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信息网:遏制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刻不容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3-1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海河流域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地位举足轻重。然而由于水资源紧缺,目前正面临着“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沙尘暴肆虐”等水生态环境危机,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遏制并恢复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遏制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已刻不容缓。
一、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已恶化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海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中水资源量最少的流域,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7、世界的1/27。长期以来,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水资源过度开发、超载运行,使海河流域的水生态和环境日益恶化。
一是河道断流,功能丧失。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地表水被大量的开发利用,中下游河道失去了有源之水,相继枯竭断流,除北部的滦河常年有水外,4000多公里平原河道已全部成为季节性河流。如永定河自1965年以后便连续断流,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情景已成为人们美好的回忆。河道的干涸使水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大量的水生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产生的危害难以估量;同时,破坏了水的自然循环系统,失去了补给地下水、输沙、排盐等作用,此外还丧失了河道航运、景观等功能。
入海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年均240亿立方米锐减为2001年的10多亿立方米。海河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已由开放型向封闭型和内陆型方向转化,造成了河口泥沙淤积和盐分积累,河口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河口海洋生物大量灭绝,如大黄鱼和蟹类等已基本消失。
二是湿地萎缩,作用衰退。海河流域的湿地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近1万平方公里降至目前的1000多平方公里。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市,当年湖泊密布、湿地连片,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0%,如今湿地仅占总面积的7%。流域内194个万亩以上天然湖泊、洼淀现在大多已经干涸。“华北明珠”白洋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间,竟出现干淀现象6次之多,甚至在1984—1988年连续5年干淀。现存湿地白洋淀、七里海等,均面临水资源匮乏、水污染加剧的困境。作为“地球之肾”,湿地的萎缩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作为生物基因库的功能。
三是地下水过量开采,部分地区已经枯竭。到目前,全流域地下水超采范围已近9万平方公里,占平原面积的70%,累计超采地下水900亿立方米,这些水可供北京市用20多年。目前,已分别形成了以北京、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为中心,总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其中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部分含水层已被疏干;形成了以天津、衡水、沧州、廊坊等多个城市为中心、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整体连片的深层地下水漏斗区。
由于深层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地面下沉。天津市区最大点沉降已达3米左右,其中塘沽区已有8平方公里沉降到海平面以下。海河干流堤防平均沉降1米左右,防洪标准大大降低,虽然投入14亿巨资进行恢复性治理,行洪能力仅达原标准的2/3。此外,地下水的严重超采,还引发了地裂和地面塌陷等生态地质灾害。
更为严重的是,地下水枯竭使海河流域平原失去了安全用水储备,特别是京津等大中城市一旦地表水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水污染严重,平原河道“有水皆污”。目前,水污染已由20年前的局部河段发展到现在的全流域,由下游蔓延到中上游,由城市扩散到农村,由地表侵入地下。据统计,近年来海河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每年高达60亿吨。2001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在全流域近1万公里的水质评价河长中,受污染(水质劣于Ⅲ类)的河长达70%;浅层地下水质劣于Ⅲ类的范围达到6.8万平方公里,其中近1万平方公里的范围由人为污染造成。
水污染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因水质恶化,被迫于1997年开始退出生活供水。流域内每年还引用20多亿立方米污水进行灌溉,污水灌溉对浅层地下水、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其中,天津市每年引用7亿立方米污水灌溉,农作物中的铅、砷、汞、镉等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近海5~10公里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污染指标超过规定的三类水标准数倍至数十倍,渤海赤潮时有发生。
五是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沙尘暴等灾害呈加剧之势。海河流域山区大部分土层浅薄,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仅有10%,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的最新结果,海河流域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10.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3,占山区面积近2/3。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河道、水库泥沙淤积以及地区贫困等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
流域山丘区荒漠化、沙漠化加剧引发的沙尘暴危害了首都等大中城市的环境。在北京西面洋河、桑干河两岸形成了百里风沙线,在正北方向丰宁县有流动沙丘100多处,在东北方向围场一带形成了4条沙带。这些沙丘、沙带正在发展、蔓延,向首都逼近。可以说,北京处于沙的包围之中。
二、经济社会发展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海河流域曾有过十分优美的生态环境。历史上,本流域平原河流纵横,洼淀星罗棋布,水域辽阔,是人类和各种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自金代开始,元、明、清各代均定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又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20世纪50年代,南运河——卫运河、子牙河——滏阳河、大清河——府河以及蓟运河等河道,不但常年有水,而且水质清澈,同时还是盛极一时的航运黄金水道,通航里程达3500余公里。有万亩以上湖泊洼淀194处,淀中水草丰茂,禽鸟聚集,鱼虾蟹蚌和莲藕菱苇等水生动植物丰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其中,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更是以丰富的特产、优美的环境蜚声海内外。
海河流域水生态从良好向恶化的转折点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后期以后,海河流域相继大旱,为了解决流域粮食紧缺问题,一次又一次掀起了抗旱打井的热潮,使井灌面积大幅度增加。到70年代中期,全流域机井数量已达到百万眼以上。与此同时,同样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山区大面积开荒,平原围湖造田。这些举措,虽然解决了海河流域的粮食自给问题,结束了数百年南粮北调的历史,但直接导致了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加剧和湿地大面积萎缩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用水量猛增,加之连续干旱缺水,北京、天津等城市相继发生水荒,密云、潘家口、黄壁庄、朱庄、西大洋、岳城等水库的供水转向城市,使农业用水被大量挤占,反过来迫使农业进一步通过打机井超采地下水,来满足用水需要。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废污水排放量猛增,但处理措施滞后,使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走了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50年来,海河流域的GDP增长了33倍,达到 1万亿元;人口增长了1倍,达到1.26亿;城市化率由50年代初的16%提高到现在的30%。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人均水资源量却从20世纪50年代的750立方米降至60年代末的500立方米和目前的300立方米以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河以不足全国1.5%的水资源量承担着全国10%的人口、粮食产量和GDP,早已不堪重负。可以说,海河流域近2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据测算,如果生态环境恢复到60年代末的水平,目前海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总需水量为537亿立方米,而可供量仅有372亿立方米,需水量超出现有可供水量44%。
除了以上因素外,长期以来水利工作重建设轻管理、缺乏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工农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用水效率不高、污水处理程度低等,也是造成海河流域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三、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恢复目标和对策
