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关于转发郭廷辅、殷巧甫同志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通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11-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保治[1995]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水土保持部门,各流域机构农水水保局(处):
  现将水土保持司司长郭廷辅,水土保持司副司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段巧甫,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和总结发言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学习。
  附件1:郭廷辅同志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附件2:段巧甫同志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附件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发展
 
——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
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郭廷辅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一日)
 
  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的领导下,工作很有起色,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活动,如去年召开的第一次专业委员会及小流域经济研讨会,今年召开的第二次专业委员会及小流域治理标准研讨会,以及编印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研讨会论文选集等工作,为加强水土保持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是行政管理工作的有益补充,是非政府组织团结水土保持科技人员为水土保持事业作贡献的良好途径。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很重要,不同于某些单项专业委员会,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带有导向作用,小流域治理的进展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象征。为此,我代表水土保持司向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是水土保持行业的一个老兵,在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35年历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在主持水保工作的18年中,在部长的关怀和领导下,在老一辈水保领导、专家们工作的基础上和他们的帮助下,在水土保持战线同志们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及时地推广了各地的新鲜经验,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为象证的水土保持工作蓬勃开展,开创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今天,我想作一简要回顾和展望,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水土保持事业。
    一、小流域治理的新进展
    自1980年水利部召开十三省区小流域治理工作座谈会,制定“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办法”以来,全国的水土保侍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新鲜经验层出不穷,小流域治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开展方式,逐步向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方向发展,显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强大生命力。
    1、小流域治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随着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改革中得以迅速发展。
    (1)由面上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一个飞跃。飞跃是指按水土流失规律进行治理,在一个30平方公里以内的集水区,从上至下,从坡至沟开展规模治理、集中治理、综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控制在小流域内。全国先后开展治理的小流域上万条,已竣工3000多条。
    (2)由小流域治理(单纯防护性治理)转到小流域治理开发(开发性治理),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二个飞跃。飞跃是指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即保护土地资源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一体化。这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即人口多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如果单纯防护性治理很难奏效。
    (3)发展小流域经济,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三个飞跃。飞跃不仅是把小流域当成一个经济单元,各种生产要素向小流域集中,即在小流域内发展产业化、商品化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解放,把水土保持既是基础设施又是基础产业,也要进入市场。山西省人民政府提倡和表奖的高效小流域,其他一些地方建设的小康小流域,就是小流域经济。其标准早已不是1980年制订的标准,山西省提出高效小流域的标准是综合治理程度70%以上,土地利用率80%以上,产品商品率60%以上,基本农田亩产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各省都在建设这样的小流域经济。关于小流域经济问题,段巧甫同志已有专著,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详尽论述。我认为小流域经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埂经济,二是庭院经济,三是大面积的资源建设和土地产出。
    (4)观光型小流域。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又一个飞跃,飞跃是指向旅游观光型发展,这些小流域大都在城郊,如黑龙江省拜泉县霍家沟小流域,江西省新建县东港小流域,河北省元氏县幡龙湖小流域,大连、哈尔滨以及其他省(区、市)也有观光小流域。最典型的是广东省惠州水保站,已是全国水保行业旅游观光的典范,今年可创产值1500万元,他们并不满足现状,还要向更高目标迈进。
  2、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要进一步向高、深、细发展
我在1986年对部管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提出了“高、深、细”要求,1991年初又对小流域治理试点提出了“高、深、细”的标准,至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今天,我不谈具体标准,只谈些原则意见。
    高:高治理,高开发,高标准,高产出,土地利用率高,蓄水保土地力高。
    深:治理开发一体化(不是两张皮),措施优化配置,多目标、多功能。
    细:规划设计细,施工细,总结分析细,效益计算细,资料管理细。
    3、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高的标准可以促进小流域治理,而治理开发实践又充实和提高了治理开发标准。所以,小流域治理开发标准要经常修改,否则不利于小流域治理开发水平的提高。如1980年制定的暂行标准,实施了15年,早已不适应小流域治理开发的发展。在此期间内,各方面有关小流域治理开发的研究成果鉴定都是以那个老标准来衡量,很容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实际是降低了小流域治理开发水平,没有如实反映水保同仁和广大群众的创造,即现在的治理开发水平和经验。
    二、九十年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成就
    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国家颁布了第一部《水土保持法》。这标志着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法制化时期,用法律形式将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地位固定下来,水土保持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这是水保行业的同志们几十年艰苦努力的结果。
