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略阳县“丹治”工程经验及做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7-0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中,略阳县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宗旨,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以强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为目标,对规划区域内进行河堤修建、河道清淤、修复农田水利设施、坡改梯治理,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耕地保护性示范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在积极开展山清水秀民富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抓规划、建精品、树样板”,因地制宜,规范管理,狠抓落实,并建成了西渠沟流域、长坝流域、张家坝流域等一批精品工程。项目区建设在大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群众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还呈现出了五个明显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抓落实。略阳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成立了以县长为总指挥的“略阳县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水利、计划、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项目区各乡镇也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派驻专人驻村协调,水保技术人员更是常驻施工现场,认真核查每一道工序,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精心规划巧安排,项目建设树精品。该县把抓典型、建精品、树样板作为“丹治”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梯则梯,生物与工程同步,经济与生态并重,精心规划,科学布局,先后建成了白果树和上院子以石坎为主高标准梯地,配套了路渠,实施了溪沟整治,起到了典型样板。随之各条流域根据实情,既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又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开展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工程建设,对整个项目区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是强化建设质量管理,突出综合治理效益。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四项”制度要求,牢固树立“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不图量大,但求质高”的精品意识,严格执行《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严把规划设计关、工程施工关、竣工验收关。在各治理点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保土、保水、保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举的原则,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草、路、村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有机相连,形成由点向面辐射,由面向点靠拢,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大规模治理格局,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减少了面源污染,也保护了丹江上游水源区的水质安全,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一江清水送北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注重依法监管,牢记预防预警在先。坚持一手抓综合治理,一手抓预防监督,结合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完善审批、监督、收费“三权”运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水保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区内企业和群众水土保持意识。2007年丹治工程实施以来,开发建设项目单位履行水保法律法规义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水保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设施验收率明显提高,全县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规。与此同时,鉴于略阳县受汶川“5.12”地震影响而造成地质结构破坏的原因,按照“政府负责,站点结合,群防群测,以点带面”的预警工作总要求,以防灾减灾为目的,加强了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制定防滑撤离预案,为预警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强化国策宣传教育,重注营造良好项目实施氛围。长期以来,略阳县结合“长治丹治”工程项目实施,采取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由领导到群众的方法,通过县、镇、村、组层层召开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等途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实施细则等。通过采取召开会议、印发书面告示等形式,大力宣传“丹治”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水量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惠民工程。与此同时,结合“长治”工程多年的宣传经验,充分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在社会传媒、行业主流媒体、各级地方政府宣传平台等,大力宣传“丹治”工程的综合效益,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实施“丹治”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调研组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抓落实。略阳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成立了以县长为总指挥的“略阳县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水利、计划、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项目区各乡镇也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派驻专人驻村协调,水保技术人员更是常驻施工现场,认真核查每一道工序,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精心规划巧安排,项目建设树精品。该县把抓典型、建精品、树样板作为“丹治”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梯则梯,生物与工程同步,经济与生态并重,精心规划,科学布局,先后建成了白果树和上院子以石坎为主高标准梯地,配套了路渠,实施了溪沟整治,起到了典型样板。随之各条流域根据实情,既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又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开展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工程建设,对整个项目区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是强化建设质量管理,突出综合治理效益。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四项”制度要求,牢固树立“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不图量大,但求质高”的精品意识,严格执行《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严把规划设计关、工程施工关、竣工验收关。在各治理点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保土、保水、保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举的原则,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草、路、村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有机相连,形成由点向面辐射,由面向点靠拢,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大规模治理格局,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减少了面源污染,也保护了丹江上游水源区的水质安全,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一江清水送北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注重依法监管,牢记预防预警在先。坚持一手抓综合治理,一手抓预防监督,结合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完善审批、监督、收费“三权”运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水保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区内企业和群众水土保持意识。2007年丹治工程实施以来,开发建设项目单位履行水保法律法规义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水保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设施验收率明显提高,全县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规。与此同时,鉴于略阳县受汶川“5.12”地震影响而造成地质结构破坏的原因,按照“政府负责,站点结合,群防群测,以点带面”的预警工作总要求,以防灾减灾为目的,加强了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制定防滑撤离预案,为预警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强化国策宣传教育,重注营造良好项目实施氛围。长期以来,略阳县结合“长治丹治”工程项目实施,采取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由领导到群众的方法,通过县、镇、村、组层层召开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等途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实施细则等。通过采取召开会议、印发书面告示等形式,大力宣传“丹治”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水量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惠民工程。与此同时,结合“长治”工程多年的宣传经验,充分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在社会传媒、行业主流媒体、各级地方政府宣传平台等,大力宣传“丹治”工程的综合效益,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实施“丹治”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