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保亮点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70年巡礼

信阳市南湾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由群众自力更生分散治理转向政府投入规模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开发转向集约型治理开发,由防护型治理转向生态型治理,濯濯童山披绿装,坡地变梯田,荒山沟变成大花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辉煌,在绿水青山之间耸立起一座座丰碑。
      ——连片治理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有组织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50年开始对淮河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初步查勘,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52年水土保持查勘在全省展开,山丘区发动群众修筑梯田,建设谷坊、水窖、塘堰坝,栽植水土保持林;平原区推广沟洫畦田、台田,均取得较好效果。1987年以后,全省水土流失地区要求进行大面积集中连片治理,截至1994年,全省20个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集中连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共治理小流域900多条,以济源王屋河、舞钢尹集、郑州五指岭等为代表的54个片区,探索出了“四线三区”早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四道防线”:第一道,坡顶鱼鳞坑、水平沟与乔、灌、草相结合;第二道,缓坡隔坡条田、反坡条田与经济林相结合;第三道,坡脚梯田与沟坝地相结合;第四道,沟道谷坊、塘堰坝、淤地坝相结合。“三区”是:坡顶用材林基地、缓坡经济林基地、坡脚农作物基地。
      ——“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和财政部在全国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示范工程)。我省积极响应国家“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号召,统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土壤植被与培植发展支柱产业相结合,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灵宝市寺河小流域形成了用“材林封顶、果树缠腰、梯田坐底、刺槐封沟”的治理模式;信阳市金牛山小流域实现了“公园外貌、商品基地、服务中心”的治理目标,成为全省城郊型小流域治理的典范;巩义市玉仙河小流域通过治理,山头松柏盖顶,坡脚粮田果园,沟道工程防护,打造水土流失综合立体防护体系。截至2003年,河南省共有10个县、112条小流域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涉及淅川、西峡、内乡、邓州、栾川、卢氏等6个县(市),流域面积78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143km2。为确保“一河清水入丹江,一库清水送京津”,水土流失治理始终坚持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中心,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并重,治土与治水相结合,因地制宜,整治坡地,修建塘堰坝、集雨水窖、排水渠等径流拦蓄和排泄工程,遏制水土流失。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理念,加强了生态产业培育。淅川马蹬镇培育形成了5万亩无公害花椒,成为中原花椒第一镇;西峡县形成了“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香菇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出口位居全国第一,猕猴桃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山茱萸年产量占全国的一半。
      ——淮河流域重点水源区治理。1992年至2004年,在淮河流域重点水源区新县、商城、桐柏、鲁山等县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997年至2001年实施的新县二期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4km2,治理区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600t/km2·a下降到930t/km2·a,在项目实施5年间,虽然连续3年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旱,但农业生产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桐柏县项目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7km2,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8.5%提高到78.8%;治理区以板栗、茶叶、木瓜和养殖业为主要支柱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板栗、木瓜经过深加工已进入全国市场,带动了全县65个贫困村、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黄土塬区治理工程。为减轻黄土塬区泥沙流失,黄河流域洛阳、三门峡、郑州、焦作、济源等市集中开展了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治沟骨干工程、重点支流治理工程,在结合植物措施的同时,修建了大量梯田、坝地、谷坊、沟头防护、淤地坝等工程。洛阳市新安县和偃师市项目区总面积268.9km2,水土流失面积36.7km2,经过治理,整治梯田3.54万亩、坝地2271亩,种植乔木林9.53万亩,修建谷坊441座、淤地坝44座。黄土塬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革命老区水土保持工程。河南省大别山片区、桐柏山片区和太行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区于一体的区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薄弱,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8年至今,国家先后在新县、光山、确山、林州等15个革命老区县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区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008年以来,林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4km2,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8.1%提高到49.8%,年拦蓄径流676.5万m3,蓄水保土效率达83.5%,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500t/km2·a减少到500t/km2·a,土壤侵蚀量减少80%。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项目区人均粮食产量达530kg、年均收入可达6745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坡耕地改造工程。为减轻农业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2009年至2012年,河南省在商城、罗山、陕县、巩义等地实施了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13年5月,国家开始大范围进行坡耕地改造,河南省组织编制了专项实施方案,选定新密、伊川、渑池、禹州、宜阳、鲁山、南召7个项目县21个项目区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坡改梯、沟建坝、配套小型蓄水工程等,项目区实现了生产有路、集水有池、排灌有沟,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各地坚持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示范田、经济林基地,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鲁山县形成了5万亩的梨树、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南召县建成了2万亩核桃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基地。
      ——生态文明工程建设。2003年,水利部在全国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活动,我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集科普教育、水土保持措施展示为一体的科技园区和生态文明工程创建活动。陕县二仙坡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孟津县生态水保科技园等12个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遂平县嵖岈山温泉小镇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等3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卫辉唐庄西山生态园等28个单位先后被评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洛阳、济源、义马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县”;平桥区郝堂等3个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特别是渑池县柳庄成功创建黄河流域第一条国家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黄河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燕山水库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各项创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激发了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的热情,营造了关心、重视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也成了展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普及生态理念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辐射、带动作用。
      2017年,在全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村创建工作,首批评定了新密市尖山田种湾村、确山县瓦岗镇常庄村、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巩义市小关镇大山怀村、永城市城关镇马岗村5个水土保持生态村。通过水土保持生态村创建,把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治理、建设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利用人工治理和自然修复,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投放量,减少面源污染;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3万km2,建设塘坝、谷坊、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36万座。全省6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0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
      在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强化了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全省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执法工作从无到有,水土保持机构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先后有43个县获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各级水利部门基本实现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设施验收、规费征收、案件查处工作“五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得到不断巩固与提高,有效遏制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明显加强。1980年恢复了济源、陕县、嵩县等7个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站;1988年开始,河南省先后对全省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4次遥感普查;1995年开始又进行了3次水土流失普查。完善了监测站点布局,开展了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全省4大流域监测站点全覆盖;围绕水土保持业务,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为全省区域水土流失消长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河南水土保持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综合施策,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河南、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更多更优的生态产品。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本网站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维护

京ICP备050062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50号
E-mail:information@mwr.gov.cn; swcc4364@mwr.gov.cn
联系电话:010-63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