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塬上长出新颜色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经过治理,安定区形成了鳞次栉比的梯田。 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香泉镇陈家屲村村民收获马铃薯。 雪永鹏摄
白碌乡铧尖村秋覆膜现场。 段永权摄
一场甘霖过后,徜徉在山沟峁梁,绿色点缀着山峦,有些树的叶子已经变黄,层林尽染,秋意斑斓。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秋季造林工作正在展开。
在西巩驿镇植树造林现场,60多岁的村民张有德正往山上扛树苗,“虽然辛苦,但看到家乡的山绿了,很高兴。”山陡道窄,苗木只能用大货车拉到山脚下,然后通过农用三轮车或者人扛肩挑运到栽植地点。
定西安定区位于陇中,境内沟壑纵横,山多川少,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38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500多毫米。这里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1%。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经过多年持续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已经达到75.1%。
绿色,硬是从山上长了出来。
在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梯田环绕,绿树成荫,一排排新农房整洁秀雅。靠着基本实现梯田化,大坪村解决了温饱问题。
“保生态就是保发展。”安定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安磊说,“原来坡地上马铃薯一亩地就收个三五百斤,修成梯田后,不但能有效拦蓄强降雨,即使在大旱之年,马铃薯亩产量也在1500公斤以上。不仅如此,小型机械可以在农田作业,也可以规模化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优势产业,农户再也不用被绑在地里了。”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安定区抓住国家“三西”扶贫政策机遇,先后实施了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关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广修梯田,全面禁止陡坡开荒,综合推进荒山绿化、沟道治理和集中连片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种着种着,我们才发现,山的绿连成了片,荒山成了绿山。” 巉口镇赵家铺村村民张万银说,站在巉口镇金盆山上远眺,松柏树泛起阵阵绿意。绿色,硬是从山上长了出来。
今年开春以来,安定区在山区、村镇道路旁、贫困村社等重点地段栽植苗木250万余株。而数十年持之以恒地织绿,铺就而成安定区巉口金盆山、官兴岔、关川河如今醒目的绿。截至今年5月,安定区造林保存面积136.7万亩,种草留床面积56.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5.1%,林草覆盖率达到35.5%,旱塬终于披上了绿衣裳。
定西市人大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安定区已累计兴修梯田179万亩,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052万吨下降到现在的852万吨,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山绿了,日子也更有指望了”
随着生态逐步修复,贫困现状正在逐渐改变。
在符家川镇春香农资农副专业合作社,一只只吃饱喝足了的土鸡正在树下休息。“放养鸡吃的是林下的草和虫子,肉好吃。”2014年,合作社负责人党春香流转了林地,建成了占地30亩的放养鸡基地,当年投放鸡苗1200只,“去年我的合作社赚了12万元,山绿了,日子也更有指望了。”党春香感叹。
安定区林业局副局长董俊盛谈道,“光治理不行,还得解决吃饭脱贫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持续发展的问题,生态保护才能不走回头路。”在坚持“水保立区”的基础上,安定区发展林下经济,让林业资源从简单被动的封禁式保护向科学合理利用转变。广种适宜生长的山毛桃、核桃、花椒等经济树种,对当年计划脱贫户补贴苗木资金,发展经济林,实现生态助推精准脱贫。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安定区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达到10921户,总产值达0.9亿元,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11万人次以上。
“今后,我们将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因地制宜,强力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使治理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谈及今后的工作时,安定区区委书记赵众炜说。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4日 16 版)记者 银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