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672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3%;年均径流模数81346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252.7吨/平方公里,严重地方达12000 吨/平方公里以上;年均流失泥沙8786万吨,占全省年入黄泥沙总量5.04亿吨的17.4%,占黄河年均输沙量16亿吨的5.5%;年均剥蚀土壤3.9毫米,流失氮、磷、钾养分190多万吨。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酷劣,农业基础脆弱,成为长期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立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市情,坚持将大搞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总结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发展经验,近年来又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列入农村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推行目标管理,长期以来发扬“三苦”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坚持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探索总结出了一条通过大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的单纯治理时期。这一时期,曾先后两次掀起结合改善定西市农业生产条件治山治水、改土造田的治理热潮。第一次是在“大跃进”时期,以“大战华家岭”为代表,第二次是在“农业学大寨”时期,以通渭县杏树湾为代表,开展了群众性以兴修梯田为主的单纯治理工作。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至九十年代末期的综合治理期。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市的安定、陇西、通渭、临洮四县区被国务院列入“三西”建设范围,按照“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工作思路,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发展时期,较长时期梯田水窖加林草,被干部群众称为干旱地区治贫致富的“三件宝”。安定区被先后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和关川河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同时,水利部黄委会黄河中游局试验示范项目、省列试验示范小流域治理项目、黄河水保生态重点治理项目、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国家生态县建设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在全市相继实施。依托项目建设,大规模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重点实施的小流域内整体实现了梯田化,“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明显提高,建成了安定区官兴岔和石家岔、通渭县温泉、渭源县里仁沟等一批示范流域,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第三阶段,新世纪初至2012年的总结提升期。在认真总结以往治理经验、充分认识市情的基础上,按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和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按照“组装配套抓整合、改造提升创精品”的工作思路,以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草)工程、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试点工程启动实施为契机,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扶贫开发为主线,以小流域为单元,兴修梯田、造林种草、建坝筑路,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建成了以安定区九华沟小流域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示范小流域,昭示了干旱贫困山区通过大搞水土保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前景。2011年成功举办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暨现场交流推进会”和“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现场会”。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的规模治理和综合开发期。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这一核心要求,抢抓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规模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思路、整合项目、靠实责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益推进。依托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淤地坝除险加固等一批骨干建设项目,建成了通渭县长川、涧滩,安定区太白山、庙坪,陇西县盘龙山、金山,临洮县上营等一大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精品示范典型,形成了“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收其效”、“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服务、群众参与、同台唱戏”的工作格局,推动了以马铃薯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导的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开创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二、主要成效
(一)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截止2018年底,累计兴修梯田713万亩,农村人均达2.7亩。坡耕地修成梯田后,不但能够有效拦蓄二十年一遇的降雨,即使在大旱之年,梯田地种植马铃薯的亩产量也在1500公斤以上,较坡地种粮收入净增5倍以上。通过测产表明,在正常年景下,梯田比坡耕地亩均增产30%—50%,其中小麦、马铃薯每亩可分别增产52公斤和500公斤以上,据此推算,全市新修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37.1万吨。梯田修到哪里,道路通到哪里,不但改善了山区交通条件,而且催生了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劳务输转和土地流转,为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基础平台,2018年,全市马铃薯、中医药、草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84亿元、170亿元、170亿元。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由不得温饱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稳定解决温饱并全面建成小康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依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建立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提高了拦泥减沙能力。截止2018年底,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55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57.1%。其中:兴修梯田713.27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65.65万亩、种草131.79万亩、封禁治理122.06万亩,建成水窖、谷坊、沟头防护等小型拦蓄工程37.73万眼(处、道)。全市有470条小流域列入重点治理,380条流域治理达标并通过验收,11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十、百、千”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全市现有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蓄泥沙3057万吨、拦蓄径流2.4亿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蓄水保墒和拦泥减沙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安定区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
(三)淤地坝建设快速发展,山区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定西市陆续实施了以工代赈淤地坝、黄河上中游骨干坝、生态环境治理淤地坝以及安定区称钩河和李家河、通渭县徐川、陇西县揭皮沟、渭源县唐家河和桥子沟、临洮县广丰、漳县柳树沟等8条小流域坝系。累计建成淤地坝379座(骨干坝153座、中型坝96座、小型坝130座),其中8条小流域坝系下达投资并建成淤地坝215座(骨干坝70座、中型坝77座、小型坝68座)。骨干坝和中型坝设计总库容11245万立方米、拦泥库容5435万立方米,滞洪库容5810万立方米,可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33.8平方公里、淤地1.6万亩。淤地坝的建成,不但起到了“滞洪、拦泥、淤地”的主体功能,也发挥了“抗旱、行路、经营”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坝顶成为连接千沟万壑两岸的桥梁,接通乡村道路1184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的交通条件与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主要做法与体会
(一)抓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关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从全局的、政治的、战略的高度,真正确立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基础地位,把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农村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书,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机制。市、县区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水保、扶贫、国土、交通、水利、林业、畜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决策体系、社会协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抓宣传教育,营造建设氛围,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水土保持是一项基本国策,以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好政策,宣传各自在水土保持实践中的好经验、打造的好典型,宣传水土保持促进产业开发、实现增收致富的好做法。近年来,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解读专题,对“一法一条例”进行宣传讲解,组织学员到市内水土保持示范点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加强对全市水土保持现状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抓科学规划,坚持综合治理,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前提。在认真总结以往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坚持综合、快速、科学、高效的治理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主体,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益推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村合理配套,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项目整合,拓宽投入渠道,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根本。通过政府主导,明确部门职责,按照“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收其效”的建设原则,积极协调发改、财政、水保、扶贫、国土、交通、水利、林业、畜牧等部门,把各自的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在水土保持重点实施区域内进行集中整合、组装配套,探索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真正形成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服务、群众唱戏”的工作格局,有效拓宽了投入渠道,加快了建设进度。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开发,通过流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治理与民间资本参建的“双轮驱动”新模式。
(五)抓预防监督,强化水保执法,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保障。市、县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以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为核心,以查处典型违法案件为突破口,全面规范生产建设水土保持行为,对一些典型违法案件,依法严肃查处,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巩固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成果。
(六)抓产业开发,助推增收脱贫,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水土保持措施特别是梯田建设工程搭建的基础平台,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规模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不断培育和壮大以马铃薯、中药材、畜草、劳务等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打造“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形成“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的发展模式,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甘肃省定西市水土保持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