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焦居仁司长和张红兵副司长在“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11-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保生[1999]33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
今年9月,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在辽宁省朝阳市召开了“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第十四次工作会议”,水利部朱登铨副部长、水土保持司焦居仁司长和财政部农业司张红兵副司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跨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要求和目标。朱副部长讲话水利部内部情况通报已印发,现将焦居仁司长和张红兵副司长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在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 焦居仁
(1999年9月16日)
同志们:
由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第十四次工作会议,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现在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时候召开的,是面临世纪之交、承有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会议,是一次改革的会议,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通过与会同志两 天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议圆满成功。出度这次会议的有八片地区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西、陕西、甘肃省(区、市)水利厅主管厅长、水土保持局(处长),财政厅主管处长,有关地(市、盟)人民政府、水利水保产门的负责人,各流域机构水土保持局处长,长江、黄河流域十个水土保持重点省(区)水利厅主管厅长、水土保持局(处)长,还特邀了黄河水利委员会黄自强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人民政府的代表,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共99人。会议认真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关于水土保持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参观了辽宁省朝阳市四个水土保持治理现场,检阅了朝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监督大队,水利部朱登铨副部长、财政部张红兵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辽宁省杨新华副省长和朝阳市委张传庆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期间代表们总结交流了八片重点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总结出“自力更生,苦干实干,讲求实效,开拓创新”的八片精神,明确了当前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研究控讨了跨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这次会议必将推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全面进入二十一世纪。受大会委托,现在我对这次会议作一个总结。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大会的主要收获:
(一)朝阳市因地制宜,水保生态建设工作有特色
朝阳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有特色,首先是领导重视,市里主要领导亲自抓;二是注重科技,基础性工作扎实;三是治理开发“四荒”资源力度大,治理速度快;四是治理工作有特色,水平槽整地质量高。这次会议安排参观的北票市石头梁、三道梁小流域,朝阳县北山小流域和朝阳市水保科技示范场等四个参观现场,共同的特点是:规模大、标准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石头梁小流域在治理中严把规划关、设计关、施工关和验收关,做到没有规划、设计不开工,没有施工定线不施工,上道工序没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项目实施两年来就完成高效水平槽造林整地8100亩,修土石谷坊890座,作业路26公里,动用土石方96万立方米。三道梁小流域坚持科学治理,突出经济效益。科学布设高效水平槽整地造林措施,选用适合本地特点的山杏、刺槐混交造林11400亩,修筑高标准水平梯田7200亩,仅山杏人均收入就达500元。北山小流域在治理开发中注重“三个结合”、适应“三个机制”,兼顾“三大效益”,发展适销对路的大枣经济林。五年发展大枣5000亩,占流域综合治理面积的35%,人均大枣收入860元。朝阳市水保科技示范场,集推广拍卖“四荒”使用权、科学研究、新技术展示和经济开发、水土流失监测于一体,采取水保职工入股开发治理,思路新、机制活、方向明确,值得借鉴。
(二)总结、交流了经验
八片治理的十七年,是改革发展的十七年,是财政部门支持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探索前进的十七年,成效显著,走出了路子,树立了样板,辐射带动了七大流域水保生态建设,全国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关于八片治理的经验,朱部长的讲话已做了全面的阐述,会议安排的十个典型发言,也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
1.       加强领导,真抓实干
2.       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
3.       坚持开发性治理,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4.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断深化改革
5.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治理质量效益
这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黄土高原世行项目办到会给我们传经送宝。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的经验是:一是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区域性协调机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高层次的会议,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帛和运行机制,严格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政策;三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综合治理中根据长江上游人多地少的特点,以水为核心,以改造坡耕地,建设基本农田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立体开发,在治理区初步遏制了产生水土流失的根源;四是防治重点明确,确定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陕南陇南地区四片为治理重点,坚持十年,常抓不懈。五是重视科技,在广泛推广的基础上,重点安排资金,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还重点抓了20个县作为示范样板。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经验:一是敢于引进外资,为水土保持引用外资和使用银行资金带了个好头;二是有一套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从中央到省、地、县层层建立了世行项目办公室;三是建立了科学、统一、完善的规划体系,在规划中十分注重新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如应用计算机进行效益分析、财务分析、工程概算,应用GIS进行规划编制。按照世行的要求,各级项目办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交通工具、计算机、数字化仪、传真机、绘图仪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建立了严格的投资监管体制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报帐制的推选,使资金能够按规定用途使用,杜绝了不合格工程。四是实行建设监理制,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和毅然决然的正常发挥,对大宗物资,还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保证了质量,降底了成本。
(三)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这次会议,我们明确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跨世纪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实现初见成效,2030年实现大见成效,到21世纪中叶,将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治理一遍,在水土流失区及潜在水土流失区建立起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山川秀美。
 
