从“三跑田”变“三保田”
地处山西西北边陲的右玉县,原本是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久久为功,生态接力数十载,右玉人用绿色赶跑贫穷!
绿起来的右玉,坚持把水保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通过小流域治理与发展生态旅游相融合的路子,实施了苍头河人工河柳、四五道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当地生态颜值越来越高。右玉县水利局局长李永亮表示,今后要做好生态和旅游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把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巩固脱贫攻坚的优势,让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借助坝滩联治、坡改梯等重点项目,山西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山地核桃、双季槐、翅果油树等兼具水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植物,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还发展了一方产业。
水平梯田和坝滩地建设是山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常见做法。利用淤地坝的上拦下保作用,配套建设坝滩地,土壤肥沃而且旱涝保收,种植玉米亩产可稳定在1500斤左右,修成水平梯田后,能够实现“保水、保土、保肥”,玉米每亩可增产300-500斤。
得益于坡耕地项目的实施,天镇县谷大屯村把“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打开了脱贫之“锁”。谷大屯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6000多亩耕地大多是坡梁地,以前每到雨季,土肥被雨水冲走,收成得不到保证。“没有坡改梯之前,就是靠天吃饭,种玉米每亩就是三四百斤的产量,现在亩产超过了1000斤。”村民吕福高兴地说。
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土壤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当地打开思路,围绕宜林地、林缘地、梯田地等地块,大力推广连翘种植,探索产业发展与水保生态建设、群众增收互促共赢的路子,小小连翘筑起了群众的“增收路”。
金保全是东寺头乡桑家河村人,一直守着家里的几亩薄地过活,养家糊口十分不易。知道连翘叶能做茶后,金保全来了精神,原先漫山的连翘花中看不中用。如今,他瞅着连翘黄花似“黄金”。老金说,仅靠采摘野生连翘叶,一个月可挣3000多元。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在垣曲县皋落乡墨山底村,梯田上绿油油的小苗随风摇曳,村民王国军正在给经济作物除草、补苗。几年前,他从村里承包了200亩山坡地种植经济作物,跑水、跑土、跑肥现象一直存在,产量不高,效益也不好。
2019年,村里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有效盘活全村3000余亩土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王国军说,坡耕地改造后,不仅保墒耐旱,而且省工省力,每亩地能增收2000多元。同时,水土治理让山绿了、水清了,有效改善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
垣曲县水利局局长郭言民介绍,自2011年至今,全县共投资上亿元,有效治理7.3万亩土地,项目区农作物产量普遍提高30%左右,年均增产2000余万元,带动43个贫困村脱贫增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地处忻州市西北部的河曲县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面对实情,河曲人民不等不靠,70多年来坚持不懈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000年后,河曲坚持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把坡改梯、造林种草、生态修复和沟道坝系及小型水保工程等建设结合起来,有效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截至去年年底,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763.4平方公里,治理度达70.69%。
“水保生态建设美了生态、富了百姓,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和保障,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管化冰说,下一步,山西将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建管并重、监督亮剑,努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绿富美”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8月1日第1版 □中国水利报记者 孙尚荣 魏永平 通讯员 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