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事回眸
六大亮点
来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上传时间:2023-01-13

(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202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施路径,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和意志,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这是199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以来,时隔30年,国家层面再次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专门出台文件,也是党中央首次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开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表彰活动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全国水土保持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和于事创业热情,经党中央批准,按照全国表彰办《关于水利部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批复意见的函》(国评组函〔2022〕29号)的要求,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经过“两审三公示”程序,决定授予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等150个单位“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李文军等299名个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是继2005年水利部开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表彰活动以来,时隔17年,水利部再次组织开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表彰活动,也是首次由党中央批准开展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表彰活动。

(三)完成水土保持率目标市县级分解工作

水利部组织开展新时代水土保持目标与对策研究,提出了水土保持率的概念内涵、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水土保持率目标,并推动将水土保持率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2022年水利部组织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各地水土流失实际情况,开展水土保持率目标市县级行政区分解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省、市、县四级行政区,涵盖2025年、2030年、2035年和远期四个阶段的水土保持率目标体系,为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水土保持中央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落实2022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央投资83亿元,较2021年增长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中央投资和治理任务实现历史“双新高”。建立周调度、月会商机制,通过采取监督检查、现场督导、约谈通报、逐项盯办、蹲点指导等多种措施,依托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对2400多个项目进行精准调度,督促地方切实加快投资执行。截至12月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资完成率98%,为历史同期最高,为稳定经济大盘、增强发展后劲作出积极贡献。

(五)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服务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水网、交通强国、能源安全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求,通过台账管理、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等措施,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审批时间分别压缩到15个和7个工作日,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该措施被列入国务院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34项政策措施。2022年,部本级共审批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71个,全国共完成8.25万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六)淤地坝四预能力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聚焦淤地坝安全度汛需求,初步建成支撑“四预”功能的淤地坝管理信息系统,纳入黄委和水利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运行,首次在2022年黄河防御大洪水调度演练中应用。1.68万座大中型淤地坝基础数据系统入库上图,做到“一坝一码”身份认证。初步搭建了数字孪生场景,实现了基于二三维地理信息场景的信息快速查询、关联展示、多维统计等功能。实现了对降雨覆盖区淤地坝动态数量统计与多条件查询,不同级别降雨风险提醒。接入了现有淤地坝监测感知数据,在4座试点坝开展“四预”应用,初步构建了暴雨洪水预报预警和淤地坝安全风险预警模型,提升了淤地坝精准监管和安全度汛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