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水土保持撬动壮乡人民脱贫致富新动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0-12-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隆冬时节,北方大地早已一片萧索景象,而岭南的百色老区却是绿意盎然,一片和谐安好的繁忙。藏肥,采摘,剪枝,交易,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热情好客的壮乡人民笑逐颜开,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冬天的味道。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11月20日,随着乐业县宣告脱贫,百色老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圆满完成。春华秋实,丰收在望,红红的果子照亮了壮家人的生活。虽然语言不通,但从偶尔能听明白的几句话中,不难感受到壮乡儿女满满的幸福感。真是忙亦忙得有劲头有盼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来,百色市针对当地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探索创新“水土治理+农民创收”模式,在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水果种植为支柱,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互促共进,实现共赢。

西林:规模化治理促转型

    “我这600株砂糖桔,一株30斤,少说18000斤,一斤2.3元,少说也得4万元!”说起今年的收成,西平乡西平村的村民陆(音)大姐合不拢嘴。

    西平村四面环山,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耕地面积小,山地林地多,种植甘蔗曾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西林县在西平村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西平小流域工程,将村子周边的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让砂糖桔取代甘蔗成为全村的主产作物。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结合部,属亚热带气候,空气湿润,土质疏松,特别适合种植砂糖桔,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砂糖桔之乡”。西林砂糖桔皮薄肉嫩,水头足、甜度高,深受市场欢迎。2012年,西林砂糖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发展砂糖桔种植产业成为西林县人民脱贫致富的共同期盼。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西林县通过资金整合,把坡耕地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采取“梯田—水利—便道—产业”的综合治理模式,连片实施坡改梯项目,配套进行路网、渠网、管网和引提水工程建设,打造田成方、路相连、渠畅通、水到田的现代农业基地。

    “种甘蔗不行,一年砍一次,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种砂糖桔不但有利于保持水土资源,而且通风性和采光性都比山下好。”西林县水土保持监测站站长陈宗强介绍说,“山下的发黄,水多烂根,不通风,四面都是山。”

    坡改梯,改出农业转型发展新天地。截至目前,西林县通过规模化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整治梯田25304亩,改扩种砂糖桔3000余亩,使“中国砂糖桔之乡”的地理招牌越来越亮。2018年全县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11月2日,西林县被命名为“2020年自治区级生态县”,11月16日,西林砂糖桔获得“中国品牌农业神农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为西林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的重要支撑保障。

    “比种甘蔗好。砂糖桔产量高,价格也好,一亩地多收一千元没问题!”陆大姐眼望山坡上绿油油的砂糖桔,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憧憬。

01西林县坡耕地项目s.jpg

西林县坡耕地项目

02西林县林平乡小流域项目1s.jpg

西林县林平乡小流域项目

03西林县砂糖桔s.jpg

西林县砂糖桔

乐业:社会化治理探新路

    徒步入林,移步换景,飞瀑流泉,洞天别具。这是乐业龙品产业园的景象。这里不仅是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也是乡村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已经开始见效益了。去年刚挂果卖了15000斤,25万元!今年35000斤卖了65万元!”作为龙品产业园的负责人,黄显航颇为自信,“我们这个猕猴桃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使用权,再过两年,所有的猕猴桃都挂上果,产值至少翻十倍。”

    黄显航的龙品产业园座落在罗品小流域内。2017年,乐业县投资150万元对小流域进行了治理。建水池、修梯田、垒塘坝,提水上山、蓄水养山,随着坡面防护体系、径流调控体系、沟道拦蓄体系的逐步完善,昔日的荒山野岭一步步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平台。

    黄显航正是在小流域治理中看到了商机。他不仅一口气承包了490亩梯田,还把家搬到了这里。他先后种植猕猴桃320亩,种植牛心李170亩,总投资430万元,每年安排4350人次就业,带动周边36户农民脱贫致富。

小项目撬动社会大资本,在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乐业县不仅注重生态效益,而且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吸引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村组集体等社会各界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2019年5月30日,乐业县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方案,正式启动以奖代补试点工作。

