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升水土保持成效 筑牢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行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10-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讲话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剖析了当前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把脉精准,为做好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和管水治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并把其作为确保黄河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和服务民生、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大力推进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黄土高塬沟壑区“固沟保塬”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入黄泥沙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有效支撑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与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对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迫切需要相比,依然任重道远。
“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了黄河治理保护的难题症结和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他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针对黄河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思维。“治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此次调研途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查问题、补短板。座谈会上,总书记一一进行梳理: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在上中游流域保护治理的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局部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法治水管水成效显著,流域行业监管仍需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实现全覆盖,监测信息化水平不高;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关系复杂,基础数据支撑不够。
近日,上中游管理局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多次召开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进行专题研讨,梳理上中游流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研究发展思路和近期重点任务。成立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召开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编制技术交流会,就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保措施建设适宜性评价近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针对目前上中游流域保护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上中游管理局将按照部委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持续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县域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延续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以分区、分类、分级水土流失精准治理为目标,推进黄土高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形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源和水生态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以中游多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集中投资,根据水土流失特点,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措施。继续推进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在有条件的地方,以保障民生为切入点,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促进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第二,全面强化监管,推进责任落实。以看住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为目标,聚焦“发现问题、认定问题、严格追责”三个要素,坚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社会监管与行业监管。探索推动实现生产建设项目预警、预判、监督执法、整改、问责追责全链条管理,通过“全面化+精准化”实现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严格化”。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综合运用行政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联合惩戒、信用评价等方式,坚决制止和惩处“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未批先弃”等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监管震慑,压紧压实生产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加快建立水土保持依法履职逐级督查制度对各级政府生产建设活动监管、重点治理工程建管工作的督查,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淤地坝安全度汛督查。建设淤地坝安全运用预警系统。推广应用高分遥感、无人机技术,加快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流域全覆盖,探索建立流域与区域动态监管协作机制,推进水土保持监管能力现代化。
第三,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提升基础支撑。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片)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协调推动流域各省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定量掌握流域、重点区域和特殊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生态文明宏观决策、安全预警、评价考核、责任追究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快建立动态反馈、智能决策的水土保持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高新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复合应用,为流域监管、治理和社会服务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优化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加快构建全要素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天水罗玉沟、西峰南小河沟、绥德辛店沟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优化布局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建立科学完备、自上而下、满足国家、流域和省(区)等不同尺度需求的监测站网与信息传输体系。
第四,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强化水政水资源监管。积极开展“清河行动”,对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河湖管理范围内“四乱”突出问题和取水口、排污口现状进行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和台账,并落实到“黄河一张图”。加强与各级河长办协同联动,积极开展“清四乱”行动,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开展宁、蒙等省(区)水权转让节水工程核验和节水效果跟踪评估,督促其完成节水目标。严格水资源监管,加强计划用水管理,重点对宁、蒙两区引黄农业用水进行监管。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实际需求,做好流域(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分片包干监督检查。
第五,系统开展水土保持与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利用遥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等方法,获取梯田、林草和淤地坝等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分布及质量,补充完善水土保持本底数据库,为水土保持与黄河水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持续开展典型区监测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降雨、径流和泥沙观测,率定水土保持措施产水产沙指标。分析不同尺度流域水沙输移机制,探索建立水土保持与黄河水沙关系模型,提出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水沙变化的贡献率,为黄河水沙预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灾害防治等提供支持。
第六,做好顶层设计,协调整体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指导作用,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激励约束并举,汇聚各方合力,多措并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组织协调作用;加快编制《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专项实施方案》,为协同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水土保持投资政策和建管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大力推广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参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建立黄河流域及省级行政区域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传承保护黄河文化,大力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讲好“水土保持故事”。
人民领袖引领壮丽航程,新思想指引前进方向。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首要政治任务。上中游管理局将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与指导推进“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结合起来,全面落实部委党组相关工作部署,抢抓机遇、主动担责,为建设美丽黄土高原、筑牢黄河上中游生态安全屏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