二、贯彻落实朱部长讲话精神,努力开创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八片二期第二阶段的第二年,是全面完成第二阶段工作的关键时期,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是好的,但有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进入二期第二阶段以来,个别重点区地方领导存在着思想上松懈、行动上松劲;二是项目管理不规范;三是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治理成果管护跟不上;五是有些地方配套资金落实的差,没有按规定比例配套到位。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地区,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财政部、水利部的部署和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强化项目管理,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能使工程持续发挥效益的建后管护机制。同时,各省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政策。一是对“十、百、千”达标验收的县在投入上要给予倾斜,以资鼓励;二是要按照司里的要求,各省区每年对各项目县要进行综合考核排队,今年考核情况已通报给大家,对各省区倒数第一名的要给予亮黄牌警告,如连续二年排倒数第一名,将被取消八片重点县建设资格,部里把对八片县经费的调控权交给省上。
借此机会,我想重点同大家研究一下贯彻落实面向二十一世纪水保生态建设发展框架的基本思路,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基本思路
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走向新世纪”。一是高举水土保持基本国策的大旗,牢记水土流失是中国头号环境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预防监督与生态环境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三是坚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耕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强化综合治理。四是努力实现山川秀美的跨世纪宏伟目标,使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环境美。主要抓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创新和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五是扎扎实实迈好五大步:第一步是坡改梯,改善生产条件;第二步是粮果林草因地制宜;第三步是旱变水、节水灌,产量翻番;第四步依靠高科技,再上新台阶;第五步是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二)几点要求
1. 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当前我国水土保持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视察黄河时,再次对治理水土流失进行了战略部署,江泽民总书记《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的讲话,不仅对黄河的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跨世纪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深入学习,以讲话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把我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指示精神上来。总书记、总理的讲话意义重大,一是进一步确立了水土保持基本国策地位,水土流失是中国头号环境问题。二是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水土保持在农业、生态、潇洒整治三方面的根本措施和重大作用。三是确认了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水土保持与水利密不可分。四是肯定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及成绩。五是强调了综合治理的正确道路。六是指出了水土人持战略调整的几项措施。江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必须尊重科学、尊重实践,走综合治理之路。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朱镕基总理最近提出要加强黄土高原的林草植被建设,我们要调整思路,一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二是在综合治理的措施中林草要大上,水利应先行,加大植物措施的比重,大力发展适于黄土高原地区生长的沙棘、柠条等灌木,同时要搞好坡面工程整治、沟道治理工程和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推广节水微灌,为提高黄土高原地区植物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创造条件。实现山顶乔灌草戴帽,梯田果树绕山腰,山沟堰库良田展新貌。
2. 加强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水利部党组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三讲”整改意见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水利项目计划管理和资金管理,要求水利项目必须做好前期工作,依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这就是说,规划不再作为立项的依据,“一规到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基础工作滞后,已影响到整体工作。国家计委今年就从严要求,水土保持工程也要有省级以上计划部门或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要在上报计划时,注明批准的文号。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审批,就必须严格执行,水利部就将此作为计划管理的依据,地方各级业务部门必须将此作为项目管理、执行的依据,不得随意调整、变更建设内容,也不得增减建设规模及其资金,更不得搞计划外项目。一句话,水保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要如同水库、电站一样,纳入基建程序,按项目管理。
投入治理水土流失的资金,有国家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发资金、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以及贷款等,各个资金渠道都有各自的一套管理办法、使用范围,要求地方配套相应的资金。我们要严格遵守,管好用好八片资金,加强示范工程建设,严禁挤占、挪用、乱用建设资金。水土保持资金要建立专帐、专款专用、专户储存。违反上述规定或地方配套资金没有足额到位的,必须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下年度将停止拨款。
3. 加强质量管理。各地要从加强项目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和加强前期工作等方面入手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要推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去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我们要结合水土保持行业的特点认真贯彻执行。一是试行由县(市、区)水利局作为项目的责任主体,对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并承担风险。二是对组织发动群众义务投工的项目,以有关乡镇长作为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三是对有条件的工程如机修梯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治沟骨干工程及淤地坝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四是借鉴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的经验,推行建设监理制,大宗物资、设备政府集中采购制;对植物措施所需树苗、草种包括优质经果林苗木,要作到自繁自育,要杜绝长距离调运苗木,提高植物措施成活率。五是要做好前期工作,按照水利部“三讲”整改方案,规划阶段不予立项。必须凭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方能立项。必须有小流域设计,方能施工。要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抓好基础性工作,要借鉴长江上游重点防治区和世行黄土高原贷款项目的经验,实行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各省(区、市)要为地县创造条件。
