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

青海日报:卡阳,穷山坳的华丽蜕变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0-10-1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这是10月7日拍摄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png

  10月7日拍摄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深秋,卡阳村层林尽染、森林叠嶂,美不胜收。站在山梁上,一层层梯田随着山势蜿蜒远去,蓝天白云下矗立着一排崭新的小洋楼。沟谷内,游客如织,人们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小山村充满生机。

  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地处青海东部农耕区的西宁市湟中区卡阳村依托生态资源,挖掘文化、体育、乡村特色和乡间美食,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挖掘资源、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个昔日的穷山坳村容村貌越来越靓,村民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趣卡阳”4A级景区,网红打卡地。

  花海飘香富村民

  交通不便,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基本都是坡梁地。每年雨季,地里的土壤肥料都会被雨水冲走,加上不能浇水,庄稼全靠天,种地效益收入低,卡阳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以前山是秃山,地是坡地,村是穷村。”村党支部书记祁生海说:“卡阳全村面积七成是水土流失区,耕地九成是坡耕地。亩产只有150公斤,1公斤也就2元。”当时的卡阳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28人。

  2014年10月26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湟中拦隆口项目区开工,卡阳与其他5个村受益,卡阳的183.33公顷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当地水土保持部门精准施策,通过精准对接生态观赏性树种、梯田特色农作物、珍稀花卉种植等措施,使卡阳村周边地区的水热状况得到改善,地区涵养水源得到明显增加,地表径流的冲刷逐年减少,土壤侵蚀程度也逐年减轻,生态得以良性循环。

  改善生态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第二年,“亩产有三四百公斤了。”村里粮食总产量增加5.5万公斤,经济效益增加近50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395元。

  “过去我们在山上种地,收成基本看天气。以前光种植和收庄稼,就要花去4个月时间,现在建了梯田坡地变平地,机械能进去了,这些农活10天就能干完,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村民杨有兴在卡阳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坡耕地改造带来的变化让他感触最深。杨有兴说,家里有0.53公顷(8亩)水保治理梯田,今年全部种了油菜,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同时,项目的完成也为卡阳村日后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如今,村子以梯田为载体,千亩优质油菜基地、优质中藏药基地和生态花卉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青山如黛、花海飘香”的高原特色乡村旅游景观。

  如同一块跳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脱贫提供了立足点,更生发出向上起跳的强韧弹性。产业带动、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外出务工……卡阳的好事儿不断“弹出”。现在的卡阳,山清水秀,游客多了,贫困村脱贫了,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精准帮扶兴乡村

  近年来,西宁市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减贫标准,全面实现330个贫困村退出,64337人净脱贫,湟中、大通、湟源3个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绝对贫困“清零”。

  “以前我们家每天的早饭午饭基本上都是土豆和馍馍,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吃肉,现在天天都过节,想吃肉就去买,土豆也已经成配菜了。”在卡阳村村民张万虎家中,他们的一日三餐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就在五年前,张万虎一家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一家老小全指着张万虎一人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我没什么文化和技能,在外面打零工一年到头都赚不到一万元,父母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困难。”张万虎回忆道。转而他咧嘴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一年至少能赚到三万元,日子好过了!”

  张万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拐点,是从2015年卡阳村第一书记鲍武章到任后开始的。

  鲍武章是我省惟一一个从民营企业被选派到扶贫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卡阳村走出了一条景区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特色路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了“企业家+驻村干部+村党支部+农户”的党建扶贫模式,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典范。

  眼看着村里铺上了公路,通上了自来水,处处种满花草树木。张万虎在鲍书记和村“两委”的建议下,办起了卡阳村的第一家农家乐,率先脱了贫。

  祁生海介绍道,在乡趣卡阳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卡阳村“两委”通过精准帮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等,帮助全村40多家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同时为村民提供景区内护林员、导游、服务员等工作岗位,带动全村260人就业。如今,不仅一举摘掉了“穷帽子”,还捧回了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金牌子”。

  鲍武章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当前卡阳村部分村民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很大。下一步卡阳村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百姓站在田埂上就能望见未来。”

   集体经济势头旺

  “我们村集体经济是靠两辆中巴车破的零,两年来已累计收益22万元了。”村委会主任李明栋清楚地记得当时集资时的重重困难。

  2018年,卡阳村利用幸福乡村党建基金和党员集资的资金购置两辆中巴车,依托卡阳景区,开始经营乡村旅游运输。卡阳村把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省级示范点和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目标。

  借着集体经济“破零”的东风,卡阳村趁热打铁,集体经济迅速跃上快车道。2018年,争取帮扶资金225万元,落实“南京—西宁友谊林”产业扶贫项目,完成建设高标准景观山杏林25公顷,打造出卡阳“春赏花、秋摘果”的美丽景观;2019年,争取乡村振兴资金300万元,新建了民宿宾馆;争取“一事一议”资金568万元,新建了停车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完成了村卫生室改造以及美丽乡村的提挡升级。

  “这些项目一是增加村民收入,二是解决就业,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卡阳的未来需要这样的项目来支撑。”祁生海介绍,目前,卡阳村建设中的还有投资300万元的民俗体验中心项目、投资200万元的冬季滑雪场和灯海项目以及规划中的400万元的儿童游乐园项目。

  今年6月30日,青海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与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精品景区。“我们卡阳现在开始和新华联这样的中国500强企业合作了,这在5年前简直不敢想象啊。”鲍武章说,如今的卡阳未来可期。

  (青海日报:2020年10月15日第8版  记者  陈 曦)


最近更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