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摘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01-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毛泽东
1955年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写的按语:
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已的问题了。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都学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
对离山县《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一文写的按语是:
离山县委的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做同类规划的参考。
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已的问题了。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都学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
对离山县《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一文写的按语是:
离山县委的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做同类规划的参考。
朱德
1957年12月19日在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
水土保持是农业的一项基本建设。水土保持对于开展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治河流水患,保证农、林、牧业发展都有极大的意义。
我国地广人多,每年都有水旱灾害发生,不是北方旱灾就是南方水灾,或是北方水灾,南方旱灾。多建设水利,搞好水土保持就可以解决水旱灾害。建设社会主义主要是要征服自然,保持水土,根治水害,这是保证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水土保持是一个全国性、艰巨性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才能做好。据说治理每平方公里就需要6000~7000工,这样看来,离开群众的力量,水土保持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
水土保持工作还必须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水土保持必须从山顶到山脚,从上游到下游,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必须把水土保持规划纳入省、县、乡、社生产规划中去,从上到下,下达指标,从下而上汇总规划,不仅制订长远规划,同时也订出年度计划。并且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项工作牵扯到农、林、水、畜牧、交通、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各有关部门必须在党政统一领导下,密切协作。
我国地广人多,每年都有水旱灾害发生,不是北方旱灾就是南方水灾,或是北方水灾,南方旱灾。多建设水利,搞好水土保持就可以解决水旱灾害。建设社会主义主要是要征服自然,保持水土,根治水害,这是保证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水土保持是一个全国性、艰巨性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才能做好。据说治理每平方公里就需要6000~7000工,这样看来,离开群众的力量,水土保持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
水土保持工作还必须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水土保持必须从山顶到山脚,从上游到下游,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必须把水土保持规划纳入省、县、乡、社生产规划中去,从上到下,下达指标,从下而上汇总规划,不仅制订长远规划,同时也订出年度计划。并且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项工作牵扯到农、林、水、畜牧、交通、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各有关部门必须在党政统一领导下,密切协作。
周恩来
1952年12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中指出: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种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工作。由于各河治本和山区生产的需要,水土保持工作,目前已属刻不容缓。三年来,在山东、河北、察哈尔、西北、东北和淮河流域试验推广,并已收到一部分成绩。其进行的方法:根据山东等地的经验,首先应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有计划地封山、造林、种草和禁开陡坡,以涵蓄水流和巩固表土,同时应推行先进的耕种方法,如修梯田、挑旱渠、等高种植和牧草轮作等办法,以期使降落的雨水尽量就地渗入,缓和下流,不致形成冲刷的流势和流量。对于已经冲刷的山溪沟壑,即应先支沟,后干沟,自上而下,由小而大地修筑拦沙坝和缓流坝,以改变沟壑纵向的坡度,延缓洪水下泄的速度,截流其挟带下泄的泥沙,淤出的土地并可增加生产。
水土保持是群众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必须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发动群众组织起来长期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功效。必须与农林、水利和畜牧各项开发计划密切配合,才能巩固和扩大工作的成绩。因此在进行的时候,应当首先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地区和流域。在一个地区和流域,应当首先集中在一条或几条支流。就和水利工作配合来说,应当首先集中在已经开始和即将开始根本治理的河流,切忌力量分散。在1953年除去已经开始进行水土保持的地区,仍应继续进行以外,应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延水,及泾、渭、洛诸河流域为全国的重点,其他地区亦要选择重点进行试办,以创造经验,逐步推广。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种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工作。由于各河治本和山区生产的需要,水土保持工作,目前已属刻不容缓。三年来,在山东、河北、察哈尔、西北、东北和淮河流域试验推广,并已收到一部分成绩。其进行的方法:根据山东等地的经验,首先应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有计划地封山、造林、种草和禁开陡坡,以涵蓄水流和巩固表土,同时应推行先进的耕种方法,如修梯田、挑旱渠、等高种植和牧草轮作等办法,以期使降落的雨水尽量就地渗入,缓和下流,不致形成冲刷的流势和流量。对于已经冲刷的山溪沟壑,即应先支沟,后干沟,自上而下,由小而大地修筑拦沙坝和缓流坝,以改变沟壑纵向的坡度,延缓洪水下泄的速度,截流其挟带下泄的泥沙,淤出的土地并可增加生产。