经过我们深入的分析,如果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总体上恢复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水平,就可以基本维持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经过50年的努力,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具体目标是:恢复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主要河流的水量和功能,使3000公里的河流保持基本的生态流量,入海水量从现状枯水年的1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30亿立方米;保持和恢复白洋淀、七里海、团泊洼等主要洼淀湿地和城市河湖水面,增加湿地面积2倍;恢复浅层地下水储量和水位,使地下水平均埋深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储量恢复约450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不再开采;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工矿企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接近100%,水体水质不低于Ⅲ类标准,实现有水皆清。届时,流域水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河清流畅,洼淀波扬,禽鸟聚集,植物丰茂,山川秀美,生机勃勃,人与自然和协相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恢复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要遏制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2010年以前,地下水超采得到基本控制,北京、天津、石家庄等16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停止采用并开始恢复。农业灌溉也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城市经处理过的污水,最大限度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工矿企业污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增加到60%,重要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京津等重要水源工程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团泊洼、大浪淀、千顷洼、七里海、北大港等湿地保持蓄水条件。保证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的景观用水。
实现上述“遏制”和“恢复”目标,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取工程、技术、行政、经济、法律与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措施,共同构建海河流域的生态文明。
1.充分认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尽管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十分危险的境地,但更严重的是,这一问题尚未被社会各界所充分认识。一些人并未认识到海河流域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些地区和用水户只顾眼前利益,无视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实,在有条件利用地表水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大量超采地下水,对地下水被抽干后带来的严重后果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放纵工矿企业的污染行为,如漳卫南运河沿线特别是上游的一些地区,国家早已明令关闭的小造纸企业,至今仍在生产、制造污染。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已建设施大多开开停停,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所造成的危害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认识和重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遏制与恢复的紧迫性,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先进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遏制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进而逐步恢复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
2.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
通过充分挖掘本流域的水资源潜力,包括节水、雨洪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污水资源化、海水和微咸水的利用等,可增加一部分水量,但远远不能满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需求,必须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且近期调水规模要达到80亿立方米、远期达到140亿立方米以上,方能实现“近期遏制、远期恢复”的目标。一些专家呼吁,南水北调工程不但势在必行,而且势在急行。我们希望中央尽快决策,中、东线特别是东线及早上马。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是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特别是深层地下水已接近枯竭,有1000万人仍在喝高氟水,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十分迫切。相对中线而言,东线工程具有水量充沛、工程简单、水价低的优势,而且东线工程前期工作比较充分,已经具备开工条件,如果东线黄河以北各级地方政府统一认识,积极配合,两年内就可以全线通水到天津,为根本上改善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将贻误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犯下历史性的错误。
3.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恢复海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一方面,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区域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切实改变过去在水的管理上条块分割、部门分割、政出多门、多龙管水的状况。
界定并明晰省际水的使用权,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水权有偿转让。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南水北调实施后,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有了较大的空间。首先,要做好长江水与地下水的配置。根据超采程度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实行分区管理,其中城市坚决按规划封闭地下水井;严格实行两部制水价和区域统一水价,提高地下水资源费,促使城市尽量多地使用长江水。将恢复地下水的任务作为硬性指标,落实到各级政府,保证地下水得到恢复,真正将地下水作为流域的战略性资源储备起来,一是可在非常时期作为应急水源,二是留给子孙后代。第二,做好长江水与当地地表水的配置,使更多的地表水用于农业、生态,减少农业地下水开采量。第三,通过水权调整和有偿转让,做好受水区和非受水区的配置,改善非受水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南水北调和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青济秦工程的联合调度,实现长江水与滦河水、冀东沿海诸河水量的联合配置,达到改善滦冀平原生态环境的目的。如,调整滦河水量分配方案,适当增加向滦河下游供水量,保持滦河河口生态。
4.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依法治理水污染和水土流失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水污染防治上来,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污水处理厂要作为独立企业来运营,污水处理要收费,处理后的污水要出售,要使污水处理企业有利可图。要尽快制定流域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条例,依法管住排污入口。对流域的排污实行总量控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对新建、扩建的排污口进行严格审批。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水污染防治法》得到贯彻执行,这是防治水污染的根本措施。
继续推行“四荒”拍卖、股份制、BOT方式等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办法。从“开荒种粮”的模式转向以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食品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促进水土流失治理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大力贯彻《水土保持法》,实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依靠自然修复功能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5.打造适合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经济结构
尽管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利措施,包括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但仍然不能完全改变海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按照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打造海河流域的经济结构,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海河流域要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比如,京津等大城市郊区没有必要种植粮食作物,应该发展以服务城市为主的节水型农业。流域内取消耗水量大的水稻作物,而应大力推广旱作雨养农业。
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约束条件,适度确定工业发展速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流域范围内总体应大力发展耗水少、能耗低、污染小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严格控制冶金、造纸、化工等高耗水行业的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耗水大的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
总之,在全流域要建立节水型的社会,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以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海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信息网2002年3月15日 作者系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