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保治理典型|贫困县的致富“梯”——红安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

        曾走出两位国家主席,61位将军的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红安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位于县西北部华家河镇,长江一级支流滠水河上游,工程建设范围涉及新店、高山、石咀、大学、徐榨等10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30.43平方公里,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1万人,人均基本农田仅为0.88亩。是全县坡耕地面积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该工程共完成土坎坡改梯6250亩,植物护坡130.22公顷,田间道路15180米,截、排水沟44732米,蓄水池3座,沉沙池113口,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8平方公里,经推算年减少土壤侵蚀量6.10万吨,治理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276吨/平方公里减少为1280吨/平方公里,增加蓄水能力67.67万立方。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6.33%提高到治理期末的42.83%,林草面积占到宜林宜草面积的95%以上。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治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2000元增加到3890元,经济效益显著。三是社会效益改变明显。通过兴修坡改梯、田间道路,蓄水池等措施,使项目区6个村的行路难,6250亩的耕地耕作条件得到改善。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项目区内已基本改变过去肩挑背拖的耕作方式,机耕、机播,小型农用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骑着摩托车到田间劳作等现象较为常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呈现出“山变绿,地变平,水变清,路畅通”的喜人景象。项目区的坡改梯成了项目区农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梯”。
        (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 供稿)

红安华河镇小流域项目区建设拦沙坝既蓄水灌溉,又保土不流失,还方便村民通行。

红安县大山背坡改梯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红安县坡改梯治理成效

红安长河缘生态清洁小流域

盐店河项目区水土保持经济林板栗基地果满枝头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本网站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维护

京ICP备050062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50号
E-mail:information@mwr.gov.cn; swcc4364@mwr.gov.cn
联系电话:010-63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