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管中心在青海省开展水土保持植物调研
日期:2016-08-02 13:22:00 来自: 打印本文章
2016年7月21日至31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科技处调研组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专家陪同下,沿着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都兰-大通-祁连等路线,开展了柴达木盆地的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高山草原及高山森林植被的资源调研。并与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农场技术人员就当地青海枸杞和黑果枸杞的资源种植和市场情况进行了交流。
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植被稀疏,种类单纯,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科属大多数集中于藜科、菊科、豆科等。藜科最多,都是旱生、盐生种。有梭梭、猪毛菜、盐爪爪、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多花柽柳、芦苇、阔叶独行菜等,还有地肤、冰草等。在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芦苇与赖草为主。
祁连山地处三大高原交错带,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一般海拔3000-5000 m。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使山地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形成了山地荒漠草原、山地森林、灌丛、高寒草甸等不同的植被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低山为荒漠草原带,主要植被有甘青锦鸡儿、针茅、冷蒿和芨芨草等;中高山地带为森林主要分布带,主要森林树种阴坡为为青海云杉,阳坡为祁连圆柏。
在大通县察汗河河谷两岸灌木树种有金露梅、银露梅、鬼箭锦鸡儿、中国沙棘、鲜黄小檗、鲜卑花等灌木分布。鲜卑花在民间又称柳茶,是一种藏族民间用药,以枝条及果序(带果实的果枝)入药,具消食理气、散积消痞、祛风寒,常服可以健身。
调研组在大通县城关林业苗圃、北山互助林场和仙米林场进行了植物调研。城关苗圃收集了20多种俄罗斯引种沙棘品种和引自高海拔生长的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生长良好;互助林场主要的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红桦和白桦等;调研组在仙米林场发现了肋果沙棘自然分布种群,树龄10年以上,还处于盛果结实期。
调研组在都兰县诺木洪农场与技术人员交流了枸杞和黑枸杞种植技术及推广、市场等信息。诺木洪农场枸杞种植面积总计约6万多亩,平均一亩产值达10000元-15000元,是当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好的重点推广树种。

白 刺
.jpg)
盐爪爪

红枸杞

黑果枸杞

密花柽柳

红 砂

肋果沙棘

宽叶独行菜

黄花补血草

甘肃马先蒿

金露梅

青海云杉
科技合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