    “通过以奖代补,不但解决了水土保持资金缺口问题,而且能够使用水土保持形成产业,发展后劲很大。”乐业县水土保持工作负责人冼中龙介绍,“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是个多方受益的好事,不但我们受益,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在拉动经济、带动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试点工作展开以来,乐业县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当年撬动社会资金450.2万元、后续撬动5280万元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乐业县通过以奖代补,形成政府牵头、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水土流失治理逐步走上园区化、社会化、产业化新路子。

    “谁承包、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统一管理,农民参与有积极性,质量标准有保证。树活了,既能保水土,也能保效益。”乐业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姚正谢对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很有信心。

    截至目前,乐业县通过以奖代补项目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14公顷,建设河道生态护岸2900米,打造形成脱贫奔康产业园,直接受益贫困户4406户共计19174人,荒地坡地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全面凸显。

04乐业县龙品产业园--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s.jpg

乐业县龙品产业园--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

05乐业县万亩猕猴桃产业园s.jpg

乐业县万亩猕猴桃产业园

田阳:精深化治理提效益

    过玉凤镇,往巴马去的323国道边,有个名叫“长寿一站”的香柑基地。虽是冬季,香柑基地里却是郁郁葱葱、硕果累累。饱满甘甜的香柑压弯了枝头,也压出了壮家人的微笑曲线。“今年的净利润大约在800万元吧!就是在路边摆摊,一天也能见个万儿八千的!”香柑基地的主人名叫罗汉猛,华彰村致富带头人。

    田阳区地处右江河谷中游,北部的土山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打造扶贫产业基地,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是田阳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着眼点。

    “由于村组集体的资金投入能力不足,以奖代补试点项目主要还是要撬动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的资金潜力。”田阳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黄克说,“这样有利于集中资金办大事,能够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地推动全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罗汉猛原来在县城做生意,2015年回村承包了2000多亩山地搞香柑种植。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罗汉猛的香柑基地一度面临倒闭。

    “那时候一场雨,山上的水全下来了,都淹了,等水下去了,过不了几天就旱,这些树就不好活、不挂果。”罗汉猛对当年的遭遇记忆犹新。“幸亏咱水利,搞了个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项目,才让我度过了这个难关。”

    2018年,田阳区水土保持工程试点项目落户玉凤镇,罗汉猛的长寿一站香柑基地按水利部门的设计要求,对华彰、玉凤、能带3个行政村,5个自然屯山地进行了集中治理,修筑梯田38.1公顷,田间道路7.63公里,排水沟1.77公里,栽种经果林21.47公顷、水保林194.4公顷,封禁治理3436.39公顷。项目总投资883.16万元,奖补资金534.18万元,直接撬动社会资本287.39万元。

    集中高标准治理,不仅盘活了民间资本,也让民间资本的后续投入更有信心。“现在挂果的60000株是我原先种的,山上的30000株是我去年种的,全部挂果纯利能达到1000万元!”罗汉猛对自己投资搞水保很得意,“基地里原来没有排水沟,现在这个硬化的排水沟,能走路,能通风!下面有蓄水池,涝了能排水,旱了能浇水!”

    无独有偶,位于田阳区南部石头山区的那满镇驮烈河小流域内的新立村也在经历着类似的蜕变。2011年,田阳区实施了驮烈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封禁治理、岸坡整治、湿地建设、修复塘坝,彻底使驮烈河小流域告别了脏乱差的历史,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使驮烈河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幸福河。

    “去年我们流转了1200亩土地,每亩的价格是1300元,主要是大户承包种植香蕉。周边的土地流转没有这个价格,也就600多元吧。”新立村党支部书记罗朝阳说,“这都是小流域治理带来的好处,山清水秀的,都愿意来。”

06田阳区新洞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s.jpg


07田阳区新洞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s.jpg

田阳区新洞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08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驮烈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s.jpg

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驮烈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09田阳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玉凤片)s.jpg

田阳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玉凤片)

10田阳区香柑基地的沃柑s.jpg

田阳区香柑基地的沃柑

11田阳区香柑基地硬化的排水沟s.jpg

田阳区香柑基地硬化的排水沟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特邀通讯员:王效彦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土小宁 孙晶辉 )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