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水土保持成效典型(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 北部山丘区小流域治理蓬勃开展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天津市按照水利部的部署和要求,依据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建设美丽天津的战略部署,加强领导,注重工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积极推进山丘区小流域治理,山丘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逐步遏制,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蓟州区位于天津市北部,是全市唯一的山区县,该区属燕山山脉的系脉,为燕山与平原接壤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北起长城,南至蓟运河,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呈阶梯分布。这里有着丰富的绿色文化底蕴,是“天津市的后花园”。全区总面积1590平方公里,总人口80余万人,其中山丘区面积726平方公里,是水土流失的易发区,也是全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区域。十八大以来,蓟州区围绕农业基地建设,以小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黄土梁子、关东河等近2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了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环境,项目区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草覆盖度提高10%以上,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水源地于桥水库综合污染指数明显下降,水库水质明显改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该区从工程民生属性入手,生态效益与当地经济发展充分结合,成效显著。经过综合治理整修梯田、修建塘坝、谷坊坝整治滩地、改旱地为水浇地等措施,蓟州山丘区增产粮食及果品近亿斤,通过节水灌溉实现年增产活力木达近千立方米,农民年均增收千余元。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注重生态情节型小流域建设,提出“一条小流域,一段风景线、一排农家院”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思路,把小流域治理和山区特色旅游结合起来,促进山区农家特色旅游,目前全区已发展特色山野农家院千余个,年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
        在工程建设实施中,该区完善机构,落实资金,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动工程建设。成立了建设工作组,区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为成员部门,项目乡镇都成立了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在小流域建设中,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工程实施区群众对增产、增收的基本需要,明确工程模式和建设重点,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把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刘庄子、关东河、黄土地梁子等小流域都是通过工程建设培育出来的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产业带,不仅为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找到了好路子,也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保护水土资源“双赢”。在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京津两城市科技人才优势,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工程技术顾问,依托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保证工程建设科学性、高收益。
小流域治理工程--团山子小流域沟道治理跌水堰
小流域治理工程---刘庄子小流域沟道治理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本网站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维护

京ICP备050062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50号
E-mail:information@mwr.gov.cn; swcc4364@mwr.gov.cn
联系电话:010-63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