4.加强成果管护。水土保持治理成果能否管护好,使其充分发挥效益,是水土保持效益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要坚决扭转过去那种重治理轻管护的习惯,治理成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造成重复投资治理,不仅浪费了国家大批钱财,也挫伤了农民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加强成果管护,一是要建立管护责任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县乡村都要制定水土保持成果管护办法,坚决贯彻执行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二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治理成果,可将使用权包括管护权持拍卖或承包给农户。也可划出一块管护基地,建立一个水保管护服务站,以利益机制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建立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地,做到治一片水土,建一个基地,富一方群众。在加强管护的同时,在重点治理区要加强预防和监督工作,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部里曾多次提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必须同时开展监督执法,现在再次重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必须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区。
5. 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八片重点治理区是国家第一批大规模开展重点治理的区域,要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气氛,水土保持是一项基本国策,要像宣传计划生育、宣传环境保护那样,抓好水土保持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要落实宣传经费;二是有专人负责;三是要营造浓厚的气氛,争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要像山东省那样,在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道、公共场所树立永久性宣传标志。宣传工作也是八片重点治理区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希望各地高度重视。
近期要抓好的几件工作:
1. 各省、地(市)学习传达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各地实际,提出贯彻落实具体意见,十一月份报部。
2. 要抓好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
3. 继续抓好“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搞好今年第一批达标验收工作,完成后统一命名、表彰、奖励,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命名后不是这个项目的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省上在安排资金计划时要向这些县倾斜,财政部、水利部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支持。
4. “三区“划分。已有21个省(区、市)完成公告了,山东省县县完成了“三区”公告。
5. 遥感普查土壤侵蚀。绝大多数省不等不靠不要,工作积极主动。但也有个别省领导不力,拖了后腿,影响全国汇总、上报、公告。一是落后的省抓吧进行,二是在遥感普查的基础上,大力推进“3S”技术的应用,三是进行组网联网,建立先进的通信系统,四是办一期局处长专题研讨班。
6. 保护母新河工程。这项工作是水利部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发动社会各界募捐,中央和各省进行保护母新河重点工程建设,水利部门给予相应的配套,宣传声势大,今年的重点工程安排在小浪底、万家寨和丹江口水库库区。希望引起各地的重视和支持。
 
 
适应形势 积极探索
把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在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  张红兵
(1999年9月16日)
 
同志们:
  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第十四次会议今天在辽宁省朝阳市召开。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刚才,水利部朱副部长发表了重要的讲话,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对如何搞好今后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全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很好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各省、自治区,也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说,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举国上下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在探讨和今后工作中参考。
一、充分认识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长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东西南北大部分地区原有较好的植被和良好的环境。后来由于战乱破坏、自然灾害和滥砍滥伐等人为原因,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损失,也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阻碍和威胁。去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严重洪涝灾害留下的惨痛教训和今年的长江汛情,都充分表明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已经迫在眉睫,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和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总书记、总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也对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今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多次视察西北、西南地区,又对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仅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瞻元瞩。
国际经济发展历史上,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对矛盾,很多发达国家或新兴的工业国家或地区都曾经历过一段生态环境恶化的痛苦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再回过头来搞生态环境建设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已经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中央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既要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存在困难的严重性,从组织上、思想上、措施上,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总结推广八片重点治理经验,推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1983年,国家将无定河等八片地区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走过了十七年的历程。十七年来,特别是实施重点治理二期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水利和财政部门的积极配合、积极引导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八大片”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重点治理区的生态善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基本按照规划对位配置,布局合理,形成了综合治理开发体系,治理区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在80%以上。
