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

        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搞好十堰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稳定维护洁净水源,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提高山区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支撑。为此,十堰市一直将“服务南水北调,搞好水土保持”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兑现了丹江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
        一是上下联动,统筹协调,构建水保建管新格局。十堰市委、市政府将“丹治”等国家水保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发改、财政、水务、林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及各自相关项目配套,项目县与项目乡镇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共同为水保工程提供服务保障的良好局面。通过各部门齐抓共管,十堰市“丹治”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顺利实施。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水保建设新思路。十堰市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依据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需求,以“三道防线”为主线,以治理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以及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型、清洁生产型、人水和谐型、民俗休闲型、观光采摘型、绿色产业型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探索,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精品示范工程。如郧阳区清水河小流域,突出生态特色,依托“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郧十一体化“ 宏伟规划和“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乡镇”创建活动,精心打造境内的清水河清洁型小流域示范工程,利用区位优势、山场资源、村落环境,把清水河小流域打造成了集蔬菜种植体验园、生态农业科技园、村落休闲度假园于一体的生态水保示范工程。另有丹江口市胡家山小流域、郧阳区樱桃沟小流域、郧西县箭流铺小流域等,各项工程特色鲜明,治理标准较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积极引导,广泛筹措,吸纳民间资本投入水保建设。自2000年以来,十堰市通过广泛宣传、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建设。2000年至今,十堰市陆续有个人和企业以资金和实物投入的方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设内容主要为坡改梯(栽植经果林、水保林)、荒山荒坡治理等。经统计,十堰市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49处,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市、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9万亩,资金和实物投入折资共计21865万元。其中,郧阳区民营企业家吴汉冈在郧阳区安阳镇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征地12000亩,投资1.2亿元,打造水保基地“五园”工程(百花园、百草园、百果园、百药园、百苗园),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深受社会好评;另有竹溪县民营企业家彭寿高投资5000多万元,集中流转土地6700多亩发展珍稀苗木产业基地,建成了1.4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园,郧西县武当红酒厂每年投入基地建设资金3000万元,租赁和购买荒山荒地种植管理野山葡萄,为酒厂提供优质加工原料。大量民间资本的投入,弥补了十堰市水土保持建设资金不足,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同时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提升了十堰市水土保持建设管理水平。
        十堰市依托“丹治”“长治”以及全国坡耕地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主,积极引导、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11.2平方公里,总投资15.0195亿元。据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显示,十堰市水土流失面积由2006年的8936平方公里降至4675平方公里,降幅高达47.7%。在近两年库区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规划年度考核中,十堰市连续两年代表全省在库区三省考核中名列第一。
        (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 供稿)

“丹冶”染绿新库区,确保清水续北送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治理新貌(杨飏 摄) 

丹治丹江口市胡家山流域

房县三溪沟小流域治理,建成万亩芍药基地

确保丹江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承诺

十堰竹溪“丹治”工程 黑龙洞小流域治理富民美村

水土保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创造条件

郧阳区柳陂项目区肖家湾小流域坡改梯蔬菜基地(摄影:蔡本学)

郧阳区水保梯田惠民生

竹山县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肖家沟花生基地

竹溪县李家河水保茶园基地全景图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本网站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维护

京ICP备050062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50号
E-mail:information@mwr.gov.cn; swcc4364@mwr.gov.cn
联系电话:010-63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