    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明确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尚方宝剑。几年来,水保监督执法取得了可喜成绩,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始得以贯彻。
    2、国务院批准了第一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这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在逐步将规划与计划相衔接,今年国家计委把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列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实施。
    3、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第一个水土保持司。这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两年运行证明,成立水土保持司十分必要,还要继续加强,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4、开展了黄河、长江、海河、淮河、松辽河、珠江等七大江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目前,根据国家财力状况和逐步推进原则,先后在七大江河17片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了重点治理,每年以治理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
    5、水土保持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最有成效的是户包治理、拍卖“四荒”使用权、租赁治理、股份合作治理,还有对资金有偿滚动使用的探索等。
    九十年代初,我们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路子,即以重点治理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户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
    三、开辟水土保持工作新领域
    1、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正在向纵深的领域延伸和发展。从地形地貌来说,已由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向平原区延伸;从区域经济来说,已由农村向工矿区、工业开发区、交通干线和城市延伸。如晋陕蒙接壤地区煤矿基地水土保持工作已深入人心,又如陕西潼关的金矿区、江西龙南的稀土矿区等,都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工矿区离不开水土保持,否则要出问题。交通干线,如京九路、中宝路以及一些高速公路也离不开水土保持,否则也要出问题。工业开发区和城市化与水土保持关系十分密切,如青岛市黄岛区和大连市水土保持工作抓得好,避免了损失,促进了城市文明建设。深圳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采石、公路铁路建设中忽视水土保持,造成触目惊心的水土流失现象,以牺牲环境付出的巨大代价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现在领导层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厉害,重视了水土保持工作。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发展。
    (1)水土保持行业当务之急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辟水土保持工作新领域,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发展。首先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内涵上应有新的补充和扩展,小流域防治已不能完全概括水保工作的全部,但仍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核心部分。水土保持工作有着广泛而很好的前景,水保形势越来越好。其理由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开发资源、开采矿藏、建设基础设施(交通、能源、水利水电等)、建设工业开发区、加快城市化建设等等。这些方面都会破坏地貌植被、扰动土壤,必然带来比农民开荒规模更大、危害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果水土保持工作囿于农村、囿于山丘区、风沙区就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要理直气壮地向平原、向工矿区、交通干线、工业开发区和城市延伸,去开辟新的工作领域。再有,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城镇人民要寻找休憩的场所,特别是想回归大自然,因此在大小城郊建设一批高水平、风景优美、观花尝果的观光小流域实在必要。水土保持工作的路子不能越走越狭窄,而是要越走越宽广,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基本国策意识,才能树立水土保持事业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随着水土保持形势的变化,治理技术标准及有关工作也要相应地变化。如果拿农村水土保持的具体技术标准到工矿区和城市,已远远不能适应,而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当然,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就是要将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水土保持战线的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善于及时发现、总结水土保持工作的新经验,分析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形势,解决水土保持工作的新问题,勇 于推动各自管辖内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发展。
附件2
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更好地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服务
 
——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
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
主任委员  段巧甫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一日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经过委员们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了会议所确定的任务。现在我代表专业委员会就这次会议的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一、对会议的评价
    在这次会议上,由孟庆枚副主任委员代表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就上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和下年工作的设想向委员们作了报告,同志们审议了此报告,一致同意专业委员会一年来所作的工作和下步打算。
    这次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52篇,其中小流域治理开发标准化的论文有15篇,小流域治理开发体系的论文有14篇,其他内容的论文23篇,在会上宣读的论文有10篇,主要是围绕小流域治理开发标准化及小流域治理开发体系建设的内容,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学术空气浓厚,学术思想活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比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有所前进,这说明我们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得到了水保专家们的热情支持,起到了与从事水保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密切联系的桥梁作用。
    与会代表还热烈地讨论了小流域治理开发的标准化问题,取得了共识,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无疑将推动小流域治理开发工作走向“高、深、细”的新阶段。
