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典型|强生态文明之基 筑绿水青山之梦

    南小河沟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51设立的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基地,占地面积4.8平方公里。近70年来,该站依托南小河沟野外试验基地,开展水土流失规律、综合治理模式及措施研究和示范推广,开创性提出了“保塬固沟”治理方针和“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建成了“陇东第一坝”“陇东第一园”等一批示范项目,南小河沟也成为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样板,被誉为“黄河中游上的一块翡翠”,在国内外水保界享有较高声誉,为庆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典型带动作用。近期,南小河沟作为庆阳市庆祝建国70周年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多次接受当地新闻媒体采访宣传,并在“透视庆阳”节目中播出“南小河沟:水土治理成就黄土高原绿色翡翠”宣传片,充分展示了黄河人治理水土流失、造福当地人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新高度
    在水土流失治理探索和起步阶段,西峰水保站在南小河沟做出了一系列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影响深远的首创性工作。修建了陇东地区第一座黄土均质淤地坝—“陇东第一坝”,开创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建设与应用的先河。建成了花果山水库大坝,开创了淤地坝联合运用拦蓄径流泥沙的先河。建立了陇东第一座山地果园—“陇东第一园”,改变了陇东地区无苹果栽植的历史。持续30多年大力推广果树栽植、病虫害防治、果园管理技术并大量繁育树苗,为陇东地区苹果产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技术积累,西峰水保站不断总结南小河沟治理经验,逐步构建了系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提出了“保塬固沟”的治理方针,完善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和塬、坡、沟分步设防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相继总结了“四个生态经济带”和基于径流调控利用的多元综合治理模式。南小河沟宝贵的治理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在庆阳地区300多条小流域和黄土高原沟壑区2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并于1983年将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果拍摄成科教记录片《小流域综合治理》,公开向国内外发行。
    二、锲而不舍,全力提交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新答卷
    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工作是西峰水保站在南小河沟延续时间最长、涉及内容最广的工作。南小河沟现建有4个径流站、35个径流场、14个雨量站、1个气象园、1套观测自动遥测系统,布设了典型小流域、坡面径流泥沙测验场,进行降雨、径流和泥沙等项目的水土流失观测、试验和分析,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2006年起,南小河沟流域纳入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网络,为全国水土流失监测提供数据支撑。截至2018年底,南小河沟积累了765站年的径流泥沙、282站年的径流场、2885站年的雨量观测资料,初步摸清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泥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作共赢,持续推进野外科研试验平台迈向新台阶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项目、水利部“水利科技推广”计划等60多项科研课题的野外试验研究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在水土流失规律及预测预报,植被恢复建设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获得成果40余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10多个院所在南小河沟设立了野外实验实习基地,每年均有多名科研院所专家到南小河沟进行科研试验或学术交流,为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试验研究搭建了独具黄土高塬沟壑区特色的科研平台。2009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成为水利部首席技师工作室和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技师工作室野外工作基地。南小河沟野外科研试验平台为助力地方水土保持、引进高水平人才以及吸引科技项目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四、继往开来,奋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原则,南小河沟园区建设将发展生产、建设生态、培植资源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精品工程。建成南小河沟数字小流域系统,为试验示范、科普教育提供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持。同时,把花果山水库大坝、植物园、气象园等水土保持科研设施作为生态景观进行整合,开通生态观光线路,提升生态体验水平,加大推介宣传,初步建成科学试验、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观光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园区。2011年,南小河沟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2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18年,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年接待学术交流、参观考察人员约2万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南小河沟这颗黄土高原上升起的冉冉之星,必将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那颗“黄河中游上的翡翠”必将重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黄河水利委员会 王 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本网站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维护

京ICP备050062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50号
E-mail:information@mwr.gov.cn; swcc4364@mwr.gov.cn
联系电话:010-63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