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年来,长汀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谆谆嘱托,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日复一日,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治理水土流失的“绿色先锋”,他们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奋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水土保持拉锯战中。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龙岩、长汀站在了进一步总结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新起点上。
从本期起,《福建日报·龙岩观察》推出《行进龙岩·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系列报道,并在东南网同步推出《青山作证·“长汀经验”人物志》视频专栏。为您讲述治理水土流失之战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龙岩、长汀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启示,展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成就,以及龙岩全市在“长汀经验”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敬请关注。
如今的露湖村青山回来了。(资料图)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秋日的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山头,900多亩山林落英缤纷,树上秋叶金黄,林下松果累累。10月19日,以长汀水保科教园为中心,范围涉及露湖、朱溪等6个村的中石油长汀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项目正式通过验收,成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又一成功范例。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几大原则,首要便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数十年来,几代长汀人筚路蓝缕,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与百万亩荒山作战,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一座座荒山、“火焰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将自然生态美景带回到长汀大地。
荒山变绿水青山
19日上午,在河田镇露湖村村部前的空地上,六七名工人正紧张忙碌地施工。
“这里准备砌护岸,同时新建一个农民广场,既能保护河流,也为村民们提供一个休闲的去处。”露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群英介绍道。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露湖村早已大变样,座座新房平地起,村道宽敞又整洁,而最重要的改变是——山青了,水绿了。
长汀特别是重灾区河田的水土流失究竟起于何时,无法详考。不过从“柳村”成“河田”的地名变化或可追本溯源,长汀水土流失历史最少在200年以上。
河田,原名柳村。因水土大量流失,山崩河溃,河与田连成一片,形成“柳村不见柳,河比田更高”的景象,后人遂称之为河田。因河田属于红壤区,四周山岭尽为赤红色,像一簇簇燃烧着的火焰,故而又得名“火焰山”。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镇水土流失面积达19.23万亩,占山地面积的55.4%。
其中,露湖村又是河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2岁的露湖村村民涂金火对家乡过去的景象印象尤其深刻。“出门看去山上光秃秃一片,没有一点绿色,满眼红土。”老涂说,那时候,三天不下雨便成了旱灾,下雨三小时则成了水灾。
因为山上藏不住水,水源成了大问题,当时村民只能种植一季稻,上半年种水稻,下半年种地瓜。“为了保水,夜里还得上山守着,生怕自己田里的水被别人引走。”说起当年的情景,老涂一脸的苦笑。
就这样,“头顶大日头、脚踩砂孤头,三餐番薯头”“河田是个‘好地方’,番薯头子淘粥汤,纸客瓦客四处走,有女莫嫁河田郎”成了当地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水土流失不治,百姓何来美好生活?
1983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考察长汀,写下了《水土保持三字经》。同年,省委和省政府把长汀列为治理水土流失的试点。此后,历任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长汀,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具体指导。尤其是近年来,长汀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深情嘱托,矢志不移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201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投资4000万元在河田露湖等6个村启动“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为水土流失治理带来新助力。项目摸索出了一套山地套植大苗确保成活率的技术,无患子、枫香、木荷、楠木等17个阔叶林树种被广泛种植在山林中,林分针阔混交比达到5:5。
“万亩林”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项目,项目更将水保与致富融合到一起,开辟了一条集生态、旅游、增收于一体的新路子。
“种下这林子后,最大的体会就是环境好了,田里灌溉也有水了。”说起生活的变化,露湖村村民涂家龙满心欢喜,“随着山林涵养水源能力的提高,土地日益肥沃,原本就种一季稻,现在可以种两季,还能种槟榔芋,收入提高了1倍还不止。”
如今,露湖村的美丽新村建设如火如荼,板栗、槟榔芋、大棚蔬菜、珍稀苗木等产业发展日益成规模,而河田全镇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4%,昔日的青山伴着金饽饽一起回来了。
“难坑”变“富坑”
上周末,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的千亩银杏基地里十分热闹,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此赏银杏拍美景。“秋天到了,特意和家人从城里过来看看这里金黄的银杏美景。”家住长汀县城的邓女士说。
“长汀哪里苦,河田加策武。”这句满含心酸的民谣道出了两地人民过往生活的艰辛,出生于河田露湖的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在南坑村再次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带来的苦难。
“山上没资源,人均八分田,砍柴卖草换油盐,养一头猪等过年。”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沈腾香不胜唏嘘。这里曾经是水土流失重灾村。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村子周围还是光秃秃一片,除了几棵高不足1米的“老头松”,漫山遍野都是极度贫瘠的风化粗砂土。“当时还有20多户村民以挑沙为生,一到下雨,河里的沙就积了一米多深,村民就去河里捞沙。”沈腾香回忆道。
当时,农业种植难以发展,上山割草砍柴贩卖成为村民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为解决群众烧柴问题,政府开始发放煤炭补贴,让大家改烧煤球。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开始探索实施“猪沼果”模式,“大家对这种模式都没有底,果树能不能种活都难说。”党员干部们带头,种下了500多亩果树,新模式艰难地起步了。让人欣喜的是,坚持两年后,果树开始产出效益,引得村民们争相上山种果树。
1997年,更有力的动作如期而至,村里引进厦门树王银杏有限公司发展银杏产业,投入300多万元,种植了2309亩银杏,以“公司+基地+党员+农户”模式建设银杏生态,如今南坑村共种下了4500多亩银杏,成为远近闻名的“闽西银杏第一村”,每逢秋季,便会有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南坑村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村民们纷纷转产,种植草莓等大棚水果。“一季种水稻,一季种草莓。”沈腾香说,每年的草莓采摘时节,游客很多,光靠采摘就能把草莓全销出去,有时一天收入就有1万元,扣除开支,全年下来能赚10多万元。
南坑也由以前的“难坑”变成了富坑,去年全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人均收入达15367元。
向金山银山进发
露湖与南坑之变,正是长汀干部群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的真实写照。
几代人的奋斗,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1985年至今,长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1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06.4万亩,水土流失率从排全省第一的31.5%下降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95%,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10%~30%提高到75%~91%,森林覆盖率由60%提高到79.4%。
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一系列国家、省级荣誉的肯定。长汀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家和省级荣誉20多项,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等10多个国家级试点。
“水土流失治理既是生态改善,也是民生改善的过程,既是生态建设也是经济建设的结合。”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局长岳辉表示,之前,长汀水土流失初步治理解决的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问题,而现在植被恢复生态改善的治理目标已基本达成。目前,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入了新的阶段,下一步将以改良土壤和改善林分结构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曾经饱受水土流失之害,经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长汀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着更加刻骨铭心的理解与感悟。
“改革开放40年来,长汀县取得的最大成效、群众的最大受益就是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如是说。现在,长汀县过去的“火焰山”变成了绿满山、果飘香,山清水秀得以回归,生态系统趋向恢复,自然与社会日益和谐,美好家园目不暇接,长汀人民用实践与实效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文明发展之道。
(福建日报 2018年10月24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杰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