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植管中心在广西调研山银花

日期:2016-11-14 13:20:00   来自:   打印本文章
    2016年11月08至10日,植管中心一行3人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马山县,调研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等山银花类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     忻城县主要以华南忍冬种植为主,分早、中、晚熟。21世纪初,忻城县的银花产业已基本形成。2008年,全县华南忍冬等总面积发展到10多万亩,银花干花产量达1340多t、产值达5360万元。全县建立了9个华南忍冬生产示范样板片8700亩,有2.55万农户种上了华南忍冬,户均面积1.96亩,种植户银花年均收入1200元,山区大部分农户依靠种植华南忍冬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至2010年底全县华南忍冬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并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分年度、分乡镇落实具体的任务,已初步成为全县继甘蔗、桑蚕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马山县现有4.3万亩银花类植物栽培或野生面积,主要为红腺忍冬;还有从山东引进的四季金银花忍冬品种等。在全县总面积中,仅加方乡就有3.6万亩,户均3.8亩。2015年全县年产干花500t,马山县成为闻名全国的银花主产地。每年三四月,村村寨寨银花香,男女老少采花忙。马山金银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量高、质量好,一直畅销广州、深圳、香港和东盟各国。36个外地老板来到这里承包荒山大种金银花。香港、广州、深圳等地花商也纷纷来到这里设点收购外销,大赚“花财”。加方街上也有6个本地老板筹资合股办起收购站,与外地花老板摆擂台,年均收购外销银花干花超80t,成了全县个体纳税大户。     随同调研的还有忻城县水利局、马山县水利局的有关人员。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