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作有仅取得很大成就,也积累了十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总结推广必将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经验是:第一,充分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党政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第二,坚持了在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开展以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第三,坚持了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使水土保持由单纯的防护治理转变为防护与开发并重。在治理过程中产生、形成了多种适应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治理形式,如租赁、股份合作制、拍卖“四荒”使用权等,也为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随着黄河、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启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政策措施都将会发生一个较大的转变。因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大胆探索,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一)积极调整、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八片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工作是国家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改变小流域治理的局部观念,把重点小流域的治理纳入到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大规划中,特别是地处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重点小流域的治理要与大的规划、大的行动保持一致。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法制不断完善的国家,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是规范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保证,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水土流失的观念。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以及执法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在开发建设过各人中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乱砍乱挖,乱倒乱弃,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对已建成的防护工程、林草植被非但没有很好地管护,还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水土流失呈恶化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观念,必须严格执法,加大依法治理水土流失的力度,真正做到预防监督与治理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巩固治理成果,防止边治理边破坏、边流失现象的再度发生。
(二)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资金投入问题,直接制约着水土保持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投资 大,效益长远的公益性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所有生活在这一片土地的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因此,要解放思想,发动群众,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投入机制,营造“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中央财政在较困难的情况下,始终积极参与、支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除八片重点治理经费外,还有飞播造林补助费、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经费、太行山绿化专项资金、河北坝上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等。最近,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中央有关部门与有关省份在正在研究制定黄河、长江中小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央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肯定还会大幅度增加。
但是,由于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很重,对资金的需求也很大。据测算,要完成全国近2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约需投资15100亿元。因此,单纯地依靠中央财政或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是远远不能满足治理的需要。所以,希望地方各级政府能够从大局、全局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央不断增加投入的同时,地方各级财政也要不断增加对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宣传,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采取多样灵活的形式,发动、吸引更多的集体、个人参与此项“功在当代,利在知秋”的事业。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加快治理步伐,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一环。目前,投入资金有限,因此,加强资金管理万为重要。今后要不断完善水土保持资金管理办法,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与效益紧密挂钩的资金管理有效机制。第一,完善制度建设。财政部将与水利部共同协商制订《水土保持补助费管理规定》,从制度上加强对水土保持资金的管理。二是要加强资金的项目管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资金报账制”。项目管理是规范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的一个比较科学的办法,过去我们在八片治理中一直强调并加以推广。今后仍要坚持实行项目管理,要做到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有认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实施过程中有及时的跟踪反馈,竣工时要有严格的验收,坚决反对工程项目一包了事的做法,财政部门要配合水利部门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及时拨付,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选水土保持资金使用的“报帐制”。“报帐制”是指围绕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对项目实施单位、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资金管理的职责和行为进行明确和规范,使资金、物资、帐务既分离又统一,最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管理制度。这是湖南、云南两省在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准备在全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予以推广,现在也提出来,供大家在水土保持资金管理中参考。三是加强资金的监督检查。目前,财政资金监督不严,使用混乱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因此,加强监督检查是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中央财政将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次对八片水土保持资金的专项检查。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要会同水利部门对水土保持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对出现的问题要抓紧整改。同时要逐步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四)在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要进一步突出生态效益。治理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从目前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情况看,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是当务之急,因此,各地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植树种草力度,进一步突出生态效益的观念,把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作为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因地制宜,做到经济林、果与生态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
同志们,水土保持是一项基本国策,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水利、财政以及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建设秀美山川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