水土保持是群众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必须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发动群众组织起来长期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功效。必须与农林、水利和畜牧各项开发计划密切配合,才能巩固和扩大工作的成绩。因此在进行的时候,应当首先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地区和流域。在一个地区和流域,应当首先集中在一条或几条支流。就和水利工作配合来说,应当首先集中在已经开始和即将开始根本治理的河流,切忌力量分散。在1953年除去已经开始进行水土保持的地区,仍应继续进行以外,应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延水,及泾、渭、洛诸河流域为全国的重点,其他地区亦要选择重点进行试办,以创造经验,逐步推广。
谭震林
1957年12月21日在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
水土保持是治面的工程,不是治一个点,而是整个面,是从面上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水土保持是治面的工程,要在面上去治理,就必然要依靠群众,依靠合作社,而不是依靠国家,整个面的治理依靠国家是行不通的。
水土保持既然是依靠群众,依靠合作社,就必须与当前生产密切结合,必须把群众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成为一个群众性的运动。
水土保持是治面的工程,不是治一个点,而是整个面,是从面上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水土保持是治面的工程,要在面上去治理,就必然要依靠群众,依靠合作社,而不是依靠国家,整个面的治理依靠国家是行不通的。
水土保持既然是依靠群众,依靠合作社,就必须与当前生产密切结合,必须把群众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成为一个群众性的运动。
邓子恢
1955年10月19日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黄河的最根本措施。譬如三门峡水库修好了,如不做好水土保持,每年河道就要流下十三亿八千万吨泥沙,水库寿命就不能持久,也不能彻底解决下游的水患灾害,水力发电、灌溉、航运等设施也就难于做好,那么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就成为空话。根治黄河是三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工程,期限是几十年,投资五十八亿,动员人力更不知多少,如果这个工作做不好,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影响工业建设,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水土保持工作是提高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最有效措施。山区面积所占的比重很大,提高山区生产主要靠水土保持,在山区发展农、林、牧业生产都与水土保持工作有密切联系。现在不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的农业产量很低,一般的山区和南方山区的生产水平也较低,其主要原因都与水土流失有关,离开了水土保持要提高山区生产,改善山区人民生活是不可能的。如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不仅不会穷困,而且潜力很大,生产可以大大提高。
1957年12月16日在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
要“集中治理”,就必须要“综合利用,全面规划”,农、林、水、牧结合,而且要“坡沟兼治,治坡为主”,生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点、线、面要密切结合。在南方和目前水土流失还不严重的地区要“防重于治”,在一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必须是“治理与巩固结合”,边发展,边巩固。
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黄河的最根本措施。譬如三门峡水库修好了,如不做好水土保持,每年河道就要流下十三亿八千万吨泥沙,水库寿命就不能持久,也不能彻底解决下游的水患灾害,水力发电、灌溉、航运等设施也就难于做好,那么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就成为空话。根治黄河是三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工程,期限是几十年,投资五十八亿,动员人力更不知多少,如果这个工作做不好,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影响工业建设,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水土保持工作是提高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最有效措施。山区面积所占的比重很大,提高山区生产主要靠水土保持,在山区发展农、林、牧业生产都与水土保持工作有密切联系。现在不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的农业产量很低,一般的山区和南方山区的生产水平也较低,其主要原因都与水土流失有关,离开了水土保持要提高山区生产,改善山区人民生活是不可能的。如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不仅不会穷困,而且潜力很大,生产可以大大提高。
1957年12月16日在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
要“集中治理”,就必须要“综合利用,全面规划”,农、林、水、牧结合,而且要“坡沟兼治,治坡为主”,生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点、线、面要密切结合。在南方和目前水土流失还不严重的地区要“防重于治”,在一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必须是“治理与巩固结合”,边发展,边巩固。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