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科技合作处赴贵州黔西南调研高效水土保持植物

日期:2018-09-24 14:39:00   来自:   打印本文章
    9月18~20日,科技合作处一行,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安龙县、兴义市,现场察看了小花清风藤苗木繁育、黄褐毛忍冬示范种植,并在石漠化地区开展了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调研。
    小花清风藤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自然分布的一种适宜石漠化地区生长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清热利湿、止血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外伤出血。从2014年起,植管中心就开始了小花清风藤基础成分、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今年起与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试验小花清风藤扦插育苗,拟为规模化示范种植奠定基础。从现场查验情况来看,早春大田露天扦插的苗木,虽然在夏季由于连续五十多天的非正常降雨和积水影响,部分苗木被浸泡致死,但保存苗木生长健壮,高度达40cm多;夏季用小拱棚扦插苗木,成活率很高,目前生长高度已近30cm;过段时间将试验秋季扦插育苗,从而得到较为系统的全年不同季节小花清风藤育苗技术。
    黄褐毛忍冬集中分布在贵州、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尤以贵州中部和西南部野生资源最多。中心从2013年起,就与贵州省安龙县水保办合作,围绕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在安龙县免底小流域开展黄褐毛忍冬示范种植。黄褐毛忍冬试验种植分为篱架式、支柱式、攀石式等配置模式,同时搭配玛瑙红樱桃、山豆根等植物。从现场情况来看,虽然模式构建较为成功,但由于与农户合作上出现一些问题,农户未参与田间管理,造成杂草丛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定植植物生长。从我们在西南、东北多地调研来看,国家农发项目初衷是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但在实施过程中,农户多热衷于拿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补偿,却对自己田块置之不理,甚至参与破坏;加之农发项目无后期抚育费用,严重影响了构建模式的延续和示范作用。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调研组还考察了安龙、兴义两县市石漠化地区自然分布、人工种植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发现核桃、板栗、刺梨、黄褐毛忍冬等生态经济效益突出,值得大面积种植推广;小花清风藤、余甘子、艾纳香等潜力巨大,可以试验种植。
 
    科技合作处供稿 
查看小花清风藤春季大田育苗(贵州安龙)
查看小花清风藤夏季拱棚育苗(贵州安龙)
春季大田育苗小花清风藤苗木(贵州安龙)
夏季拱棚育苗小花清风藤苗木(贵州安龙)
小花清风藤(贵州安龙)
黄褐毛忍冬(贵州安龙) 
艾纳香(贵州安龙)
板栗(贵州兴义)
假连翘(贵州兴义)
桉树(贵州兴义)
柚子(贵州兴义)
厚果崖豆藤(贵州兴义)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