    会议期间,大家还参观了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拜泉县卓有成效地进行小流域治理开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的现场,听取了王树清县长关于该县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介绍。拜泉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56万人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破碎山河,整修成一幅美丽如画的超巨幅画卷。事实雄辩的表明,水土保持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大家很受启发,开阔了视野,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作奉献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冯兆英厅长和郭廷辅司长亲临会议指导,并且都作了指导性讲话,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这次会议是十分成功的,将对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和发展小流域经济工作的升华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说是历史性的意义。
    二、修订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的必要性
    1、自19804月水利部下发《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办法(草案)》以来,该办法对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导向作用。但迄今已实施16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从点到面展开,并不断向纵深发展,新鲜经验层出不穷,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五条标准已不适应客观需要,各地反映要及早修订,我们在宏观工作指导中也感到迫切需要修订原有的标准,以利于推动全国小流域治理开发工作向高水平发展。
    2、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内涵不同,就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3、标准与治理开发实践是互相促进的,标准指导和推动治理开发,而实践经验又丰富、充实标准的内容。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不少论文所介绍的典型实例,特别是小流域治理由单一防护型转到治理开发型,进而发展到小流域经济,在治理开发实践中各方面的量化指标均已超过原有的小流域治理标准的指标,这充分说明原有的标准亟待修订。
    4、由于小流域治理开发标准是个覆盖面大,宏观的量化指标,不同于具体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是衡量水土保持成败极为重要的量化指标。指标的高低决定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水平。因此,要以实践经验来充实和修订原有的标准。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新标准
    经过与会专家半天的充分讨论,取得了共识,对原有的小流域治理标准进行了补充修订,吸收了十多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实践的经验,同时又考虑到我国各地复杂情况,大家本着既宏观、原则,又有可操作的量化标准;既覆盖全国,又顾及区域;既从方向和目标上提出总要求,又从微观上提出具体要求等原则,提出了新的五条标准,五条的内容很丰富,下面就几个量化指标逐一作个介绍。
    1、综合治理程度70%以上。原标准没有提出“综合”二字,这次补充“综合”二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综合治理”是反映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特殊性的集中体现。这次要求510平方公里的小流域在35年内综合治理程度达70%以上。这个指标尽管未作变动,但从综合治理来说,也是高的,但只要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2、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林草在综合治理措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新的指标中保留了这个内容。根据小流域经济发展需要,新标准提出了发展经济林草面积要占总林草面积的2050%,这也是比较高的量化指标,但它体现了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经济林的密度小,必须修梯田或其他蓄水保土工程,以控制经济林的水土流失。
    3、新指标增加了综合治理开发保存面积的指标,提出综合治理开发保存面积指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提高综合治理开发保存面积的比重,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而且加快了治理开发速度。这里没有单独提出林草保存面积的问题,就是把林草包含在综合治理措施中,以综合指标反映较为科学,抓住这一环,可以全面巩固已治理开发成果。
    4、新标准根据小流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增长率和商品率等指标,土地利用率高低,标志着人类活动的频率,当然这里是指在集约经营条件下,充分而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各业生产。因此土地利用率越高,生产水平也越高。但是土地利用率必须与土地产出增长率成正相关。我们的目的是要求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增长率都较高,同时还要求产出的商品率也高,不能只是自给自足的。这样,才有利于加快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的进程,才能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才能有利于增加人口环境容量。
    5、经济指标主要是粮食和钱的问题,新标准提出了三个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这是原标准没有的。新标准提出因地制宜建设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人均产粮400公斤以上,基本农田与粮食产量成正相关,把建设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一个指标很重要,这样保证在综合治理措施结构中治理坡耕地和改造其他中低产田摆到重要位置。新标准提出了粮食产量量化指标,是考虑到需要与可能,每个人没有400公斤以上的粮食是不行的。人均纯收入指标很难定,如以绝对数字表示,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贫困地区认为高不可攀,二是沿海开发区早已达到。这次采用与当地年平均水平相比,年增长30%以上,这样比较科学,物价上涨因素都在增长的比重中。
    6、新标准第四条补充为蓄水保土缓洪效益显著,把水土保持效益也体现出来。减少效益仍为70%以上。实践证明,治理好的小流域的缓洪减沙效益都比较明显,但各地因标准不同而异,所以这次仍提个定性概念,没有提出量化指标。
    7、新标准第五条,没有提出量化指标,一方面考虑到全国降雨在时空和地域的分布上极不均匀,另一方面,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分别有量化规定,但要求做到汛期安全。这几年各地都涌现了一批治理水平高,经受了大暴雨考验的小流域,这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护体系的作用,各项治理开发措施拦蓄效益互补,产生了很好的群体互补效应,提高了抗御大暴雨的能力,这是单项措施力所不及的。
    经这次专业委员会讨论修订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将建议水土保持行政管理部门审定后采用。
    四、下年工作打算
    关于下年工作打算,在孟庆枚副主任委员的工作报告中已提出了具体意见,经委员们讨论认为各项工作是可行的,基本按那个打算开展工作。现在我只补充一点就是第三次专业委员会议及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改为“水土保持产业化”。这是个新课题,希望各位委员多做些调查研究,写出有水平的论文。水土保持工作既是基础设施又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是公益性事业,是政府行为,要国家投入,基础产业要进入市场,要有产值。因此研究探讨水土保持产业化对推动水土保持向纵深发展十分重要。关于第三次会议的地点将根据会议主题另行确定,但有一条,在哪儿开,就请哪个省关照。
    同志们,我们这次会议就要结束了,希望各位委员将这次会议的成果带到各自的岗位,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最后,让我再次代表水土保持司和与会同志向黑龙江省水利厅、齐齐哈尔市水利局、拜泉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水土保持办公室以及拜泉宾馆表示诚挚的感谢。

最近更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